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医治疗

皮肤性病的中医治疗,分为内治和外治。在具体应用中应做到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将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治疗法则的拟定,应根据皮损表现、致病因素及患者体质强弱(患者先天禀赋及正气盛衰)等情况综合考虑。

一、内治法

(一)解表法

1.疏风散寒解表 用于风寒证。症见皮疹色淡或白,遇冷即发;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脉浮紧。如荨麻疹等。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桂枝、麻黄、细辛、羌活、苏叶及防风等。

2.疏风清热解表 用于风热证。症见皮疹色红或红肿焮痛;发热,微恶寒,口渴,无汗或有汗不畅,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如玫瑰糠疹、风热型荨麻疹、单纯疱疹等。方用银翘散加减。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赤芍、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浮萍及蝉蜕等。

(二)清热法

1.清热解毒 用于实热火毒之证。症见皮疹局部焮热发红或红肿热痛;恶寒发热,口渴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弦数。如丹毒、疖病、接触性皮炎、玫瑰痤疮红斑期等。方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柏、黄连、黄芩、栀子及大青叶等。

2.清热凉血 用于血热证或毒入营血者。症见局部焮红灼热,皮疹色红或紫红,甚则紫斑,水疱,血疱;口渴饮冷,高热烦躁,便干尿黄;舌质红绛,苔黄,脉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过敏性紫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天疱疮、银屑病进行期等。方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水牛角、牡丹皮、赤芍、紫草、槐花、青黛等。

(三)祛湿法

1.健脾利湿 用于脾虚湿阻证。症见皮疹色淡不鲜,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细等。如亚急性湿疹、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方用除湿胃苓汤、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苍术、山药、茯苓、猪苓、厚朴、生薏苡仁等。

2.清热利湿 用于湿热互结证。症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瘙痒剧烈或灼痛,溢脓;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黏滞;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如带状疱疹、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生殖器疱疹、淋病等。方用龙胆泻肝汤、二妙散、萆薢渗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龙胆草、栀子、黄芩、竹叶、滑石、萆薢、薏苡仁、黄柏、苍术、泽泻、车前子等。

3.滋阴除湿 适用于肝肾阴亏、湿热未解之证。症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口干不欲饮,便干结或黏滞;舌质红,苔少,脉细或濡。如银屑病、慢性湿疹、天疱疮等。方用滋阴除湿汤。常用中药生地黄、当归、玄参、茯苓、泽泻、黄柏等。

(四)祛风法

1.祛风胜湿 适用于风湿浸淫证。症见皮肤发红,丘疹,水疱,糜烂,渗液或轻度浸润肥厚,鳞屑;口干,咽痛,自觉瘙痒;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濡或数。如湿疹、丘疹性荨麻疹及扁平苔藓等。方用消风散加减。常用药物有防风、荆芥、蝉蜕、苦参、茯苓、泽泻、牛蒡子、石膏、苍术、知母及木通等。

2.平肝息风 用于血虚肝旺、肝风内动证。症见皮疹色淡,干燥脱屑或增厚皲裂;头晕眼花,口燥咽干,肌肤隐隐作痒;舌质淡,苔白,脉细或弦。如慢性单纯性苔藓、皮肤瘙痒症及慢性荨麻疹。方用天麻钩藤饮、当归饮子加减。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牡蛎、当归、鸡子黄及白芍等。

3.搜风止痒 用于风邪郁久,蕴于肌肤证。症见皮肤瘙痒剧烈,晨轻暮重,夜寐欠安,游走不定,抓痕累累;舌红,苔薄黄,脉浮。如慢性单纯性苔藓、痒疹、荨麻疹、慢性湿疹等。方用消风散、全虫方等。常用药物有全蝎、僵蚕、蜈蚣、露蜂房、皂角刺、乌梢蛇、苦参、刺蒺藜、秦艽、威灵仙、白鲜皮等。

(五)补益法

1.益气固表 用于表虚卫气不固证。症见皮疹色淡,遇冷受风即发风团,反复发作;气短懒言,声低倦怠,自汗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如慢性荨麻疹等。方用玉屏风散加味。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防风、党参等。

