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嬴政即位
公元前 251年,深秋的寒风吹过咸阳的大街小巷,秦昭襄王嬴稷在王宫中的病榻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曾在战国风云中纵横捭阖、威名赫赫的君王,结束了他波澜壮阔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离去,如同夜空中一颗璀璨星辰的陨落,令整个秦国陷入了一片肃穆与哀伤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照宗法制的传承,安国君嬴柱登上了秦国的王位,成为了秦孝文王。然而,命运似乎对这位新王格外吝啬,秦孝文王在守孝期满,正式即位三天后,竟也如同流星般突然消逝,这一意外的变故犹如一场剧烈的地震,在秦国的朝堂上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和混乱。
就在这风云变幻、人心惶惶的时刻,嬴异人,这位曾在赵国饱经风霜、历经磨难的公子,在吕不韦那精明且富有远见的谋划下,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不屈的勇气,成功地走进了秦国权力的核心,成为了新的秦王,史称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即位后,他那深邃而坚定的目光望向了秦国的山川大地,深知要让秦国持续强大,人才乃是关键。于是,他广开贤路,四处招揽有识之士,那些怀揣着理想和抱负的能人纷纷慕名而来,秦国的朝堂一时间充满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秦国的农田里麦浪翻滚,粮仓充实;工坊中炉火熊熊,铁器锋利;军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然而,命运的车轮无情地转动,仅仅在位三年,秦庄襄王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留下了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和一个亟待强者引领、走向辉煌的秦国。
公元前 247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咸阳城的上空弥漫着五彩的祥云。在庄严肃穆的鼓乐声中,嬴政身穿着华丽的王袍,头戴璀璨的王冠,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登上了秦国的王位。他那稚嫩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股超越年龄的坚毅和果敢。嬴政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秦国的未来,更是天下的统一大业,这是一份无比沉重且神圣的责任。
在嬴政即位之初,秦国的朝政大权主要掌控在丞相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手中。吕不韦,这位从商人华丽转身为政治家的精明之士,凭借着拥立秦庄襄王的不世之功,在秦国的朝堂上可谓是呼风唤雨。他不仅手握重权,主持着朝政的大小事务,还耗费心血编著了《吕氏春秋》,试图以此来向世人展示他独特而宏大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抱负。
而太后赵姬,原本只是吕不韦的一名姬妾,后来被吕不韦当作政治筹码献给了嬴异人。在嬴异人离世后,她那颗寂寞的心开始躁动不安,与嫪毐私通,并偷偷地生下了两个孩子。嫪毐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凭借着与太后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的朝堂上如鱼得水,拉拢了一批趋炎附势之徒,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嬴政在这样复杂且微妙的政治环境中,如同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的幼狮,默默地观察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他在书房中翻阅着历代先王留下的治国方略和征战记录,常常沉浸其中,废寝忘食。那泛黄的竹简上,仿佛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地激励着他前行。
“我嬴政,定要结束这数百年的战乱,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嬴政独自站在空旷的宫殿中,对着高大的梁柱大声说道。他的声音激昂而坚定,在殿宇间来回激荡,仿佛要冲破这重重的宫墙,直上云霄。
然而,此时的秦国朝堂却犹如一个暗潮涌动的漩涡。吕不韦与嫪毐之间的权力争斗日益激烈,他们如同两只为了争夺猎物而拼死搏斗的猛虎,互不相让。吕不韦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威望,在朝堂上纵横捭阖;嫪毐则依靠着太后的宠爱,肆意妄为,甚至在朝堂上公然与吕不韦叫板。
在咸阳宫的深处,一间光线昏暗的书房里,嬴政正与李斯秘密商议着应对之策。
“李斯,如今吕不韦与嫪毐势同水火,寡人究竟该如何应对?”嬴政紧皱着眉头,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李斯恭敬地向前一步,微微躬身说道:“王上,此刻切不可轻举妄动。吕不韦虽权倾朝野,但他对秦国的发展确实有过不可磨灭的功劳。嫪毐不过是个一时得志的跳梁小丑,他的嚣张跋扈迟早会引起众怒,露出致命的马脚。王上只需耐心等待时机,待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便可一举铲除这两股势力。”
嬴政微微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寡人明白,但这等待的过程实在是一种煎熬。”
就在这时,嫪毐越发变得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他不仅在朝堂上对吕不韦的政策百般挑剔,还在自己的封地中私自招募兵马,打造兵器。他的府宅中,夜夜笙歌,宾客盈门,都是些妄图攀附权贵、谋取私利的奸佞小人。
嬴政得知此事后,心中的怒火犹如即将喷发的火山:“嫪毐这不知死活的贼子,竟敢如此放肆!”
