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丁评 上 (二合一)
三双迫切的目光,紧紧盯着中年弟子。
这膏药,十分的珍贵。
在三人看来,蕴含如此深奥医理的药物,绝对不是一个稚嫩的考生所能研创出来的,背后定有高人,甚至此人的医术极有可能在他们之上。
若是能见上一面,当面请教一番,他们的思路无疑会更加通透!
“这.....”
中年弟子硬着头皮,艰难的将自己也刚听来的信息说了出来。
半晌,没有听到声音。
抬头看去,却见三位大人愣在原地,雕塑般呆立不动。
?
师从他爹...他爹早就死了....那这药方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有人专门写了药方,然后赠与许仙?
不可能!
三人瞬间将这个想法否决。
能写出这般药方的医师,不可能不清楚这药方的价值,赠与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三人心中,忽然隐隐有了一个恐怖的猜测。
“咳咳,如此天纵之才,不能窝在这小小的杭州府珠玉蒙尘,依我看,若能让他拜在我的门下,未尝不是一段佳话。”
长须考官眯了眯眼,捋着自己两尺长的胡须淡然笑道。
此话一出,两人齐齐转头,目光凌厉的望向他。
中年弟子咽了咽口水,神色愕然。
太医司为保证传承不断,各级医官亦为了能将自脉医术发扬光大,早就习惯了提前布局,每逢医评,都会早早物色合适的新秀考生。
施以恩惠,甚至暗中提供种种便利。
有了这份门生之情,医评结束后才好抢人。
通常而言,主考官们大多都会从药局参考的考生之中选人,一来药局乃是太医司直属设立的学堂,对学子们知根知底,收下也放心,二来,民间出身的天才医者大多都有师承,挖人墙角非君子所为。
眼下正好碰到一个没有师承的野生天才.....
青袍女子与黝黑中年人对视一眼,顿时回想起江南州太医司的那位主司,心中瞬间涌出强烈的渴望。
如果不是运气逆天,收了一个千年难遇的妖孽弟子,那老东西能有如今的造化?
想当年,京城太医司的主司大人提了一句:好徒孙,江南司可再旺三代。
师凭徒贵,盖棺定论。
若非如此,主司之位还不一定是谁的呢!
此子,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青袍女子目光陡然变得凌厉,刚想说话,却被黝黑中年人抢先一步。
“少安啊,我忽然想起身边还缺个弟子,今天闲来无事,带我去见见这位许小友吧。”
青袍女子冷眼看着他,“呵,看来这个弟子我们是一定要争了?”
黝黑中年人很怂的挪开目光,不敢对视。
但却没有收回刚才的话。
长须考官眉毛一扬,肃然道:“两位知道的,我向来爱惜人才,这弟子我今天收定了,谁来劝都不行,还请给我个面子。”
“老混球,你那是爱惜人才吗,你那是馋他的药方,你下贱!”
“汝娘的老狐狸....”
两人齐齐骂道:“你闭嘴!”
黝黑中年人只说了半句就被打断,生气的憋得满脸通红,只是看不太出来。
“遭瘟的婆娘,你想尝尝老夫的银针是否锋利嘛!”长须男人劝说不成,便捻针威胁。
“老娘的针也未尝不利!”女子拍桌,针锋相对。
三人目光接触之际,有电光闪烁,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中年弟子头皮发麻,他待也不是,走也不是。
就在这时,几名谈笑着上楼送来报名簿册的弟子,刚走上楼梯,就听见内厅雅间内鸡飞狗跳,脸色顿时凝重。
仔细聆听,里面三位主考官好像打了起来?
几人一头雾水,喉咙滚动。
俄顷,这几名弟子捧着簿册,不约而同的倒退着快速离开,脚步无声。
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像从没来过。
…
…
“呼!”
庭院内,许仙闭目吐出一口浊气,滚烫的热气在清晨寒冷的微风中化作白雾。
他双手扣住磨盘底部,气血翻涌,肌肉鼓胀,可纵然早有准备,几百斤的重量依然让他猛的一沉,险些脱手。
他咬紧牙关,双手死死抓着槽口,青筋爬满脸颊两侧,后槽牙被咬的吱吱响。
“喝!”
一声低喝,几百斤重的巨大磨盘竟真的被一点点提了起来。
但也不过只坚持了几息时间,手中的磨盘便又狠狠的砸回地面,若不是许仙早早放手,整个人都得被带个趔趄。
“呼.....”