2.养血润燥 用于血虚风燥证。症见皮疹色淡,增厚粗糙,皲裂,干燥脱屑,毛发枯槁脱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口眼干燥,瘙痒夜间尤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如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湿疹、银屑病静止期、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方用当归饮子、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当归、女贞子、白芍、何首乌、黑芝麻及鸡血藤等。

3.滋阴降火 用于肝肾阴虚或阴虚火旺证。症见皮疹不鲜或潮红,水疱反复,易破易溃,干燥脱屑;潮热盗汗,虚烦不眠,两颧红赤,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口咽干燥;舌红少苔或苔光剥,脉细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肤结核等。方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黄柏、知母、玄参、女贞子、鳖甲及枸杞等。

4.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虚证。症见皮疹暗红或紫红,肢冷,肢端紫绀;面色img白,精神不振,乏力畏寒,腰膝酸软,腹胀便溏,自汗;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虚。如皮肌炎、硬皮病、重症药疹,以及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后的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仙茅、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及菟丝子等。

5.益气托毒 用于正虚邪恋证。症见皮损苍白暗淡,化脓后形成溃疡,不易溃烂或久不敛口或形成窦道、瘘管,可见面色苍白无华,神疲体倦,四末不温,自汗等;舌淡苔少,脉细软无力。如难溃难腐或溃久不敛的痈疽。方用托里消毒散、透脓散等。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皂角刺、桔梗、肉桂、茯苓、白术、当归、白芍、细辛、通草、川芎等。

6.益气补血 用于气血亏虚证。症见皮损色淡不鲜,四肢不温,毛发稀疏,兼见面色苍白,口唇爪甲色淡,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舌质淡,少苔,脉细弱。如黄褐斑、天疱疮、湿疹、荨麻疹等。方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黄、阿胶等。

(六)解郁法

1.疏肝解郁 用于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证。症见皮疹色暗淡,多呈深褐色或白色,病程迁延,多随情绪波动而加重;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月经不调;舌边尖红或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或弦数。如白癜风、黄褐斑、瑞尔黑变病等。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香附、当归、白芍、延胡索、丹参等。

2.解郁祛痰 用于气郁夹痰证或气滞痰凝证。症见结块结实,皮色,不痛或微痛;伴有胸闷憋气,两胁作痛或乳房胀痛,性情急躁;舌苔白或腻,脉滑或弦而虚。如淋巴结核。宜解郁化痰,方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常用药物有白芍、当归、柴胡、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南星、白芥子、夏枯草、昆布、海藻、浙贝母等。

(七)活血法

1.活血化瘀 用于经络阻遏、气滞血瘀证。症见皮疹紫红,瘀斑,局部肿胀,结节,肥厚,质硬,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或疼痛如针刺,有定处,拒按,口唇爪甲紫暗;舌质暗红或紫暗,苔白,脉涩。如结节性红斑、皮肤变应性血管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银屑病静止期、硬皮病等。方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枳壳、当归、赤芍、牡丹皮、三棱、莪术、川芎等。

2.软坚散结 用于痰浊瘀阻证。症见皮损常为有形肿物,质软如棉或质硬,疼痛,久难消散;舌淡或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如聚合性痤疮、结节性红斑、脂肪瘤、瘢痕疙瘩等。方用海藻玉壶汤、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海藻、昆布、浙贝母、桃仁、大黄、川芎、当归、赤芍、牡丹皮、瓜蒌仁及槟榔等。

3.理气活血 用于气滞血瘀证。症见皮疹结块肿痛,不红不热,寒热已除、毒热已退而肿硬不散者;胸闷不舒,口苦;舌质暗,苔薄,脉弦细。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节性痒疹等。方用桃红四物汤。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青皮、川芎、赤芍、熟地黄、枳壳等。

(八)温通法

1.温阳通络 用于寒湿阻络或寒凝气滞证。症见皮疹苍白或青紫,肢冷、麻木、疼痛,遇寒加重;口不干,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沉缓或迟。如结节性红斑、关节病型银屑病、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方用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独活寄生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当归、桂枝、细辛、白芍等。

2.温经通络 用于寒凝气滞证。症见皮损色白或青紫,四肢不温,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恶寒,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迟。如关节型银屑病、结节性红斑等。方用当归四逆汤。常用药物有当归、附子、桂枝、干姜、细辛、肉桂等。

