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指鹿为马
在赵高弄权已久、权势熏天的大秦朝廷,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悄然上演,这便是臭名昭著的“指鹿为马”事件。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天空湛蓝如宝石,微风轻拂着咸阳宫的屋檐。赵高却心怀鬼胎,他精心安排了一场测试群臣忠诚度的闹剧。
赵高命人从宫外的市集上特意挑选了一头健壮而温顺的鹿,这头鹿毛色棕黄,双目清澈,鹿角挺拔。然而,赵高却硬要将它说成是一匹千里宝马。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群臣依照朝仪,整齐地排列在两侧。胡亥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和懵懂。
赵高面带狡黠的笑容,昂首阔步地走进朝堂,身后的侍从小心翼翼地牵着那头鹿。
“陛下,臣今日为您寻得一匹绝世宝马,特来献给陛下。”赵高的声音在朝堂中回响,语气中充满了虚假的谄媚。
胡亥听到赵高的话,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疑惑。他定睛看向赵高所指之物,随即忍不住大笑起来:“丞相莫不是糊涂了?此分明是一头鹿,怎说是马?”胡亥的笑声在朝堂中显得格外突兀。
赵高却面不改色,眼神坚定,再次提高了声音说道:“陛下,此确是一匹马。不信您问问诸位大臣。”赵高的目光如利剑一般扫过群臣,带着威胁和压迫。
群臣顿时一片哗然,他们交头接耳,脸上都露出了惊讶和困惑的神情。一些胆小怕事、早已投靠赵高的大臣,立刻明白了赵高的意图,他们争先恐后地附和道:“丞相所言极是,此乃一匹马。”这些人的声音急切而谄媚,眼神中充满了对赵高的畏惧和讨好。
但也有一些正直忠诚的大臣,他们紧锁眉头,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正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挺身而出,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陛下,这明明是鹿,绝非马!老臣为官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颠倒黑白之事!”他的目光直视赵高,毫无畏惧。
紧接着,又有几位大臣也纷纷站出来,说道:“陛下,此为鹿,断非马!”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中回荡,带着不屈和坚持。
赵高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狠狠地瞪着这些敢于反对他的大臣,将他们的名字一一记在心中,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
下朝之后,赵高立刻展开了他的报复行动。那些敢于说真话的大臣,一个个被他罗列罪名。有的被诬陷贪污受贿,有的被指控谋反作乱。有的被罢官免职,驱赶出朝堂,从此流落街头;有的被投入大狱,遭受严刑拷打,屈打成招;甚至有的惨遭杀害,全家老小也受到牵连。
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大臣们在朝堂上噤若寒蝉,再也无人敢违背赵高的意愿。每次上朝,大家都低着头,不敢正视赵高,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来杀身之祸。
而胡亥,经过此事后,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是不是自己的见识还不如赵高。这种自我怀疑让他更加依赖赵高,对赵高的话言听计从。
“难道朕真的看错了?或许丞相说的是对的。”胡亥在心中暗自思忖,从此对朝政之事更加不管不问,完全将权力交给了赵高。
赵高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心中得意非凡。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操纵朝政,将国家大事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
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中,百姓们听闻了“指鹿为马”的荒唐事,无不摇头叹息。
“这大秦的朝堂已经混乱至此,国家还有什么希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坐在自家门前,忧心忡忡地说道。
“赵高这奸臣当道,只手遮天,我们的日子怕是越来越难过了。”一个年轻的商贩看着自己冷清的摊位,愤愤不平地抱怨着。
此事传到了地方官员的耳中,一些有良知的官员对朝廷的现状感到痛心疾首,但又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深知赵高的权势,害怕自己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只能在自己的任上尽量为百姓做一些实事,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在边境守卫的将士们,也对朝中的混乱局势感到不安和愤怒。
“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可朝廷却被赵高这等奸臣把持,真让人心寒。”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望着远方的烽火,悲愤地说道。
然而,赵高对此毫不在意,他沉浸在自己的权力欲望中无法自拔。他认为只要掌控了朝廷,掌控了胡亥,就掌控了一切。他开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让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赵高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欲望也愈发膨胀。他开始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权臣,甚至有了篡位称帝的野心。
他秘密地在自己的府中与心腹们谋划着篡位的计划。烛光摇曳的密室中,赵高的眼神充满了疯狂和贪婪。
“只要除掉胡亥,这天下就是我的了。”赵高的声音低沉而凶狠,他的亲信们纷纷点头附和,眼中同样闪烁着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赵高进一步加强了对朝廷和军队的控制。他不断安插自己的亲信到重要的岗位上,排挤那些对他不忠或者可能威胁到他计划的人。军队中的将领被他以各种理由调换,换成了他的心腹。朝廷中的重要职位也都被他的党羽占据,整个大秦的权力核心被他紧紧握在手中。
在赵高的操纵下,大秦的政治越发黑暗,经济陷入崩溃,民不聊生。税收越来越重,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农田荒芜,商业凋零,曾经繁华的大秦帝国变得一片萧条。
而此时,各地的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对大秦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项羽率领的楚军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大败秦军,声威大振。项羽的名字成为了百姓口中的英雄,而秦军则士气低落,节节败退。
刘邦带领的汉军也一路西进,攻城略地,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响应。
赵高却隐瞒了这些不利的战报,不让胡亥知晓。他在胡亥面前粉饰太平,将起义军的胜利说成是小股盗贼的骚扰,已经被秦军轻易镇压。
“陛下,这些不过是些小股的叛乱,很快就会被平息。”赵高继续欺骗着胡亥,让胡亥沉浸在虚假的安稳之中。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当一封封加急的战报冲破赵高的封锁,送到胡亥面前时,胡亥终于得知了真实的战况。他大发雷霆,拍案而起。
“赵高,你竟敢欺骗朕!”胡亥怒不可遏,他感到自己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对赵高的信任瞬间化为乌有。
赵高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指使自己的亲信在望夷宫发动政变,率领士兵包围了宫殿。
胡亥在宫中惊恐万分,身边的侍从纷纷逃离。他望着步步逼近的叛军,绝望地拿起佩剑。
“朕乃天子,怎会落得如此下场!”胡亥在绝望中,拔剑自刎,鲜血染红了宫殿的地砖,结束了自己荒唐而短暂的一生。
赵高本以为胡亥死后,自己可以顺利登上皇位。他迫不及待地穿上龙袍,准备接受群臣的朝拜。
但他的恶行早已引起了天怒人怨,群臣和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
当他试图称帝时,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
“赵高乃奸臣,若让他称帝,天理难容!”大臣们的声音坚决而愤怒,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赵高的痛恨。
赵高无奈之下,只得拥立子婴为帝。他试图继续在幕后操纵子婴,掌控政权。
然而,此时的大秦帝国已经风雨飘摇,濒临灭亡。子婴深知赵高的野心和恶行,表面上顺从赵高,暗中却在谋划着如何除掉他。
终于,在一个夜晚,子婴设计在宫中设宴邀请赵高。赵高毫无防备,欣然前往。当他踏入宫殿的那一刻,埋伏在四周的武士突然杀出,将赵高团团围住。
赵高惊恐万分,试图反抗,但最终被武士们斩杀。他罪恶的一生就此终结。
但大秦帝国已经积重难返,子婴也无力回天。不久之后,刘邦率领汉军攻破咸阳城,秦王子婴无奈之下,出城投降,标志着大秦帝国的正式灭亡。
“指鹿为马”这一事件,成为了大秦帝国灭亡的一个重要导火索,也让赵高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名字成为了奸臣、弄权者的代名词,被后世人们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