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霸:开局一座酒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章 川沙大院新进展(求追读)

许诚从松江府城回来,便直接去了上海城外的川沙大院。

从9月中旬播种下的秋土豆,算算时间也应该成熟了。

许诚来到南区的种植区,管事刘荣和负责种植区的黄阿三都已经等候在了那边。

由于酒馆空间里的土豆数量有限,上次只播种了约一亩地。

现在地上的土豆叶曼已经铺满整个地块,不少枝叶已经泛黄,这也是土豆已经成熟的标志。

“会长,这个土豆已经成熟了吗?”黄阿三虽然种植经验丰富,但是没有种过土豆,还不知道如何判断。

许诚指着地上的土豆叶蔓说:“秋土豆一般两个月就可以了,当叶子开始泛黄就差不多成熟了。”

“会长,这个土豆要如何收获?”刘荣接着问道。

“跟收获甘薯差不多,开始挖地吧!”许诚下令道。

黄阿三闻令拿着锄头小心地抛开了田垄,枝蔓下面显露出了一串串黄橙橙的成熟土豆。

“原来土豆长这个样子啊,比甘薯似乎要小一些。”黄阿三也是第一见到土豆收获的样子。

许诚从土里挖出一串土豆,看了下长势良好,沉甸甸的很有份量。

他便招呼道:“拿箩筐过来,将土豆全部装起来。”

种植组的其他人员立即行动了起来,有的负责挖开田垄,有的负责捡拾土豆,有的清理枝蔓。

还是人多好办事!

不到半个时辰,大约一亩地的土豆就收获完毕了。

找来一把大称逐一称了下重量,亩产达到了大约4000斤。

黄阿三倒吸了口气说:“会长,没想到这土豆亩产竟然如此惊人。”

明代一般的粮食作物亩产大约在三四百斤的样子,土豆的亩产翻了10倍,当然令人吃惊了。

许诚拍拍手上的泥土说:“这个土豆是一种极好的主食,灾荒年代可就是救命的。这些土豆全部运到四合院的仓库放好,没有我的许可,任何人不得擅取。”

“是!”黄阿三回应道。

“会长,大院东侧海塘外的码头也差不多竣工了,还想请您去看一下。”刘荣看到土豆收获完了,这边已经无事,便提出了建议。

“码头这么快就建好了啊?”许诚问道,他半个月前去看的时候,才刚刚建到一半的样子。

“会长,近期投入的人手多了一些,进度便大大加快了。”刘荣回道。

许诚看了一下天色已经有点晚了,便决定道:“明日上午去码头吧,刚好搞一个简易的码头建成仪式。”

“明白,属下马上去准备一下。”刘荣领命道。

“上次交代你们买的海船明天一并靠到码头上,建成了就要用起来。”许成继续吩咐道。

“已经准备了,明日都会停靠过来的。”

“行,那大家就分头去准备吧。”许诚说了一声就先回了四合院。

“哥,你回来了啊!”小妹许婵听到动静走了出来。

“小妹啊,最近让你整理的账目都整好了没有?”

“整好了!”

许诚一边回房间一边说:“那就去书房吧,说说情况。”

两人来到书房坐下,许婵就抱怨道:“哥,您花钱也太快了,我们账上一点钱都没有了。”

“没钱了?”

许婵拿出一个账本翻开说:“你以为呢!上个月也就是十月底,账上结余银钱1400两。

这个月,开设松江府城两个商铺支走了800两,购买海船刘荣支走了600两,建设码头又支了200两。

幸好这个月许记甜品经营的不错,前两天送来了一笔300两的银子,要不然早就入不敷出了。”

许诚听完后也是眉头一皱,这段时间花钱确实太快了。

他随即俯身装作从桌下,实际从空间中取出400两银子交给许婵说:“这是府城新开张的顺风商队这两天赚来的银钱,先放到库房里支用吧。”

这笔银子自然是珍宝阁售卖空间物品得来的,刚好可以应应急。

许婵接过银子说:“这还差不多!不过哥你可得控制点花钱了,以前我们家一年都花不了二十两银子。你现在一个月就要花上千两!”

“好了,小管家婆,赶紧把银子收起来,哥这些钱花下去都会成倍赚回来的。”许诚赶紧把小妹打发走。

现在随着华亭许记甜品的开业一个月差不多能增加一千两的收入。

还有顺风商行的珍宝阁,如果售卖顺利,一个月都能获利上万两。

许诚的酒馆空间里可是有着上千瓶洋酒的库存,一瓶200两可以卖到20多万两。

所以许诚现在不怎么担心银钱的事,关键还是要抓紧力量布局。

马上就要到崇祯十四年年底了,大明没两年好撑了,必须抓紧点。

第二天上午。

许诚来到了大院东侧海塘。

站在上面向海边看去,原来天然的小海湾,靠近大院这一侧已经建起了一个简易的码头。

海湾的岸边用石头和挖出的海泥进行了平整,多出了一大块的空地。

岸滩的中间向大海方向沿着出去了一段石头堤坝。

堤坝的尽头用木栈道连着一个长约十多丈(约40米)的浮码头,每隔两丈就有铁链和岸滩相连,看着还是颇为坚固。

远看了一番后,许成就走下了岸滩。

新建成的码头上已经站立了不少人,许诚还专门安排丁强带了两个小队的护卫队员过来壮壮声势。

刘荣见到许诚连忙迎上来说:“会长,按您的要求都准备好了。”

“那就去码头看看吧!”许诚回了一句就带头向浮码头走去。

这时许诚发现从岸滩伸向海里的石堤上已经铺上了用米浆混合的黏土,搞的颇为平整。

“看来得早点发明出水泥了,建设码头没有水泥太费事了。”许诚一边走一边想着。

“会长,这个堤坝可以走一辆马车,方便以后装卸货物!”刘荣在一旁介绍道。

“嗯,此处平整的不错!”许诚赞了一句。

接着一行人来到木栈道处。

石堤的最外面埋了两个粗木桩,上面栓着连接木栈道的铁链。

许诚问道:“这个木桩牢固吗?”

“非常牢固,埋到地下的粗木足足有三尺。”一名负责的工匠回道。

许诚点点头说:“这个必须保证结实才行。还有这个铁链要经常刷油,否则在海边容易生锈。”

“明白!我们会刷的。”工匠领命。

许诚接着走上浮码头,整个码头都是用桐油浸泡过的粗木板做成,分成了三段,每段约三四丈。

分开来做,中间再用铁链相连,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海浪的冲击力。

“这里的水深有多少?”许诚接着问道。

“会长,码头区域的海底都挖深过了,退潮的时候最少也有四五尺深,涨潮的时候足足有一丈来深。”刘荣回答道。

四五尺就是一米半左右,对古代的平底船来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