二、外治法

外治疗法是指运用药物及手术、物理方法或使用一定的器械,直接施于皮损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外治法是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治疗法则,是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另一种体现。《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指出了外治法与内治法治疗机理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外治法的运用同内治法一样,除了要进行辨证施治外,还要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过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外治疗法

1.湿敷法 用敷料浸吸药液、敷于患处的一种外治疗法。根据药液的温度分为冷湿敷和热湿敷。

【功效】燥湿收敛,清热止痒,祛腐洁肤,活血止痛。

【适应证】

(1)冷湿敷(药液温度在10℃左右) 适用于急性皮肤病,潮红、肿胀、糜烂、渗出明显者,如急性湿疹、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进行期、扁平苔藓等。

(2)热湿敷(药液温度在40℃左右) 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皮肤病,肥厚、角化性皮损,或仍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者,如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用法】将敷料(6~8层消毒纱布或毛巾)置于药液中浸透,稍拧挤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每次湿敷20~30分钟,每日湿敷次数据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

(1)敷料要紧贴皮损,敷料大小与皮损相当,药液应新鲜配制。

(2)对于老年患者或体质虚弱者,宜分次进行湿敷,每次湿敷面积不宜过大,注意保暖。

2.洗药法 用药液洗涤皮损局部的外治疗法。

【功效】清热解毒,收湿敛疮,杀虫止痒,软坚散结。

【适应证】感染性皮肤病,慢性局限性瘙痒性皮肤病及浸渍、角化、增生、肥厚性皮损等。

【方法】洗药法又分为淋洗法、浸泡法、熏洗等数种。

(1)淋洗法 以药液自上而下淋洗皮疹或创面。适用于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脓疥、脓癣、天疱疮继发感染、趾间糜烂型足癣及继发感染等。

(2)熏洗法 初时利用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汽热熏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浸洗患处的外治疗法。适用于增生、肥厚性皮损等,如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银屑病、硬皮病、扁平苔藓、疥疮结节等,以及荨麻疹、体癣等全身泛发性皮损。

(3)浸泡法 以药液浸泡患处或全身的外治疗法。如药浴疗法,系指根据皮损进行辨证论治,开具处方,煎取药液加入水中进行洗浴的外治疗法。适用于全身慢性、肥厚、瘙痒性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静止期等。坐浴法,系指用药物煮汤置盆中,坐浴,使药液直接浸入皮损。适用于某些特殊部位的皮损,如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女阴瘙痒症等。

【注意事项】

(1)药液温度要适宜,以防烫伤皮肤。

(2)治疗感染性皮肤病使用的药液淋洗后应随即流走弃去,不可重复使用。

3.撒药法 将中药粉末扑撒于患处的外治疗法。根据中药粉末接触皮损的情况,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功效】收湿敛疮,燥湿解毒,散热止痒。

【适应证】

(1)直接法 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及溃疡、窦道腐肉未脱者,或为爽身、防护之用,如指(趾)间糜烂型手足癣、带状疱疹、湿疹、脓疱疮、接触性皮炎等。