甩了甩手腕,许仙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热汗,低声自语道:“总算是能搬动了.....”
回想起半个月前,他就站在院子里,看着一群捕快在此操练,将这磨盘耍的虎虎生风,几百斤仿佛轻若无物,别提多羡慕了。
转眼半个月过去,现在他也能勉强搬得动。
虽然还无法像差役们那般驾轻就熟,但要知道,他修炼武道满打满算也才过去两天时间,而且身上还带着伤......
上次硬撼那头山魈,残留的伤势还没完全恢复。
连续透支两次气血,透支完立即用药丸补充,补充慢了,还以金针刺入百汇,确实有些鲁莽和勉强了。
比起自己主动造成的伤势,山魈对自己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许仙喘了几口粗气,舀了一勺乾元膏涂抹在身上。
感受着皮肤缓慢变得灼热,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手臂受伤最严重,尤其是左臂,那一下的反震力直接将左臂臂骨震裂开来,虽然创伤不大,但恢复起来却很缓慢,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
他用不了一百天,但十几天还是得有的。
这或许便是过于莽撞的代价。
不过万幸的是,他的窍穴够多,药丸产生十成药力,能被自己吸收至少九成,在源源不绝的药力滋补下,伤势也是肉眼可见的快速痊愈。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窍穴开启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哪怕是在静息状态,窍穴都会不断的消耗身体养分进行自我代谢,这种代谢是良性的,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反而有诸多好处。
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窍穴。
底层武师缺乏滋补,窍穴就会自己寻找出路,掠夺其他养分,养分掉光,就开始掉血条了。
也只有他这种医师兼武师,才能养得起这么多窍穴。
“已经冲刷皮关二十一次,气血还剩六缕......”
感受着比往日更加灼热的气感在体内流淌,许仙握了握拳,他的皮肤经过二十多次气血锤炼,变得更有韧性,肌肉愈发紧实,双臂甩动犹如鞭响。
“至多十几天,就能突破皮关!”
他现在搬石磨,还需要仰仗两缕气血加持,等到皮关突破,他便可以不借助任何气血,仅凭常态力量将石磨举起!
兴之所至,昨天略微尝试了下,若是鼓动所有气血,他可以很轻松的抱起石磨,但那样就没有锻炼意义了,要的,就是纯肉身硬吃下重量。
如果再加上针刺百汇,全力爆发下,他甚至可以把石磨颠着玩。
但同样,那就没有意义的。
鬼门金针最后一针太过霸道,许仙决计轻易不再使用,那是搏命的杀手锏,而且有很大的后遗症,不能在人前过多显摆。
针刺百汇的原理很简单。
就是将全身包括气血在内的所有元气,全部坍塌至经络骨肉之中,纯粹的肉身增强,一旦使用,像武师常用的‘聚气成刃’、‘气血掌风’均无法使出。
因为气血全被坍塌至肉身之中了。
气血越多,坍塌的就越多,同时力量防御速度反应的增幅就越大,但同样的,对身体的负荷也就越大。
他目前大抵是扛不住坍塌全身气血的。
五缕就是极限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体强度是武师的基础,只有身体强度上去了,能承受的药力、气血才会越多,上次他就是身体强度不够,坍塌两缕气血就险些晕厥。
身体强度全靠气血锤炼,而气血也不是凭空产生。
每一缕气血都来自于日常摄入的各种养分,没有药膳、药丸滋补,以他三百三十九窍的饥渴程度,他估摸着半个月就能把自己掏空,甚至可能比季小姐更虚。
说起滋补.....
经过两天的忙碌,他差不多已经将药酒的方子写完三分之一,大体框架与大纲已经梳理完成,剩下的只需依照药理和医理,往里面添加药材即可。
药酒的滋补,只会比药丸1号更强。
许仙写药方的手法若是被旁人知道,一定会惊的瞠目结舌。
因为几乎所有医师撰写药方时,都是从药材的配伍药性出发,继而一个一个添加,慢慢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谨慎推导拼凑。
但许仙不是。
他是直接一步到位,先画靶子,再射箭,至于中间的过程,全凭感觉。
除药酒外,药浴的方子也写的差不多了,再有三五天便能完成,届时自己就能加大锤炼的力度——白天嗑药喝酒,晚上再舒舒服服泡个药浴,直接将滋补拉满!
