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阶段,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变化和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要求作为新时代“强国人才”后备军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关键期,面对环境适应、升学就业、恋爱交友等多方面的压力和考验,往往容易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咨询便成了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困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主动、及时地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会在克服挫折中走出低谷和困境,在时代洪流中找准自身定位,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成长案例
小红同学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18岁,是一名省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高中时,小红在县高中就读并借住在亲戚家,一直谨慎懂事,不愿给人添麻烦。进入大学后,她对省城和学校的优渥环境感到新奇又陌生,难以适应,也很少主动与班上的同学交流。但班上的大多数同学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常常结伴学习或外出游玩。时间长了,同学们认为小红喜欢独来独往、性格孤僻,很少和小红交流。面对这种情况,小红十分困惑,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每天都很烦,学习也受到影响,自己很着急。她想起新生宣传手册上介绍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就悄悄翻出宣传手册,找到心理咨询中心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但是又有很多顾虑:“听说只有心理不正常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万一被班上的同学知道了,会不会以为我有精神病啊?”“我去做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会不会批评我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会不会把我做心理咨询的事情向辅导员通报?”
夯实基础
一 认识心理咨询
1 心理咨询的含义
心理咨询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为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人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从心理咨询过程来看,心理咨询是当事人与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之间的人际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人员通过与当事人建立具有治疗功能的人际关系,帮助当事人重新认识自我和社会,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障碍,达到对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并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育、指导、咨询和短期干预等手段或方式,对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加以调整,帮助大学生顺利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技巧、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制定适应自我发展的成才目标,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多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心理咨询在高校中的发展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先后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多个文件。二是大学生在社会转型和学习、就业与生活等多重压力影响下,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强烈。三是高校人才荟萃,教育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人才从不同角度推动着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探索,还持续推动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研究,并优化了心理咨询实践工作。当前,各高校普遍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使咨询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咨询规范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在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堂活动
“我想问”
活动目的
倾诉自身心理上的困惑,有效发现问题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
活动步骤
写下“我想问”。
请在10分钟的时间内,根据以下维度提示,写下你的困惑和想问的问题。若写不出来则直接跳过,继续填写下一个维度。
1.信任咨询
A.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
我想问:__________
B.心理咨询师的能力。
我想问:__________
C.心理咨询的保密性。
我想问:__________
D.心理咨询的成效。
我想问:__________
2.心理健康咨询
A.与大学生行为相关联的,如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校园行为等。
我想问:__________
B.与大学生人格相关联的,如动机、态度、期望、性格等。
我想问:__________
C.与大学生成长相关联的,如认知、道德、社会、情感等。
我想问:__________
D.与大学生学习相关联的,如智力、学业成绩、学习技能等。
我想问:__________
3.职业咨询
职业咨询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才能等特点,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处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A.自我评价与分析。
我想问:__________
B.掌握决策技能。
我想问:__________
C.了解就业信息。
我想问:__________
D.预期理想职业。
我想问:__________
……
活动分析
(1)分析“我想问”的数量和内容,评估需要心理咨询的程度。
(2)深入探究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寻求针对性心理咨询。
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点
(1)正确认识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主要是指接受过医学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家对陷入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病人”进行心理帮助的过程。首先,实施心理治疗的是受过专门训练,精通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以及行为改变理论和技能的治疗师。其次,心理治疗主要在医院场域以及医学专业的架构下进行。再次,受助者的“心理性”问题较为严重,治疗师治疗的重点在于消除或缓解“病人”已经形成的损害,解决发展结构障碍。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性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首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是心理上的助人活动,都具有促进当事人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功能,都强调通过咨访双方的互动达到帮助当事人成长和改变的目标。其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所依据的理论、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基本相似,比如对当事人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理论和方法的使用没有根本区别。最后,二者都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规范的工作流程等是帮助当事人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性质上的差别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接受帮助者的差别。心理咨询的对象被称作“来访者”或是“当事人”,主要是指在适应和发展上存在困难的正常人。心理治疗的对象被称为“病人”,主要是指有康复期的精神病人、神经症病人、精神上受到打击的人、严重行为越轨者等。
第二,给予帮助者的差别。在心理咨询中,助人者主要是在心理学系、教育心理学系或临床心理学系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在临床心理学系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家,在社会学系或社会工作系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心理治疗中,助人者主要是在医学院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生,或是在心理学系或临床心理学系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家。