(2)间接法 亚急性、慢性皮肤病,如亚急性及慢性湿疹、玫瑰痤疮等。

【方法】

(1)直接法 用棉球、纱布蘸药粉或用孔盒、纱布袋装药粉,于皮损上方均匀扑撒。

(2)间接法 根据治疗需要,先在皮损上涂适当厚度的药膏、药油等,然后再在这些药物上面扑撒药粉。

【注意事项】

(1)直接法 为减轻刺激及增加蘸取药粉的面积,棉球及纱布要经拉扯使尽量松软。

(2)间接法

①以保护膏药为目的时,应选用作用缓和的粉剂,如滑石粉等,用力宜轻。

②以治疗亚急性皮肤病为目的时,药膏宜薄,药粉宜厚,特别注意扑药粉时适当用力,以使药粉颗粒进入药膏中,达到类似糊剂而起一定吸收分泌物的作用。

③以治疗慢性皮肤病为目的时,药膏宜薄,药粉应选用作用较强者。

4.中药面膜法 将中药细粉用水或蛋清、蜂蜜调成糊状涂于面部,再将倒模粉调成糊状涂于中药面膜之上的外治疗法。

【功效】清热消疮,化瘀祛斑,消肿止痒,润肤除皱。

【适应证】痤疮、黄褐斑、面部皮炎等。

【方法】

(1)清洁面部,运用粉刺针或火针疗法或按摩面部进行治疗之后。

(2)将中药细粉用水等调成糊状涂于面部,15~20分钟后将倒模粉调成糊状涂于中药面膜之上。

(3)15~30分钟后去除面膜,清洁面部。

【注意事项】

(1)过敏性、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禁用。

(2)面部有渗出、溃疡及面部过敏进展期的患者忌用。

5.涂擦法 又称涂药法,根据皮损选取不同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药物剂型有洗剂、油剂、酊剂、糊剂、膏剂等。

【功效】清凉止痒,祛风杀虫,软坚散结,润肤去痂。

【适应证】适用于各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皮肤病。

【方法】清洁皮肤,用棉签、棉球或纱布等,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皮损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涂布。

【注意事项】某些药物如汞、砷制剂等时,避免大面积使用且不宜用于头面部,以免引起中毒。

6.贴敷法 又称封包法,指以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等厚涂患处,然后用敷料覆盖并保持密封的一种外治疗法。敷料常用纱布、保鲜薄膜或橡皮膏等。

【功效】软坚散结,促进吸收,固定药物。

【适应证】

(1)慢性肥厚增生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斑块型银屑病、皮肤淀粉样变等。

(2)结节性皮肤病,如结节性红斑、痒疹、硬红斑等。

(3)慢性皮肤溃疡。

【方法】先将药物厚涂于皮损处,然后用胶布粘贴或纱布、保鲜膜包扎,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敷药后,如局部有瘙痒疼痛等不适反应,及时终止封包,按接触性皮炎处理。

(2)糜烂、渗出明显的皮损慎用。

7.薄贴法 又称膏药疗法,用膏药外贴穴位或患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消肿软坚,护肤愈裂,保护创面。

【方法】根据皮损,将膏药裁剪如皮损大小,用时将膏药稍加热微融,贴于穴位或患处。

【适应证】

(1)局限性、角化性及慢性肥厚性皮损,如鸡眼、胼胝、跖疣、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等。

(2)皲裂性皮损,如手足皲裂等。

(3)感染性皮肤病,如疖肿。

【注意事项】

(1)根据患处情况适时更换膏药,如有溃疡、分泌物,则应每天换1~2次;慢性皮损,可5天左右更换1次。

(2)贴膏药后,如出现水疱、糜烂、渗液或剧痒,应及时将膏药取下,按接触性皮炎处理。

8.热烘疗法 又称吹烘法,指在病变部位涂药膏或中药湿敷皮损处,再加热烘的一种外治方法。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止痒,软坚散结。

【适应证】皲裂型手足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瘢痕疙瘩、皮肤淀粉样变等。

【方法】根据具体病情选用不同的制剂。操作时,把药膏涂于患处或者浸透药液之纱块敷于患处,然后用电吹风(或热熨)患处,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在吹烘时,如药已干,可再加药。

【注意事项】急性皮肤病禁用。

9.热熨法 又称药熨法,指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布包熨摩患处或穴位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寒止痛,祛瘀消肿。

【适应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限性硬皮病、皮肤淀粉样变、神经性皮炎、冻疮等。

【方法】把药物研成粗末炒热或煮热,用布包裹,乘热熨摩患处或穴位上,稍冷即更换。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

【注意事项】

(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疱等禁用。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者禁用。

(二)针灸疗法

1.毫针疗法 又称体针疗法,指用毫针刺入人体有关穴位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适应证】荨麻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痒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痤疮、斑秃、黄褐斑及白癜风等皮肤病。

【方法】

(1)常用穴位 取穴以阿是穴、循经取穴及邻近取穴为主。皮肤病常用穴位有合谷、曲池、血海、风市、肺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

(2)手法 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分别施以有关补泻手法。

【注意事项】如发生晕针、折针、断针,应及时做好相应处理。

2.耳针疗法 指采用短的毫针或皮内针扎在耳部特定部位上,留针或不留针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适应证】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痒疹、银屑病、湿疹、带状疱疹、扁平疣、斑秃等。

