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人文关怀
对患者及家属文化背景的理解是人文关怀的基本要素,不同民族或文化背景会影响临终患者的死亡态度和临终行为。因此安宁疗护不但关注解决患者的身体疾苦,而且还要关注其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理念等文化要素,给予全面和整体的人文关怀和照护,为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与其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安宁疗护服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
(一)儒家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儒家文化极具人文关怀的思想体系,始终关注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儒家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以人为本”是儒学之思想。孔子认为人皆有道德属性。《论语·颜渊》中所说的“为仁由己”,是指要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必须要靠自己的自觉意识和独立人格,而《中庸》中的“仁者,人也”,“仁”成为人的发现,则标志着人类道德生活走向了自觉。孔孟提出“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期望以人为价值主体,实现人本社会。儒家以人为本位,宣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独立人格和价值尊严,对于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学中的核心价值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是五常之本。“仁”即仁爱,包含着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义”是指忠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是人们崇高道德的表现;“礼”是人际交往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有礼有节,以礼为先,不失礼于人,是社会交往之道;“智”是指崇尚知识,追求真理,从道德智慧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信”即诚信、信任,是指待人处事的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仁、义、礼、智、信”引导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与照护应是在讲诚信、守信用的基础上,提供专业的、符合护理人员职业规范和礼仪的、真诚的人文关怀照护。
(二)道家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道家哲学中的“道”通过对人生命本源的认识,展示出了对人的根本关注,强调人的价值,从整体上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表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
1.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道家哲学中以“道”为视角,把人之生命置于广阔宇宙之中。正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中所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和接纳,在生命意识存在的基础上,给予生命足够的热爱和尊重,重视人的地位,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只有增强对生命体的担当意识,才能更多地为他人、为社会着想,从而更加尊重热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道家独特的生命之“道”可以促使医护人员面临生命困境时坚守职责,发现生命之美,享受生命之乐。
2.消除恐惧,自然豁达 死亡往往会引起人的恐惧,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都会死亡,人的生死是自然而然的发生过程,《道德经·二十三章》中道:“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但“死而不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一种向自然和生命之道的回归。庄子从生命本身的意义肯定了死亡的价值,《庄子·外篇·天道》中说:“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不悦生,不恶死”,死亡是每一个人的最终归宿。医护人员应坦然面对死亡,提高死亡应对能力,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患者离世前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
(三)佛教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佛教蕴含着重视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来自我解脱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体现了佛教以觉悟人生为根本的思想。由于佛教强调人与生俱来的苦,在某种程度上可化解个人对现状的认知,“倾心向内”追求解脱,使自我内心归于平静,有助于身心健康。
1.修善与尊重自然 佛教注重人的善业修行,强调人道关怀、平等、互爱、利他和孝道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化,追求人与自然、与其他生命和与宇宙的和谐相处。
2.修行与身心和谐 佛教修行倡导戒律实践。戒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是要求人们戒除生活中过分的欲望,达到清净寡欲;在心性修养中,做到止观双修和顿悟渐修。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六个原则,做有益众生和社会的善事,达到身心和谐一致。
二、中医药文化与人文关怀
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医学秉持的“大医精诚”“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以及“先发大慈恻隐之心”的同情心等,彰显着中医的人文特色。中医理论、实践无处不体现着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1.仁爱平等,谦和赤诚 仁爱思想其本质是强调医德的重要性,要求行医者要恪守医德,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宋·刘昉《幼幼新书》中说:“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未医彼病,先医我心。”提倡宣扬仁爱思想,有助于医者恪守本分,加强自身医德修养。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体现了平等博爱的精神。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以“良医济世,功同良相”自励,他说:“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即医者对患者要真诚有礼,言谈举止要温柔谦和。
2.审慎严谨,淡泊名利 传统中医学秉承着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行医态度。《黄帝内经·素问·针解》说道:“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即医者在治病时须全神贯注、胆大心细、准确无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中医传统医德认为,淡泊名利、清正廉洁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美德,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张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相一致。三国时期董奉“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人”。这就是历史上留下的杏林佳话,至今人们还用“杏林春暖”来赞颂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这些事迹被历代医者广为传颂,其重道义、轻名利的做法备受称道。
3.勇于探索,博识圆通 守正创新、继承精华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近代名医张锡纯在西学东渐、莫衷一是之际,明确指出“吾人生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吾儒之罪也”,他首倡“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学术见解,以“凡事必实验而后知”的治学态度,对于推动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素问·著至教论》中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即是说,医道精微,要求医者必须掌握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谦虚谨慎,踏实好学,才能成就精湛医术。作为当代医护人员,也应该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使自身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有机统一,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