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能力
国际学界研究技术创新的历史较早,但有关创新能力的研究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创新领域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分割性。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导致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形成机理的认识不一致。但总体来说,有关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从单一维度到复合维度,从静态到动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演变同企业技术创新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2.1.1 技术创新
经济学家熊彼特(J.A. 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是国际上有关创新研究的起源,熊彼特对创新内容的界定为:制造新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方法、获得新的供应商以及采用新的组织形式。从这一界定来看,熊彼特主要是从技术创新角度提出创新的概念,其概念强调把技术和经济相结合,将技术要素引入经济,强调只有在经济活动中应用新的技术发明才能成为“创新”,因此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更多地体现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但也涉及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内容。
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发展形成了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将技术进步纳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成果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第二个分支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由于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广且非常复杂的问题,研究的角度和前提不同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就有所差异,因此到目前为止,技术创新概念的内涵存在较大差异。表2-1是有关技术创新的典型定义。
表2-1 有关技术创新的典型定义
本书参照已有学者对技术创新的定义,认为技术创新通常是指新的技术(包括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在生产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包括对现有技术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生产能力的活动。技术创新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技术创新的范围包括产品和工艺(过程);从创新强度上看,技术创新既包括根本性创新,也包括渐进性创新;从新颖程度上看,技术创新既包括首次创新,也包括创新的扩散性应用。
2.1.2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及其特点
2.1.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理论的发展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新的思想从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再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罗斯韦尔系统归纳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演变,指出过程模式先后经历了技术推动过程模式、市场拉动过程模式、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过程模式和整合平行过程模式四个阶段,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迈向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主要以线性技术创新模式为主,即技术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和市场拉动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过程体现为线性模式:基础研究是起点,科学推动技术,技术创造了需求,生产制造及商业化满足需求,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大量产品供过于求,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线性技术创新模式无法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且过程模型与模型比较显得过于极端和简单化。在1979年,Mowery等学者认为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之间的平衡是产生技术创新的基础,强调要将市场需求和技术推动结合起来,并称之为技术创新的交互(或耦合)作用模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开始关注核心业务和战略问题。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优势,日本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使它们能比西方国家更快、更有效地不断推出新产品。学者们根据对日本汽车产业的研究,总结出职能并行性和活动同步的职能集成特点,并称之为技术创新并行模式。
2.1.2.2 当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
当代技术创新模式被罗斯韦尔称为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在第四代创新模式并行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第五代技术创新模式不再是简单的职能集成,而是系统集成,并具有网络化特点,而当前的技术创新就具有网络化和系统整合的特点。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一个多机构集成和缔结网络关系的过程,具有组织柔性化、网络化和协同创新的特点,供应商、客户、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企业外部组织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技术创新也表现出一种专业知识积累/学习的模式,关注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中的学习和知识交换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第五代技术创新知识积累/学习过程模式
2.1.2.3 开放式创新模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创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2003年,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正式由哈佛商学院教授Henry W. Chesbrough提出来,我国著名学者陈劲、郑刚和许庆瑞(2008)也指出开放式创新是当前创新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以Henry W. Chesbrough教授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在企业中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和理论探索,但是对于开放式创新体系,学者们并没有提出能够达成共识的模式。实际上,第五代技术创新系统集成网络模式与开放式创新在内容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当前企业技术创新动态环境的反映。因此,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并赢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变,而这也正是创新发展的趋势之一。
2.1.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及其演进
2.1.3.1 技术创新能力内涵演变
从笔者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关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企业能力观、知识观、吸收能力观、动态能力观和创新过程角度、技术能力角度等理论角度展开的。从技术能力的角度出发,Lall(199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有效地吸收、掌握和改进现有技术并创造新技术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Westphal、Rhee、Pursell(1984)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从知识观出发,技术创新能力是嵌入创新过程中的处理(吸收、集成、创造)一般知识的高级知识,包括三种子能力:吸收能力、集成能力和原创能力。国内学者傅家骥(1998)从技术能力和创新过程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可以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许庆瑞(2000)和温瑞珺、龚建立、王黎娜(2005)从资源要素和创新过程角度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和组织能力。银路(2004)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投入能力、R&D能力等七个方面。也有学者单纯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角度,将技术创新能力看作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如魏江、寒午(1998)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以资金能力为支撑,为支持创新战略的实现,以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为主体并由此决定的系统整合功能。
从企业能力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的研究主要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及其演化机理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剖析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能力一样是企业未来长期竞争优势的反映,具有专有性关键特征。基于吸收能力观的企业创新能力研究在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创新能力表现为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之间密不可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最重要因素是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
实际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单一维度的分析和界定,忽视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其他影响维度,同时也忽视了技术创新环境及其动态性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而系统观把环境要素考虑在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受系统各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成功的技术创新源于企业在内外环境中搜寻新创意来更新自己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前提是技术创新能力与环境相适应。我国学者王敏和陈继祥(2008)提出“二元性创新研究框架”,并指出“动态能力是二元性创新的核心”,其核心是技术创新与环境的动态适应性。陈力田(2015)也认为创新绩效提升的前提是技术创新能力与环境相适应。杨菲、安立仁、史贝贝等(2017)研究认为知识积累和环境动荡性在双元创新能力中产生不同影响,环境动荡性在知识积累与渐进性创新能力之间起到负面调节作用,同时知识积累会抑制突破性创新能力。部分国外学者也持这样的观点。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发展演化来看,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从单一维度到复合维度,从静态到动态演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演变同企业创新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2.1.3.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发展新趋势
在当前的高度动态环境下,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摒弃以前的静态观点,从动态的视角诠释技术创新能力,也即构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徐宁、徐向艺(2012)和徐宁、徐鹏、吴创(2014)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以价值创造为主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地进行一定的技术创新投入,带来相应的技术创新产出,并能进行有效技术创新转化的能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由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技术创新转化构成。金晓丽、仇武超(2013)认为创新动态能力表现为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动的情况下合理组织、协调和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以使企业自身在综合效益上达到最优,从而弱化外部环境波动带来的不利冲击,最终实现综合效益提升的能力。并从“位势、路径、过程”三维度创建了创新动态能力模型。但从已有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来看,学者们仍然是从企业内部静态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界定。
从技术创新能力到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从单一维度到复合维度,从静态到动态演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演变同企业创新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可见环境适应性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演变的关键决定因素,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本书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协同演进的过程,如表2-2所示。其中,创新环境特征是从动态化程度、网络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三个方面进行的定性评估。
表2-2 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的协同演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创新环境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从单一维度到复合维度,从静态到动态演变。当代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整合和网络化的创新过程,具有整合、柔性、网络化和平行信息处理的特点,但在新的创新模式和环境下该如何界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向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发展和演化,但对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概念的界定及其构成内涵还有很多模糊之处,这也是本研究需要厘清的概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