【方法】

(1)局部常规消毒。

(2)找准穴位(可以压痛点取穴),局部消毒,左手固定耳郭,右手以短毫针,垂直刺入,以不刺穿对侧皮肤为宜(或捻转进针法),留针30分钟左右,每隔10分钟捻转1次,一般每两日1次,3~6次为一疗程,也可用皮内针留针3~7日。

(3)常用穴位有肺、神门、内分泌、肾、肾上腺、皮质下、交感、肝、枕等。

【注意事项】耳郭针刺部位有化脓感染或创伤应尽量避开,妊娠期应慎用耳针,尤以不采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腹部等穴为宜。

3.梅花针疗法 又称七星针、皮肤针疗法,指用梅花针叩刺病变部位或人体浅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软坚散结。

【适应证】亚急性、慢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斑秃、皮肤淀粉样变、痒疹等。

【方法】

(1)叩刺部位 多为皮损处,或循经取穴。

(2)具体操作 选好治疗部位后,按常规消毒,用弹刺法,以手腕弹力上下叩打,每日1次。

(3)叩刺强度 一般根据皮损情况、患者的体质、年龄和叩刺部位的不同,选择轻、中、重不同强度的叩刺。

【注意事项】皮肤糜烂、溃疡者不宜用,急性传染疾病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4.放血疗法 又称刺络法、刺血法,是用针具如三棱针或采血针等针刺破皮损局部、特定穴位、放出少量血液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疏通经络,泄热解毒,活血散瘀,通行气血。

【适应证】急慢性皮肤病,如痤疮、进行期银屑病、斑块型银屑病、扁平疣、结节性痒疹等。

【方法】常用穴位:多为阿是穴(病变处),或循经取穴,如委中、背部俞穴、耳穴、耳背静脉等。

具体操作:①常规消毒穴位或局部皮损处。②点刺时,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针,露出针尖3~5mm,对准所刺部位速刺疾出。③点刺后使血液自动流出,或辅以挤压或负压吸引增加出血量。④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⑤每隔2~3日1次为宜。

【注意事项】

(1)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避开较大的血管。

(2)凝血机制障碍者、传染病患者禁用。

(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贫血、晕血、低血压者,孕妇、女性经期者,患者过饥过饱过劳、醉酒者慎用。

5.火针法 将针在火上烧红后,施刺于病变部位或穴位,速刺疾出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引热外泄,散毒止痒,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适应证】

(1)皮肤附属器疾病,如痤疮、毛囊炎、玫瑰痤疮等。

(2)病毒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疣类等。

(3)瘙痒、顽固性皮肤病,如湿疹、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掌跖脓疱病、扁平苔藓、白癜风等。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将针在火上烧红,迅速刺入皮损,随即迅速出针,针眼出血者,以消毒干棉签按压针眼片刻即可,每周1次,4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针刺后局部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待针眼处结痂后方可沾水。

(2)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瘢痕体质、孕妇、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患者禁用。具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老年人及幼儿慎用。

6.艾灸法 用艾绒或中药粉剂与艾绒混合制成艾炷或艾条,灸患处或穴位,使局部产生温热或轻度灼痛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温经活络,杀虫止痒,通达气血。

【适应证】奇痒难忍或肥厚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结节性痒疹及真菌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方法】

(1)艾炷灸 是把艾炷置于应灸的皮损或穴位上,以火点燃尖端,也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生姜片(称隔姜灸)、蒜片(称隔蒜灸)、葱(称隔葱灸)或食盐等物。

(2)艾条灸 是把艾条一端点燃,置于离穴位3~5cm处,使皮肤潮红又不致烫伤皮肤为度。

(3)温针灸 在体针疗法留针时,用艾绒裹在针柄上燃烧,使热力通过针身到达穴位。

【注意事项】施灸时防止艾炷脱落,以免烧伤患者皮肤或烧毁衣物。

(三)其他外治疗法

1.穴位贴敷疗法 指在一定的穴位上敷贴药物的一种外治疗法。其中用有较强烈刺激性的药物敷贴某一特定点或穴位,使皮肤发疱如“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灸”“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若将药物敷贴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功效】泄毒消肿,活血祛风,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适应证】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等。

