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游天地外: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红楼梦》中藏着一部元明清经典戏曲史

我们对《红楼梦》有一个情节一定记忆尤深,那就是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钗生日前夕,凤姐奉贾母之命操办生日宴席,外请了一个戏班子,演了三出戏。有个小演员长得颇有林妹妹的模样,大家心照不宣,偏偏心直口快的湘云点破此事,导致黛玉大为不快。黛玉对湘云把自己比作戏子特别生气。说明在当时大家普遍认为演戏这个职业比较卑微。

不过二十二回之后,紧接着就是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从章回名称来看,这一回与中国戏曲史上的两个经典有关,那就是:《西厢记》和《牡丹亭》。第二十三回接着宝钗生日写宝黛二人共读《西厢》,之后当黛玉经过梨香院时,又偶然听到了家班的女伶演习《牡丹亭》中的【皂罗袍】,她一下子转变了自己对戏曲的成见,并且感叹“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

那么,宝钗生日演出的是什么戏文?凤姐、宝玉和黛玉的生日以及其他庆典都出现了相关的戏曲演出,这些戏文出现在小说中有何深意?写进《红楼梦》的戏文,绝不是一般的点缀,它对小说的叙事非常重要。《红楼梦》大约有四十多个章回先后出现了和戏曲传奇有关的内容,这些剧目大多是元明清以来最经典的戏曲传奇,可以说《红楼梦》中藏着一部元明清经典戏曲史。

《红楼梦》出现的戏曲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各种生日宴会、家庭庆典中,由家班正式演出的传奇剧目;第二类是各类生日宴会、家庭庆典出现的演出,但是并没有提及剧名;还有一类是诗句、对话、酒令、谜语中涉及的戏曲典故以及其他曲艺形式。这些剧目大致呈现出六种类型:

第一类是昆腔剧目。昆腔就是指昆山腔,昆山腔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早在元末明初,大约14世纪中叶,昆山腔已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产生于今天的昆山地区。后来经魏良辅等人的改造,慢慢成为一种成熟的声腔艺术。从明代嘉靖、万历一直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昆曲最为流行的时期,“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这句话形容的正是昆曲在民间的普及性,昆曲就好比当时的流行歌曲。沈崇绥在《度曲须知》中形容昆山腔:“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1]因为它的曲调清丽婉转、精致纤巧、中和典雅,所以也被称为“水磨调”。

《红楼梦》中出现的昆腔剧目,最为经典的有: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南柯梦》,这是他“玉茗堂四梦”中的三梦;梁辰鱼的《浣纱记》;洪昇的《长生殿》;还有《西游记》《玉簪记》《占花魁》;等等。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小说借贾母一人之口,或评点,或回忆当初史家家班演出的情形,特别是这一回还写了她指导芳官和葵官分别清唱《寻梦》和《惠明下书》这两折难度很高的戏。《寻梦》写杜丽娘次日寻梦,然而物是人非、梦境茫然,便生出无限的哀愁和情思,贾母提出只用箫来伴奏;《惠明下书》是王实甫的《北西厢》第二本楔子,音域高亢,净角阔口戏,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这里不仅写出贾母非同一般的艺术品位,更传达出作者对昆曲艺术深厚的学养。

第二类是弋阳腔剧目。第19回贾敬生日当天,贾珍外请戏班子演出了四出弋阳腔大戏:《丁郎认父》《黄伯扬大摆迷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弋阳腔是发源于元末江西弋阳的南戏声腔,明初至嘉靖年间传入北京。弋阳腔的曲调较为粗犷,文词较为通俗,通常是大锣大鼓地进行。所以当演出弋阳腔时,宝玉是极不爱听的,小说写道:“宝玉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开各处闲耍。”[2]小说中弋阳腔和昆腔的对照,也可以反映出中国戏曲在康雍乾时期“花雅竞势”的真实状况。“雅部”指的是昆曲,“花部”指的是各种地方戏。从中国戏曲史来看,乾隆时期的花雅竞势还惊动了朝廷,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曾下诏禁唱秦腔,只准唱昆弋两腔。从中国戏曲史来看,正是“花雅竞势”促成了后来的徽班“花雅兼容”的风气,以及各地区花雅合作共存的局面。事实上,到了民国年间还依然有兼唱昆弋两腔的戏班。

第三类是杂剧。《红楼梦》提到的杂剧,大多是元杂剧。宝黛共读的《会真记》就是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被称为“王西厢”,宝黛共读《西厢记》是《红楼梦》最美的情境之一。在王实甫的《西厢记》诞生以前,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唐代元稹有《莺莺传》,宋代出现过以舞曲和鼓子词形式讲述莺莺故事的作品,秦观和毛滂就写过《调笑转踏》,赵令畤写过《商调蝶恋花》;金代董解元写过《西厢记诸宫调》,被称为“董西厢”;明代的李日华也改变过王实甫的《西厢记》,因为用南曲演唱,被称为“南西厢”。

第四类是南戏的代表剧目,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世纪到14世纪约两百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地方剧种,也是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红楼梦》里出现的最主要的南戏代表剧目有《琵琶记》《白兔记》和《荆钗记》。[3]其中《琵琶记》写的是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

另外两类是其他的戏曲和曲艺,还有民间娱乐和动物把戏。比如第十一回出现的“打十番”[4],就是以打击乐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要求鼓师有非常高超的技巧;第十四回出现的“耍百戏”“唱佛戏”“唱围鼓戏”[5];第二十六回、第二十八回出现的“唱曲”;第四十回出现的“水戏”;还有第五十四回出现的“说书”[6]和“莲花落”[7]等等。

戏曲在《红楼梦》中的意义表现在很多方面,它可以暗示人物命运以及全书走向;可以借用戏词增强人物对白的机锋,丰富文本的内涵和意趣;可以烘托荣宁二府的富贵奢华,为其日后的衰败埋下伏笔。贾府的家班演出也呈现了康雍乾盛世贵族宫廷戏班的生存、排演和演出的基本状况,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并思考昆曲衰落的某些原因。此外,剧中出现的剧目,以及人物对戏曲的品评,既传达了戏曲之美,也体现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曲学修养。

这一节我们谈了《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曲形式,下一节我们说一说为什么作者曹雪芹如此精通戏曲,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将传奇之长,化入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