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葛蕾发火
苏婉儿、秦媛媛、许丽明在齐静萱房间里待了一个多小时,等她们四个人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齐静萱的情绪很平静,对我们有说有笑,仿佛网上的那些流言丝毫影响不到她。
为了再活跃一下气氛,赵家麟领着她们到我和葛蕾的房间里坐会,故意把话题往我俩身上引:“老周,昨天晚上你们房间里啥动静?隔壁都听见了!”
葛蕾坐在床上玩着手机,听见这话立刻不乐意了:“赵家麟,你们整天拿我开玩笑,有意思吗?”
赵家麟看葛蕾的脸色陡变,意识到这个玩笑可能无法收拾了,尴尬的笑了笑。
苏婉儿赶紧过来救场,对葛蕾道:“蕾蕾,嫂子!你要原谅这些单身狗,他们没见过世面,可能有的连女人是什么都不知道,有的连男人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对男女那点事稀奇的狠。”
秦媛媛发觉苏婉儿的眼神不对,就问苏婉儿:“婉儿姐,你说就说呗,为什么说‘有的连男人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看着我?”
苏婉儿笑着问:“你知道男人是咋回事吗?”
大家伙都笑了。秦媛媛脸红了,仍旧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苏婉儿问:“你给我说说,猪都是怎么跑的?”
秦媛媛接不住了,扭过头去不理苏婉儿了。
我对她们道:“要我怎么说你们呐,一个一个的,唉……昨个夜里,蕾蕾发烧出了汗,我照顾了她一宿,今天早上起来刚好了一点。你说你们招惹她干吗?不是没事找事吗?”
赵家麟忙问:“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葛蕾冷冷的道:“用不着你操心!”
赵家麟讨了个没取,抓抓耳朵,又想掏出烟点一根,不料被葛蕾呵斥了一句:“别在我房间里抽烟!”
“老周不是也抽烟吗?”
“不是你们,他前阵子就把烟戒掉了!”
赵家麟更加尴尬了,朝我笑了笑,把烟放回去,道:“好的,我听你的,今后再不拉着老周抽烟!”
许丽明走到葛蕾身边坐下,道:“蕾蕾姐,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他们都是小孩,你是大人!”
葛蕾正要开口,我对许丽明道:“在你们这些人里,我的年龄算是最大的了吧?”
许丽明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了:“当然你的年龄最大!就因为你的年龄比我大,即使蕾蕾姐年龄的比我小,我也得喊她姐、喊她嫂子!”
葛蕾道:“玩笑开一次两次也就够了,谁受得了你们天天见面就来这个?!”
许丽明笑着拍拍葛蕾的肩膀:“嫂子,别生气了,咱们出去吃早点吧。你们也都别在这杵着了,走吧。”
葛蕾仍道:“吃啥早点,一点不饿。”
我瞪了葛蕾一眼:“走吧,喝点粥也行。”
葛蕾不情愿的下了床,穿上鞋,跟着我们往外走。赵家麟站在门口,等葛蕾走过他身边的时候,笑着问:“蕾蕾,我今后也该叫你嫂子了呗?”
“你可别,我受不起。”
“本来你是受不起的,但是谁叫你是老周的对象呢?我跟老周还有啥话说的!”
葛蕾哼了一声:“别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惹我。”
“那是、那是!”赵家麟跟在葛蕾的身后,又道:“嫂子,我想请你吃顿饭,你告诉我,你啥时候能心情好呢?”
“我心情好的时候就是我心情好的时候,你长了眼睛不会看啊?”
赵家麟没辙了,在等电梯的时候对我道:“老周,咱们是大老爷们,可不能啥事都听女人的!”
许丽明开口了:“赵哥,什么叫‘不能啥事都听女人的’?女人咋了?女人说的话有理,你们也不听吗?你少挑拨周哥了!”
秦媛媛也对赵家麟道:“赵哥你刚才没看出来,周哥多护着嫂子,嫂子又多护着周哥吗?”
赵家麟点点头:“是我的错了。”
吃完了早点,大家都认为不要再出去逛街的好,于是一起回林下村。
下午,秦媛媛和罗展成分别给苏婉儿、齐静萱拍花房里的视频。不久后,小淇来了,我开始准备给他讲《中庸》……
之前我有一个失误,就是每讲到一章,我都想把自己十多年里学到的、悟到的都教给他,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失误。以他现在的这个年龄,能记住多少呢?又能领悟多少呢?等过了十年八年,他又会忘记多少、记住多少呢?
正常的来说,入门之后,不经过十年八年的熏陶,是不能够成就;想仅仅靠一个暑假的时间学会融会贯通,也是很不切实际的。
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他的学习方法,于是在正式讲课之前,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中庸》是什么吗?
如果他的回答是“不偏谓之中,不变谓之庸”,那他只是在第一层,仅仅是记住了别人的解释,没有自己的领悟。
如果他的回答是“中庸就是天道”或者“中庸就是人道”,那他就到了第二层,我教起来会轻松很多。
如果他的回答是“中庸就是诚之者”,那我就不用教他了。
一个小时后,他给出了他的理解:“中庸就是做事保持着中道。”
“中道又是什么?”
他往院子中间指了指,道:“您以前在那里给我展示过的。”
“‘用中’的中和‘中庸’的中,意思不一样。你再好好想一会。”
他合上了书,果真用心想了起来……又过了二十多分钟,道:“‘用中’是在两者或者多者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处理方法。而中庸,是天下的大道、定理。”
意思差不多了,我再问他:“天下的大道、定理,换一个称呼,该怎么说呢?”
他想了一会,道:“天理。也就是天道。”
“怎么做事才能够合乎天道呢?”
他又开始了思考……
我提醒他道:“方法《中庸》里也都讲了啊。”
他一时半会真没想起来。
我道:“不着急,你回去慢慢的想。读《中庸》的时候,你不要钻到某一个章节里面去,不顾前不顾后的,你要学会从整体上看它,这样才能够明白它的真正含义,比如孔子说‘道不行’,紧接着就说‘舜大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