【方法】在需要敷药的穴位温水洗净或常规消毒后敷药,之后用胶布固定。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还可适当延长至5~7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疱程度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正常后再敷药。对于寒性病证,可在敷药后,在药上热敷或艾灸。

【注意事项】

(1)黏膜部位及颜面部位不宜用发疱疗法。水疱破后注意防止感染。

(2)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2.穴位注射疗法 指将药液或自身的血液抽取后注入相应的穴位或部位内以达治疗目的的外治疗法。

【功效】疏通气血,渗透药物,改善功能。

【适应证】慢性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等。

【方法】常用穴位:合谷、足三里、曲池、内关、外关、血海、膻中、大肠俞、长强。

具体操作:①施术前严格消毒。②取药及穿刺进针:根据病情辨证选择穴位和药物,用一般注射器配细长针头,吸入药液(每穴位常用量为一般注射量的1/10~1/2,每穴以0.5~1mL为宜),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③调整得气:缓慢进针达适当深度,小幅度提插,调整针头的方向、角度,至出现酸、胀的得气反应。④注入药液:回抽无血时,将药液徐缓注入。⑤出针:出针时用左手持无菌棉签压于穴位旁,右手快速拔针而出。⑥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彻底了解所注药物的效应、浓度、剂量与副作用,使用易致敏药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等,应先作皮肤试验,以防过敏反应。

3.穴位埋线疗法 指将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埋植到穴位内,持续刺激该经络穴位以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适应证】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斑秃、红斑狼疮、银屑病、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等。

【方法】常用穴位:肺俞、大肠俞、足三里、阿是穴等。

具体操作:①辨证选穴,常规消毒,把消毒过或药液浸泡过的羊肠线剪成1~2cm长(线体长短由患者体型及穴位决定),放于穿刺针管内的前端,后接针芯。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穿入皮肤,把针送到所需深度,待出现酸麻胀痛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把羊肠线留于穴位内,消毒针孔后,盖消毒纱块,胶布固定。②用直或弯的三角皮肤缝针,穿好消毒或药液浸泡过的线体,在距穴位1cm处进针,穿过皮下组织,到穴位另一端1cm处出针,剪去露在皮肤外两端的线,提起皮肤使线头完全埋入皮下,消毒针孔,盖消毒纱块,胶布固定。2周1次,3~5次一个疗程。巩固期:1~2个月1次,3次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1)深度 埋线深度以穴位解剖为主要依据,一般以出现酸麻胀感(即得气)即可。羊肠线头不能暴露在皮肤外面。

(2)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术后4~5天局部不要沾水,以防感染。一旦操作不当发生红、肿、热、痛等表现,需及时抗感染处理。

(3)过敏 羊肠线过敏发生率较高,埋线后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瘙痒、丘疹等,应及时抗过敏处理。

(4)随访 埋线疗法间隔时间较长,注意对患者随访观察,以了解埋线后的反应。

4.拔罐法 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外治疗法。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

【适应证】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毒虫蜇伤、疖痈、痤疮、黄褐斑、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等。

【方法】

(1)具体操作 有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及贴棉法。常用的为闪火法,点燃的火焰在罐内转动,使罐内形成负压后迅速扣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适时留罐,起罐时,按压罐边皮肤,使外界空气入罐中,消除负压,把罐取下。

(2)拔罐部位 取阿是穴或循经取穴,亦可在局部皮损附近取穴。

(3)走罐 在病变皮损处涂上润滑油,将抽吸空气后的罐在皮肤上进行滑动治疗。

(4)闪罐 在病变皮损处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连续地拔罐、起罐操作,直至皮肤局部潮红为止。

(5)根据病情,1~2日治疗一次。

【注意事项】

(1)拔罐部位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松弛及毛发稀少部位为宜。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5.划耳疗法 是指割划耳部皮肤使其少量出血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斑秃、白癜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痤疮等。

【方法】有两种常用方法:

