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巧借课文,提升标点符号教学
国庆前夕,我带着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风吹》游戏。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巧妙地融入了语言交流的乐趣。随着我站在圆心,清脆地喊出:“大风吹!”围成一圈的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他们满怀好奇地齐声问:“吹什么?”那一刻,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校园,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快乐的泡泡。
游戏结束后,我鼓励学生们将这份欢乐与体验转化为文字,写一篇关于《大风吹》的小作文。批改作文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描绘游戏场景、尤其是人物对话时,许多孩子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显得颇为生疏。有的孩子的作文里,人物说的话像是被遗忘在引号之外,孤零零地飘着;有的则是前引号孤零零地站立,仿佛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伙伴——后引号;更有甚者,直接在“说”字前后胡乱加上了前后引号,让人读来一头雾水;还有的,将冒号与引号分开占据两格,显得格外突兀。
面对这一情况,我深知,虽然教授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并非当前教学计划的直接任务,但作为语文教师,我有责任帮助孩子们打好语言基础,让他们的文字更加准确、生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利用正在教授的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作为契机,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标点符号教学。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中,青头和红头之间频繁而富有情感的对话,为学习标点符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们理解并识别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以及无提示语直接对话的三种情况,并详细讲解每种情况下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接着,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所有提示语在前的段落(第11、13、20、21自然段)和提示语在后的段落(第2、3、5、8、9、12、14、16自然段),通过朗读这些段落,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根据语境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讲到课文第11、15自然段这样没有直接提示语的对话时,我引导学生们体会语境,理解即使没有明确的提示语,我们也能通过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从而理解并接受省略提示语的情况。这种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让他们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这次教学,让孩子们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有了明显的意识。他们开始懂得如何根据语境灵活运用标点符号。而我,也更加坚信,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用心引导,让知识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