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伦理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信念(belief)是相信什么东西的心灵状态1。你相信命题p,意味着你持有信念p;你相信某人,你也一定持有关于此人的一些信念2。每个人都会相信许多事情,否则就没法生活。3因为生活离不开各种行动,行动依赖于动机,而动机至少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欲望;二是信念。譬如你想来一碗牛肉面,你不但要有这个欲望,而且你还得相信确实有这种食物或如何能得到这种食物,否则你不可能真的有要吃牛肉面的动机。此谓关于行动的“欲望——信念”模式。有欲望而无信念,则欲望是盲目的;有信念而无欲望,则信念是怠惰的。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驱动我们的行为。因此,丹西说:“足以驱使我们行动的、完整的动机状态必须是欲望和信念的结合。”4

信念不但是行动哲学的重要议题,而且也是知识论的核心要素。5传统哲学通常将知识概念理解为有证成的真信念6,或再加上其他条件。据此而言,知识通常被理解为满足特定条件的信念,知识论探讨也就变成了对信念的考察,知识论上的证成(justification)即信念的证成。

心灵哲学关注的焦点是心灵状态。哲学家们一般将心灵状态分为意向状态和非意向性状态。相信、怀疑、判断、感知、希望、想象、意图、害怕、好奇等等,都“关涉”或“指向”一定的对象,因而被称作意向状态;因为它们的内容都可以用名词从句表达的命题来标明,因此罗素将他们称作命题态度。7命题态度分为“知性的”和“意愿的”两个层面。信念通常被划归到知性的层面。对信念的本质、类型和内容的分析,是当代心灵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信念的合理性问题,也是宗教哲学极为关心的问题,全部有神论证明都在围绕该问题旋转。当代宗教知识论者会得出结论:“如果基督教信念是真的,它就很可能会享有保证”8,即很可能是合乎理性的,在知识论上能够得到辩护。伦理学会关注人们的道德信念,语言学会关注信念的语义分析,政治学会关注政治信念的形成和合理性问题。

总之,信念是人们有效应对生活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亦是不少学科关注的焦点。信念如此根本,又如此重要,那么,信念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它有哪些基本类型?它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能否有一种关于信念的伦理?对此,我们将逐一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