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参考答案与解题指导

(一)选择题

【A1型题】

1.D

针刺疗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砭石是最原始的针刺工具,骨针、竹针、青铜针、铁针均在其后。

2.D

《灵枢经》又称《针经》,书中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名。

3.C

6世纪,针灸传到朝鲜、日本,17世纪针灸开始传入欧洲,法国是针灸传入较早的欧洲国家。

4.C

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于《黄帝内经》,它不仅已完整构筑起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刺法、灸法防病治病,并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更新理论,初步形成了以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针灸学理论体系。

5.B

《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共收349个腧穴,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为次序加以编撰,是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著,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6.B

《针灸甲乙经》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为次序加以编撰,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著。

7.B

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医学专业和一个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业之一,为针灸学的学校教育开了先河。

8.B

唐代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书,首载阿是穴法和指寸法。

9.D

元代著名医家滑寿,首次把任脉、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十四经”。

10.E

金代何若愚、阎明广撰《子午流注针经》,提倡按时取穴。

【B型题】

1.B 2.C

唐代孙思邈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其中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佚)。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

3.C 4.E

明代杨继洲在家传著作《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增辑而成《针灸大成》;南宋的针灸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重视实践经验。

5.A 6.E

《黄帝内经》对腧穴理论有较多的论述,载有160个左右常用穴位的名称;清代李学川撰《针灸逢源》,增加中枢、急脉两穴,列出361个经穴。

(二)填空题

1.43

2.《明堂图》《针灸甲乙经》

3.新石器时代

据史料记载和文物考证,针灸起源的历史应可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针灸疗法诞生于距今7000~8000年前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三)判断题

1.×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它不但已构筑起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刺法、灸法等技术防病治病,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更新理论,初步形成了以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特的针灸学理论体系。

2.×

针灸传到朝鲜、日本是在6世纪。朝鲜在新罗王朝时(693年)就设有针博士,教授针生。56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同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针灸甲乙经》等医书东渡日本。702年,日本颁布大宝律令,仿我国唐朝的医学教育制度,开设针灸专业。我国针灸传到朝鲜和日本以后,一直作为当地国家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传至今。

(四)名词解释

角法:拔罐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起源于原始社会,亦常与针灸结合应用。初时以兽角为罐具,故古称“角法”。

(五)问答题

1.针灸疗法的特点有哪些?

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2.王惟一对针灸学的贡献有哪些?

北宋时期针灸学家王惟一重新考订明堂经穴,对354个经穴予以确定,于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雕印刻碑,由政府颁布;次年,他还设计并主持铸造了两具铜人孔穴针灸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供针灸教学和考试使用。

3.明代针灸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明代针灸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第一,对前代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出现了许多汇总历代文献的著作。第二,针刺手法的研究更加深入,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十多种复式手法。第三,灸法从用艾炷的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和灸法发展。第四,对于历代不属于经穴的针灸部位进行了整理,在腧穴里列出“奇穴”这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