武师就像电池,输出的同时,还得充电输入。
只放电,不充电,走不长远。
舒展了一下筋骨,许仙披上外套,回屋吃了早饭,然后钻进北屋,开始预习考纲。
最近实在忙的焦头烂额,上次说好要预习,结果只翻阅了一页半,忽然灵光一闪就跑去写药方了,搞到现在他连考纲都没看完。
许仙心中暗下决心。
不行,明天就要考试了,今天必须把考纲看一遍。
起码得知道人家要考什么。
不能再堕落了。
…
…
丁评近在眼前。
近几日,坊间萦绕着一片热闹的氛围,茶摊食肆到处都能听见谈论声。
与喧闹的百姓相比,备考的医者们就安静太多了。
越是临近丁评,医者们就越是日夜颠倒的刷题备战,头悬梁锥刺股,哪怕明知是临时抱佛脚,也要彻夜苦学。
好在学医的人大多博闻强记,临时抱佛脚也不算徒劳无功。
过目不忘是一个医师的必备素养,医书浩如烟海,光是考纲中十三部医经就够普通人背上百年了,更别提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矿物药材.....单论记忆力,科举那群儒生还真就比不过医者。
这也是没有办法!
试想一下,太医司派你出去公干,问你那地方有什么药材你不知道、用这些药材能配制出什么药你没听过,那要你何用?
死记硬背还只是基础要求,连这点东西都记不住,干脆回家卖红薯好了。
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
若是考中丁评,不止能光宗耀祖,还能获得太医司大量奖赏,丹药、秘术、官职.....应有尽有。
旁的不提,光是一枚增寿丹,就足以令人心向往之。
虽然只是最次的增寿丹,仅能增寿十年,但那也比没有好,那可是十年啊,谁不想多活十年。
这种丹药是太医司独家所有,天底下连仿制的平替品都找不到。
仿都没得仿。
据传言,此丹乃是太医司的神医——长春叟,早年所研制,现在已经更新迭代到第六代了,最长可以替人增寿五十年。
另外,长春叟也是给皇帝陛下炼制长生不死药的首席神医。
其他诸位神医都要听他调遣。
倒不是说长春叟的医术比其他神医高明多少,而是医道一途博大精深,每位神医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在增寿这方面,长春叟可称得上一句天下无敌。
此丹越早吃越好。
你若还能活五十年,吃了延寿丹,就能再增加十年寿元。
但你若只剩几年可活,即便吃了延寿丹,也只能增加三、四年寿元,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出名要趁早,晚了就真的来不及了。
这一天。
仲春时节,天光熹微。
杭州府迎来了今年的首次医评考试。
所有考生从坊间四处出发,有条不紊的朝着城北太医司涌去。
第一场是理论考试,也是众多做题家们最擅长的一场,理论考试持续两天时间,入场需要在报名册上提字签到,不得迟到,除第一场理论考试外,其余诸场不能早退。
理论考试的命题人,据说是从州城调来的三位大主考官,备卷、受卷均由掌卷官负责、再由主考官评定等第,给出分数。
凡考取一等者记为优、二等者记为良,如无处分事故,之后按名挨次拟补。
此外,考卷需要存档上交给州城太医司复审,通常是抽样调查,每年都有查出问题、继而被剥夺丁评资格的倒霉蛋。
参加丁评的考生中,少部分是药局的科班学子,还有一些是大夫郎中之类以医为生的人,名气打响之后,生意自然滚滚而来。
此外还有诸多独行医者。
太医司门前有一方巨大的露天广场,每次医评都在这里召开,此时此刻,这个面积还算庞大的广场早已围满了人。
人潮涌动,却丝毫不显混乱,而是井然有序的排队等候签字。
大部分考生都手持经书卷帙,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默默背诵,不肯浪费片刻时间。
当许仙走进太医司广场时,热闹的议论声戛然而止,无数视线投射过来。
许仙早就习惯了被人注视。
即便抛去医者的身份,他的相貌也实在是太过惹眼,就连负责监考的女医官也忍不住偷瞄注视。
“给...”女医官轻咳一声,翻开早已准备好的报名册,递给许仙。
许仙接过笔,在报名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签到之前,所有考生已经向太医司递交过考评申请,供太医司审查背景,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坏人剔除掉,保证组织的纯洁性。
许仙家世清白,审核顺利通过。
签完到后,许仙循着人流进入广场,开始漫长的等待。
不久后,一名身着素袍、领口绣‘银纹’的中年医师,缓缓从太医司楼内走出来,开始宣读开场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