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信贷智能风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3 IPC模式

1.起源

IPC(International Project Consult)模式由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首创,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银行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IPC模式最初不是应用在金融领域,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将IPC模式应用在小微贷款业务领域,并且在拉丁美洲、东欧、非洲地区的许多项目中都取得了优秀的实施效果。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以技术出资形式开始发展自营小微贷款业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目前管理了拉丁美洲、东欧及非洲地区的近30家银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IPC体系。

2.核心内涵

不同于常规的信贷流程,IPC模式将信贷业务流程拆分为营销、申请、分析、审批、发放、回收六大节点。IPC模式重点考察借款人3个方面的核心信息,包括借款人承债能力、借款人还款意愿、银行内部控制与人力资源管理。

在评估客户承债能力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不够规范和健全,无法成为评估其承债能力的标准,因此,在IPC模式下,由资深信贷员对借款客户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客户的行业、上下游、资金运转、生产运转以及盈利性等,再基于所调查的信息自行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析客户的还款能力,并核定额度。

在还款意愿方面,IPC模式以个人信用状况为核心,考察申请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历史信用、声誉,以及历史贷款记录等。

在银行内部控制方面,IPC模式强调根据小微信贷业务的特点建设内部制度,并将小微信贷业务有机嵌入银行的战略层到执行层。在内部流程方面,围绕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简单、快捷的小微贷款审批程序。在人力资源及组织设计方面,明确组织架构和责任,并结合短、中、长期的激励机制,保证良好的组织治理。

在IPC模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中,最核心的对象是信贷客户经理,他也是IPC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IPC模式要求银行建立稳定、密集的客户经理制度,同时在人才梯度层面保证一定数量的资深信贷员,信贷员业绩与其所发放的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直接相关,并且在责任上实行终身制。这就促使信贷员在贷款发放规模和质量方面做好平衡,在贷前、贷后都足够尽责。

IPC模式也借助模型来对客户展开评价,例如面向企业客户的评价模型主要围绕客户经营经验、客户经营背景、客户经营目的及规划、客户经营纪律、贷款用途等维度进行设计,面向个人客户的评价模型主要围绕个人基础信息、家庭信息、教育水平、社会声誉与地位、婚姻、犯罪记录与不良嗜好等维度进行设计。

3.国内的实践及成效

2005年,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台州商业银行与包商银行开始试点IPC模式在小微信贷业务领域的应用。整个IPC方案由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根据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定制,良好的实施效果使得其他银行纷纷效仿。截至目前,我国包括包商银行、台州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在内的超过20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与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开展了合作,引进IPC技术开展小微信贷业务。实际上,全国有近百家银行与小微信贷机构尝试过IPC技术,很多机构还在IPC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地化改造与升级,其中有台州商业银行、常熟农商行、泰隆银行等,而更多的银行因投入产出不对称、人员培训与管理难度大、战略定性不足等因素放弃了尝试。

客观地讲,在国内极度缺乏信贷技术、战术的情况下,IPC是一套相对完整的信贷管理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银行业小微信贷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的进程。

4.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IPC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短板。一是在审查审批方面,采用单户评估与分析的作业模式,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二是在单户评估与分析模式下,业务受制于信贷员的产能,效率低且业务半径小;三是核心决策依据来源于信贷员自身的判断,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的防范难度较高;四是获客模式上依赖于地推,无法批量复制及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