(1)术者以左手中指顶住耳郭背后,用拇指、食指提起耳尖部,常规消毒,用手术刀片在双侧耳轮下脚部划破皮肤2~3mm长,放血10~20滴,压以消毒棉球,胶布固定。每5~7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2)术者以左手中指抵住耳郭内侧,以拇指、食指固定耳尖部,在耳背部找到静脉,常规消毒,用手术刀片与静脉呈垂直方向切开皮肤,放血10~20滴,压以消毒棉球,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一次,可单侧或双侧操作,5~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贫血、体弱或者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6.挑治疗法 指在患者一定部位的皮肤上,用三棱针等粗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功效】开窍泄热,消肿止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适应证】化脓性皮肤病,如毛囊炎、疖、痈、痤疮,以及湿疹、会阴或肛门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瘰疬性皮肤结核、慢性荨麻疹等。

【方法】

(1)挑治部位 ①可根据辨证选用有关穴位,一般以背部穴位为主。②在上起第7颈椎棘突平面,下至第5腰椎,两侧至腋后线的范围内,找明显压痛点或针头大、略带光泽的丘疹2个作挑治点。③靠近皮损部位选2~3个点作挑治点。

(2)具体操作 充分暴露挑刺部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把挑刺部位表皮纵行挑破0.3~0.5cm,然后自表皮下刺入,挑出白色纤维样物,并把其挑断5~10根即可,消毒后,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周1次。

【注意事项】孕妇、严重心脏病和身体过度虚弱者慎用。瘢痕体质者不宜用。

三、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某种病、证所制定的,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并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使用方法根据剂型不同而有内服、外用、注射、腔道给药等。中成药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适用面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尤其方便适用于急危病症患者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当然也应看到,中成药因成分组成、药量配比固定不变,不能像临方调配的饮片处方那样灵活多变、随症加减,这使得中成药的实际应用和临床疗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目前市售中成药剂型众多,不同剂型的中成药适用范围及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时间和作用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1)口服剂 口服给药是药物治疗中最常采用的给药方式,药物经口进入人体,由消化道黏膜吸收而发挥疗效,故而口服制剂也是中成药中最常见的一类剂型。口服制剂优点在于给药方式简便、适用人群广泛、安全性较注射剂型高。其不足之处则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不方便给药、吸收较慢且药效受胃肠功能及其内容物影响,以及可能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等。常见的口服剂型包括丸剂、片剂、散剂、锭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合剂、酒剂、糖浆剂、喷雾剂、膏滋剂等。

(2)外用剂 外用制剂系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所制成,在体表皮肤、口腔黏膜及毛发、指(趾)甲等部位涂抹、贴敷、喷淋、浸洗、熏蒸或填塞,以治疗某些局部或者系统性疾病的一类制剂。皮肤性病多发生于体表,外用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病变部位,使用简单、方便又安全、有效,因此外治疗法及外用制剂是皮肤科治疗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常见的外用药剂型有乳剂、软膏剂、凝胶剂、溶液剂、洗剂、酊剂、喷雾剂、贴膏剂、油剂、糊剂、涂膜剂、栓剂、散剂、搽剂等。不同的皮肤疾病及皮损类型,所适用的外用中成药种类和剂型也有所不同,其应用原则和方法在之前章节已有详述,此处从略。

(3)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单味中药或者中药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所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包括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使用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及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等制剂。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传统的中药给药方式,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与其他中药剂型相比,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的特点,在抢救神志昏迷、不能口服的重症患者和急救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是近年来,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中药注射液品种被停止生产或暂停销售使用。质量稳定、标准控制、提纯等安全性问题是中药注射剂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制剂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注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监护,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2.皮肤性病中成药使用的原则

(1)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成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技术制成的成品药剂,其使用也必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而皮肤科疾病辨证特色之一即为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一种中成药可能适用于多种皮肤性病,而一种皮肤性病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或者不同人群中,也可能适用不同种类的中成药。因此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将西医学的诊断(辨病)与中医学的辨证相结合,合理选用中成药,使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更具针对性,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但应注意不能仅根据西医学诊断选用中成药。

(2)安全合理原则 许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都与超剂量、长期使用及超适应证使用有关。因此,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体质强弱,合理选择、正确使用中成药,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防过量和蓄积中毒。在医疗实践中,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给出的各项信息,保证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

(3)中成药的联合使用原则 当病情复杂,一种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的治疗需求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多种中成药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性峻烈或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应避免重复使用。还有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口服与外用制剂联合应用。

(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原则 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但在诊疗方案中应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并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如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中西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和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