第三,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的差别。在心理咨询中,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正常人在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障碍,如人际关系问题、学业和学习问题、升学就业问题、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在心理治疗中,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症、人格障碍、行为障碍、身心疾病、性心理异常、处在缓解期的某些精神障碍等。
第四,干预特点的差别。心理咨询中的干预强调教育的原则和发展的原则,重视当事人理性的作用,重视发掘、利用当事人潜在的积极力量来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费时较短(从一次到数十次不等)。心理治疗中的干预强调人格的改造、行为方式的矫正,重视症状的消除,在某些治疗体系(如心理动力学和行为治疗)中不重视病人理性的作用,费时较长(从数周到数年不等)。
二 心理咨询的基本功能
心理咨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人生体验。对于那些心理适应属于正常范围的人来说,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那些因心理问题而遇到麻烦的人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逐渐改变与外界格格不入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
1 矫正性功能
(1)宣泄不良情绪
当心理出现问题时,人们常常会陷入焦虑、恐惧、悲伤等不良情绪之中。心理咨询以温暖的咨访关系和专业的咨询理论和技术帮助当事人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调适自身心情、缓解自身压力,避免、缓解和消除诸如焦虑、失眠、抑郁、躁狂、偏执、恐惧、强迫、躯体疼痛或不适、冲动等感知觉异常,进而使当事人拥有稳定和良好的感知觉,维护其心理健康。
(2)辩证认识现实
人们逃避现实或用否认的态度面对现实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一个功能就是引导当事人回到现实,以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用耳听、用脑想、用心去感受和理解自己所处的客观世界,了解自己所处世界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等,既关注此时此地的感受,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学会辩证认识现实,增进对生活世界的洞察力和掌控感、安全感,产生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感受。
(3)积极付诸行动
心理咨询最终的目标应该是指向现实生活,也就是帮助当事人更为有效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付诸有效的行动。当事人一旦正视自身问题,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素养,克服自身心理问题并付诸积极的行动,就真正学会了自我调节、自我救助,就能够为自我创造更好的生活。
心理训练
“成功的阶梯”你到哪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当众讲话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的个体并不少见,但是一些人出现此类问题后不知道如何有效求助。心理咨询及疏导方法对于解决心理问题,提升自我能力有一定效果。本训练的系统脱敏法主要应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惧状态。
训练目的
正视并接纳自己的心理问题,记录下自身的进步变化,提升自信心。
训练步骤
(1)准备一个纸质的专用记录本,或者制作一个专门的电子计划记录本。
(2)给自己一个周期,随着日程推进记录下各阶段自己的想法及行为变化。记录可按以下过程进行:分析“我做不到”的原因→谈谈“我想做”什么→思考“我该怎么做”→鼓励“我得试着去做”→相信“我能做到”→计划并训练“这就去做”→收获“我做到了”。如害怕当众演讲,可以分析自己“害怕的原因”→“我想上台演讲”→“制作3分钟的不脱稿展示”→“邀请一位朋友陪伴试讲,并录制学习”→“最终课堂展示”→“计划10分钟的当众演讲”。
(3)请注意,刚开始做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慢慢你就会习惯。坚持记录心得及变化,并进行回顾,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2 发展性功能
(1)促进自我认识
心理问题的产生多和人们的自我认识不清有关。通过心理咨询,当事人有机会审视自我的认知和思考方式,进行自我反思,更进一步认识自我(包括对自己身心特点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作用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目的、理想、信念的认识等),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
(2)完善个体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通过心理咨询和疏导,当事人可以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身人格,锻炼良好的交往沟通能力,提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身心协调发展。
(3)发现人生意义
人们若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能够以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起伏和磨难,也就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当事人进行心理咨询,能够在学习与工作、爱与责任中发现人生的意义,感受到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结,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为积极地面对人生。
知识链接
咨访关系的特征
唐云翔、王云霞将咨访关系的特征总结为五个方面,分别为独特性、合作性、平等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专业限制性。
一是独特性。因当事人及其面对的问题不同,咨询师的咨询风格也不尽相同,所以咨访关系必然是独特的。咨访关系是一种在特定时间段内形成的、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咨访双方在短时间内达到人际关系中最密切的程度。但是,这种亲密的关系限制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仅出现在心理咨询的情境中。在心理咨询结束后,咨访双方便不再继续保持这种密切的关系。
二是合作性。霍维茨将咨访关系比作治疗同盟,即咨询师与当事人的合作,强调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当事人的变化依赖于治疗同盟中的一些支持性因素,如接纳、尊重、共情等。治疗同盟的建立有利于缓解当事人的心理压力,为当事人营造安全的氛围,降低当事人的防御心理,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使当事人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也为当事人理解和接受新观点,尝试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提供机会。
三是平等性。一般而言,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当事人。但实际上,良好的咨访关系是以双方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为基础的,不存在高低、强弱、对错的分别。如果咨询师认为自己在地位、尊严或人格等方面优于当事人,必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也就无法顺利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四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客观性是指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全过程中,咨询师都应该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控制个人可能出现的主观偏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带入咨询当中,只有这样,咨询师才可以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理性处理,当事人也才能真正从咨询中获益。主观性是指咨询师要以真情、共情的态度对待当事人,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建立起亲密的咨访关系,促使当事人作出改变。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咨询关系更为稳定和有效,能使咨访双方抛开外界干扰、集中注意力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咨询过程良性发展。
五是专业限制性。在咨访关系中常见的专业限制包括:①单一性,即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只能有咨访关系这一种人际关系,除此之外,不能同时是朋友、亲人等熟悉的人,双重或多重关系会干扰咨询师的判断,影响咨询师的客观中立性,有违咨询伦理。②当事人主动性,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是当事人有持续且强烈的求助意愿,当事人因遇到无法独立解决或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解决的难题而产生了求助愿望,转而寻求专业的帮助,这是咨访关系建立和维持的基础。③职责限制,咨询师应清楚地界定哪些是咨询师的责任,哪些是当事人的责任。咨询师并不是救世主,在咨询过程的前期,当事人的非适应行为占主导地位。随着咨询过程的推进,当事人的适应性行为被逐渐培养起来时,咨询师应该弱化支持,让当事人的自助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助人自助。④时长限制,这也是咨访关系的一个特点,每次咨询时长控制在1小时左右,第一次咨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当当事人意识到他与咨询师交流时间有限时,就会主动调整行为以便更好地利用会谈时间,这也是保证咨询效果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