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39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9章 老朱的教诲

朱雄英听着老朱的教诲,暗自反思了一下。

“短时间内,肯定会形成皇爷爷说的这种局面,毕竟二十一个部门,就要二十一个尚书、四十二个侍郎、一百六十八个员外官,和将近七百个主簿。”

“而各类事情的调度,人手空缺所需也甚众,但这样的话,对皇帝掌控实权,确实有极大的好处。

如此一来,各部再难以诞生权臣,于国而言是好事。”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门紧密相连,自己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自己手上的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尚书抓着六七件差事……”

“难免不能事事思虑周全。”

朱雄英分析利弊时,自然而然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爷子不是外人,他当然可以畅所欲言,想法一吐为快,甚至他还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纠正许多错误的观点。

朱元璋总会以老道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之前都是朱雄英未曾发现的。

既然称之为精细化管理,那么精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朝廷部门进行职能细分,才能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

真正奉行有能者上位,无能者让贤,而不是如现在这样,六部官员相互调任,整体都乱糟糟的。

一个人的一生,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学习如此之多的东西。

这样,又如何能做到专精?

这时,朱元璋忽然问道:“你说的这些哪是益处?二十个部门就是二十个尚书,朝廷每年开支,又要增加……”

虽说宝钞的问题已经有所好转,但让老朱一下设立这么多部门,任命这么多尚书,他还是有很多顾虑的。

听得出老爷子言语间的犹豫,朱雄英插嘴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专业的人?”

朱元璋闻言摇头:“你这一下子要这么多专业的人,皇爷爷上哪里给你寻这么多能人?你可知朝廷培养出一名好官,多不容易?”

朱雄英看向老爷子,心里略微一思忖,出言解释。

“皇爷爷莫急,咱们只是商量而已。”

“孙儿以为,等这些部门划分好之后,就可以让教化部兴建学院,着重培养一批专攻水利工程,邦交国事,户籍管理,以及财政管理类的人才。”

“以后这些人的一生,只在一条线上前进,只专研自己所学的这一件事!”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术业有专攻,其中的道理一点不虚。

此刻,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朱雄英心底莫名感到踏实的底气,说完话后,他眼神平静地看着默不作声的老爷子。

“异想天开!”

许久,朱元璋的双手将稿纸按住,口中蹦出这四个字。

“三省六部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套班子用了这么久,难道就没有人想过要把它拆分开吗?可为什么它还是这个样子?”

朱元璋目光一转,对朱雄英询问道:“非是无人能拆分,而是不敢拆分,不可拆分!”

得了老爷子的问题,朱雄英又仔细想了想。

“没有拆分,自然是因为这个制度,在最开始的设计上更加适合统治需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毕竟人多闲事也多。”

“而且没有拆分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方略,可以完美的去替代它,甚至说可以超越它!”

“自古以来,王朝不过三百载,更没有一成未变的统治。”

“而我大明,要想打破这条王朝定律,就必须走上条不一样的道路,绝不能再重蹈前人之覆辙。”

华夏千年来,能人无数,怎么会没人看出来,六部权力过于集中极易滋生腐败?

可就算他们看出来了,又能怎么样?

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去扼制,那就只能默认遵循!

提起王朝寿命不过三百载,朱元璋的眼神里闪过丝迟疑,伸手将朱雄英唤到面前。

“你这个想法很好!”

“可这不是现在该做的事情,而且也不是这样干的!”

“来,咱教你怎么做!”

朱雄英停下给老爷子捶背的动作,来到前边站定。

“请皇爷爷教孙儿!”

这边的朱元璋思考完毕,也不再废话。

“先说第一个。”

朱元璋语气肯定道:“等咱死了,你要在朝臣内选一个能人,这个人的能力不需要有多强,但要让他是出身文人却又和文人不容。”

“文人?”朱雄英皱眉。

他对明朝的文人可真没太多的好感。

“不错,必须得是文人!”

朱元璋扬扬手,示意他不要插话,继续说道:“你得把他推出去,让他去主持政体改革,你只管将压力堆积到他一个人身上即可,而你不是喜欢歌舞嘛?那就在教坊司,找一些女子入宫夜夜笙歌,暗中观察外边的动静......”

老朱一下说这么长的话,还有些累。

他缓了口气才接着道:

“等到政体改革进行的差不多了,你认为时机成熟之时,就把改革的那个人推出去,亲自下令杀了他,来平息这件事!”

“而你,只管接手已经改革过的朝廷就好!”

朱元璋的这套方法,不能说多么精明,甚至很容易就被人一眼看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帝王之道。

越是简单,越是无解!

选一个有能力推行改革的人挡在前边,而这个人又有着皇帝的绝对支持,皇帝则是躲在后边,不理朝政夜夜笙歌,看上去是个昏君,却悄咪咪的在后宫控制天下,监视天下的官员。

只要皇帝捏住兵权,那永远都不会出现意外。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那孙儿岂不是成了昏君?”

推出来一个人改革,改革结束后,再把这个改革的人砍了,平息各方势力的怒火的同时,改革已经成型,皇帝只要稳住改革的成果,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但未来史书上,定会留下极不光彩的一笔!

诛杀变革之功臣!

“昏君?你还在乎身后的名节?”

朱元璋闻言,轻蔑地笑了一声。

“你猜爷爷死后,那些文人会怎么写爷爷?他们会说,爷爷是暴君,残暴不仁,杀戮无度。”

“雄英你要记住,这笔杆子是掌握在文人手里的,他们虽然不能杀人,但是能诛心。”

“所以接下来的第二点,就是你要想办法控制住这个笔杆子!”

“让这些人为你所用,为朝廷所用,让天下的读书人,跟朝廷站在一边,跟咱们家也站在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