而吕不韦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嫪毐的狼子野心,他深知若不先下手为强,日后必成大患。于是,吕不韦决定孤注一掷,向嬴政告发了嫪毐与太后私通并育有二子的惊天丑闻。
嬴政听闻此事,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整个身体都忍不住颤抖起来。他那双原本充满愤怒的眼睛,此刻被震惊和耻辱所填满。
“传寡人旨意,立刻彻查此事,绝不姑息!”嬴政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威严和决绝。
嫪毐得知自己的丑事败露,顿时慌了手脚。在恐惧和野心的驱使下,他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叛乱。
公元前 238年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嫪毐率领着他那一群乌合之众的叛军,气势汹汹地攻打咸阳宫。他们的喊杀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咸阳城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
嬴政临危不惧,他迅速披上战甲,登上城楼。
“将士们,嫪毐叛乱,罪不容诛!今日之战,关乎秦国的存亡,我们必须死战到底!”嬴政站在城楼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呼喊着。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夜空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位秦军将士的斗志。
秦军将士们看到年轻的秦王如此英勇无畏,心中的热血瞬间被点燃。他们高呼着“秦王万岁”,奋勇杀敌,毫不退缩。
嫪毐的叛军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如同丧家之犬,四处逃窜。原本气势汹汹的他们,此刻已毫无斗志。最终,嫪毐被秦军生擒,他的党羽也被一网打尽。
嬴政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了嫪毐之乱,展现出了他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果敢的决断力。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知,真正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
他的目光转向了吕不韦。尽管吕不韦在嫪毐之乱中举报有功,但他多年来在朝堂上积累的庞大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嬴政的统治权威。嬴政决定采取迂回策略,逐步削弱吕不韦的影响力。
在一次朝会上,嬴政故意对吕不韦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提出了质疑。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让在场的每一位大臣都听得真切。
“丞相所提之策,寡人认为尚有不妥之处,诸位爱卿有何看法?”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看似平和,实则暗含威严。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些聪明的大臣立刻明白了嬴政的意图,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秦王的观点。
吕不韦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试图向嬴政解释,但嬴政却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中没有丝毫的退让。
渐渐地,吕不韦发现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党羽开始纷纷疏远他,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弱。
最终,吕不韦被免去了丞相之职,被发配到了蜀地。在前往蜀地的漫漫征途中,吕不韦回首自己的一生,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他饮下了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
嬴政终于铲除了吕不韦和嫪毐这两大势力,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朝政大权。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初登王位时稚嫩的少年,而是一位成熟、睿智、果敢的君王。他的目光更加坚定,他的步伐更加稳健,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
在嬴政的统治下,秦国的朝堂焕然一新。他广纳人才,如王翦、蒙恬、李斯等,这些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臣子们围绕在他的身边,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出谋划策,征战沙场。
嬴政站在咸阳宫的高处,极目远眺,望着远方那广袤的土地和起伏的山峦。微风吹起他的衣角,他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天下,终将在我的脚下统一!”嬴政的声音在风中飘荡,仿佛是对未来的预言,又像是对天下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