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39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3章 精细化

他当然不会跟大孙说实话,不然怎么说?说自己借着早朝,悄悄放出风声,以此来试探群臣?

那皇帝的颜面何在?

赵勉固然该死,但在老朱的计划中,这人就算是死,也该死的有价值,原本他的确打算直接将其杀了,但是现在......

朱元璋改变了想法,得让对方暂时活着,培养不易,既然还有一丝价值......

那就让他再发挥下余热吧。

“詹徽是个能人,他那个侄子的事情,咱也知道,你就说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应该怎么办?是要继续让他们吵下去?”

朱元璋问完话,像是知道大孙的想法,只是抬头哈哈大笑,笑的畅快淋漓。

“今天表现的不错!”

“作为帝王来说,看见朝臣争执,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朱雄英捋了捋思绪,詹徽既然不是老爷子安排的人,那对方就另有动机。

他第一次感受到朝堂的风波诡异。

早朝时,朱雄英本想对赵勉直接发难,但为了照顾老爷子的面子,这才隐忍下来。

“皇爷爷的意思,这是朝臣间的权力争夺?”

“不错!”

朱元璋猛地拍响巴掌,在厅内慢慢踱步,随后瓮声说道:“难不成,你以为他们多干净?”

干净?

老朱心里冷哼了声,赵勉都成了贪官,还有谁能干净?

经此一事,老爷子的三观彻底被震碎,一个更复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疯狂滋生。

大约是看出朱雄英的疑惑,朱元璋复又开口解释。

“今天表现不错,面对这种情况,隐忍不发,隔岸观火也是个选择......但你既然选择了隐忍,那胸中可有对策?

大孙,咱们家坐这天子位上,而你是国朝的储君,就应该随时做好跟朝臣一较高下的准备。”

“等等。”

朱雄英脑子“嗡”地一声响了下。

自己隐忍是因为知道赵勉必死,他哪有什么对策,再说了,今日早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处置赵勉的事情吗?

朱元璋盯着他,收起了脸上的表情,问道:“等什么?”

朱雄英藏在大袖中的手不自禁地开始搓了起来。

“这......孙儿其实是不愿意听他们吵的,所以孙儿有个想法,想和皇爷爷说,让皇爷爷给把把关。”

他来乾清宫,自然不会只请安那么简单,现在朱雄英已经彻底反应过来,今天的朝会其实只是一个试探,准确来说,是文官们在试探自己到底能忍耐到什么程度。

或者说……

是在试探朱元璋的身体还能撑多久,只要老朱一天不现身,那些文武群臣,一天都不得安心。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盼着朱元璋早点死;

再差点,也是盼着朱元璋提不动刀。

“哦?什么打算?”

朱元璋笑了一声,眼睛泛着精光道:“说吧,让爷爷听听,咱大孙到底想怎么做。”

看见老爷子的这个笑容,朱雄英心里莫名安定了许多,他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绪。

“孙儿的意思是,限制御史台的权力,毕竟早朝时间有限,如果大家都在扯皮,反而会导致行政效率急剧下降。

所以,御史台不能再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不过要做到让朝堂清静下来的同时,又不能没有御史台这个职位,否则以后地方官员在做什么,皇帝都不清楚......

甚至等到百姓都揭竿起义了,皇帝还在皇宫里,还做着天下天平的大梦呢,至于具体如何,孙儿认为可以效仿锦衣卫。”

这是早朝时,他就在脑子里思考的问题。

为何限制御史台?

因为这帮人正事没有,喷人的功夫,绝对一流,今日早朝的互喷,搞得朱雄英都插不上嘴。

“效仿锦衣卫?怎么效仿?”

朱元璋心中一沉,锦衣卫可不是个小组织啊。

可大孙居然还想赋予他们更多权力,岂不知一旦权柄过甚,就会有反向噬主的可能?

“孙儿觉得,只给御史台奏事的权力,但他们必须以文书的方式呈交,而不是在早朝上如此的争论不休!还有就是,御史台的文书经过审查后,直接移送锦衣卫,由锦衣卫着人去前往调查。”

朱雄英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微微摇头道:“那锦衣卫若是所托非人,反而因为权力更大反向噬主,又该当如何?”

“这个……”朱雄英微微愣了一下神。

经朱元璋这么一提醒,反倒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真正的醍醐灌顶。

朝廷各部的权力,和各司的权力,都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若是按照朱雄英这样做,反倒连御史台要受制于锦衣卫。

如果锦衣卫不上心,不仔细查,甚至干脆不查,就回以一句“莫须有”......

光想想都可怕。

朱元璋也看出朱雄英陷入误区当中,他往前走了两步,来到好大孙的身旁,一边拉着他往御案走,一边说道。

“要想限制御史台的权力,不能靠锦衣卫,那样只会削弱一个,反而养了更大的一个。

权力需要平衡,让他们相互制肘,难以一家独大。”

“那爷爷的意思是?”

“重新培养新的势力,既不让它弱于锦衣卫,也不让它太过强盛,最好能让他们同时监管御史台,而且还相互不合。”

朱雄英的步子顿住,却被朱元璋有力的又往前拉了下,他也不再停顿,恍然点头道:“孙儿明白了,皇爷爷,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可以讲给你听吗?”

他脑海中冒出一段充满魔性的语录。

朱元璋诧然,旋即笑了笑道:“说吧。”

“孙儿这话纯属戏言,皇爷爷莫要怪罪!早在民间时,孙儿便听说过这么一段话,说是秦朝为什么灭亡?因为秦朝子嗣过少,所以汉朝皇族,可劲生娃。”

“可汉朝为什么灭亡,是因为外戚专权宦官弄政,所以司马晋朝限制外戚,培养宗室。”

“晋朝为什么灭亡?因为宗室力量太大,最终闹得天下大乱,所以隋朝既不用外戚也不用宗室,而是开创了科举。”

“但隋朝为什么又灭亡?因为隋朝开支过度,导致财政崩溃。”

“以至于唐朝要节约开支,设立节度使,而节度使确实帮着唐朝省了不少力气,但同时也帮着唐朝解决了自己。”

“长安三次被屠,国都六次易主,天子九次出逃,又兼具宦官掌权,终酿成五代之祸。”

“到了宋朝,宋廷不用宦官,不用武将,不用宗室,不用外戚而专用文官,施行以文御武,以至于金兵南下,二帝非但不想着御敌,反而在城内大肆搜刮百姓,将搜刮来的财富,拱手送给了金人。”

“时至今日,这个制度已经存在了近两千年......”

朱雄英说到这里,适时地闭上了嘴巴,悄悄打量着老爷子的反应,朱元璋听着正得劲呢,下意识反问道:“那然后呢?”

“然后......”

朱雄英沉吟片刻,肯定地说:“孙儿以为,六部权力都应该拆分,如今到我大明,应该真正的做到精细化管理才行。

细致入微,各司其职!而不是一个人,就能掌握十数项权力。”

朱雄英倒也诚实,把自己心里想的,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精细化管理……”

朱元璋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思虑片刻道:“可有详细方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