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要粗细搭配
先从主食开始。主食,就是最主要的食物。我们身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化合物)绝大部分由主食提供,主食对整体营养摄入和健康有主要的影响,但很多人并不懂得这一点。
主食有粗细之分,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出来,一般纯白色的就是细粮,也称为“精制谷物”,最常见的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白面条等都是细粮。细粮曾经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但其实细粮的营养价值比粗杂粮差很多。细粮加工过程中碾磨掉的胚芽和糊粉层,含有谷粒绝大部分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剩下的只不过是淀粉和蛋白质。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的慢性病的发生与细粮摄入太多有密切关系。
相比而言,那些整粒的或加工程度较低的谷物、杂豆、薯类等,或黄或黑,或红或绿,都不是纯白色,它们就是粗杂粮,或称为“全谷物”。粗杂粮和细粮都是粮食,表面上看也许差不多,但营养价值却大有不同。
从健康的角度讲,主食的选择应该“粗细搭配”,这不仅可以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防治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
很多人可能会问:“少吃白米饭、白馒头等,那吃什么呢?会不会很麻烦?”其实吃粗细搭配的主食并不难。具体的做法是,减少一些大米和白面,增加一些小米、黑米、薏米、燕麦、荞麦、玉米等粗杂粮,以及各种各样的豆子,如红小豆、绿豆、花豆、扁豆。此外,全麦面粉、糙米等都属于粗杂粮或全谷物。
做米饭的时候在大米中掺入粗杂粮,如小米、玉米糁、黑米、燕麦米、大麦米、高粱米、荞麦米、绿豆、红小豆、扁豆等。其中小米、玉米糁、黑米无须浸泡,可以直接与大米混合做杂粮米饭,燕麦米、大麦米、高粱米、荞麦米、豆子等通常需要冷水浸泡6~8小时,再与大米混合做饭,否则它们不能与大米同步煮熟。现在市场上还流行一种“预熟杂粮”,所有杂粮在加工的时候已经提前熟化,无须浸泡,直接和大米同时下锅,同煮同熟,也非常方便。用这些杂粮饭、杂豆饭、杂粮粥代替白米饭和白米粥,可以由少到多,逐步适应。
不但要改良白米饭、白米粥,我们还建议把白面换成全麦面。所谓全麦,关键在于“全”!它只经过比较粗糙的加工,保留了种子的大部分营养精华,含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完胜任何白面粉。
此外,马铃薯、红薯、山药、芋头、紫薯等薯类,也可以代替白米饭和白馒头,营养价值更高。
食物要粗细搭配的道理已经渐渐为大众所熟知,但大多数人吃的粗杂粮还是太少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主食中粗杂粮至少要占三分之一,最好占到二分之一。可是调查表明,人们实际吃的粗杂粮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与推荐量差得太远了,得加倍努力才行。
粗杂粮要“努力吃”,因为在外面就餐时,不论是去食堂、饭店,还是订外卖,很难吃到粗杂粮,不是太少就是太贵。那回家就多吃一点儿粗杂粮吧。做米饭或煮粥时可以放一半或三分之一小米、玉米,或者把浸泡过的红小豆、绿豆、扁豆,做成杂粮饭、杂豆饭、杂豆粥。如果午餐和晚餐吃不到粗杂粮,那早餐就吃燕麦、小米粥、豆沙包等粗杂粮。这些粗杂粮食材在超市、农贸市场都可以买到,希望大家在购买的同时,要有吃粗杂粮的正确意识。
粗杂粮的缺点是口感比较粗糙,不是那么细腻或香甜。有人为了让粗杂粮主食好吃,特意多加了一些糖或油,美其名曰粗杂粮细作,其实这是得不偿失。当然,如果精制谷物再加入很多糖或者油,做成油条、油饼、糖饼、酥饼、麻花、饼干、起酥面包、奶油面包、糖豆包等,就更加不可取了,所以这类食物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粗杂粮主食有很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颜色不白,有红色的、褐色的、黄色的、暗灰的、黑色的,总之都不是白色。因此,我们可以把主食怎么吃概括成一句话:主食要多吃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