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杂志与印刷问题
李长安站在书屋里,若无其事地扫看着这书屋里的一切。
昨日那场风波,虽然正中自己下怀,但其中有很明显的人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痕迹。
不是指吴掌柜、吴忱、林雄他们,而是...锦衣卫千户,沈毅。
他出现的时机太不合理了。
锦衣卫的职责他不太清楚,但很明显,如果他是那沈千户,是绝对不可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现身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像以前电视剧演的那样,在警告...
李长安并不确定他警告的是谁。
所以李掌柜替他出头,看起来也像是刻意而为。
一切...都还是为了锦衣卫署衙中那句话啊。
或者说,朱元璋允许他拒绝入朝为官,但对他还是不太放心。
这就是李长安有些不爽的原因。
他也钦佩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但你要是真在朱元璋手下干活,那可就遭老罪咯。
不过人在屋檐下,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不就是安插个眼线而已嘛,在这里安插眼线,好过在家附近安插啊,那什么隔壁家的俏寡妇,还带个孩子...
要时刻提防实在是麻烦又恶心,还不如这样的合作方式。
百草园书屋只有一名伙计,此刻正砌了茶奉上来,眼睛都没离开过李长安...显然也是听说了之前的事情,对他大为好奇。
李长安不打算虚与委蛇,直奔主题,“李掌柜,我来是为了这四本小说出版一事,不过并不想按传统一册册出版的方式。这事,你可全权做主吗?”
李掌柜顿时收起讨好的笑脸,严肃问道,“不按传统出版方式,小李先生是想合订出版吗?”
李长安点头,“是合订出版,不过又不太准确。准确来说,是想走月刊或者半月刊连载的形式,也就是每个月或每半个月出版一次。其实最好是旬刊,十来天出版一次!”
“时间上来不及...”李掌柜摇了摇头,脸上的肥肉也甩得一颤一颤的,“小李先生可能没接触过印刷这一行当,以小李先生一心十二用的本事,自然是能将书写出来,但是雕版要刻出来是赶不及的。”
“别说半月刊了,月刊都够呛!”
李长安心里凉了半截,整成月刊的话那还玩个屁,朱棣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返回封地了,他哪有那么多时间耗在这里。
“那活字印刷呢?”李长安不死心问道。
李掌柜露出了然的神色,“小李先生可曾知道活字印刷发明那么长时间,为什么得不到推广吗?”
李长安摇头,他是知道一些原因,但不知道这些原因是否全面。
“哎,毕老先生想法很好,可惜落在实处太难了。”
“首先就是活字字模的材料,陶土、木制的都有试过,陶土的容易被侵蚀磨损,用不了多少次就坏了,木制的则是容易变形,真要算成本比雕版印刷还要高。”
“那用铜金属做字模呢...”李长安话到一半就哑然,铜可是货币,常用汉字差不多有三千多个,用金属做字模的话...正常刊印,一套字模,恐怕十年都回不了本。
风险太高了,收益太低,难怪没人用...
“贵还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铜的字模表面无法吸附墨水,印刷效果太差了。”
“你们就没想过解决墨水的问题吗?”
“这谈何容易!”李掌柜的胖手把玩着茶杯,“除去油墨、字模的问题,一套字模如何管理,印刷的时候对工人的要求...等等,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长安轻笑一声,心中有些了然,怪不得我大清末年了,都还是雕版印刷和抄书占了大部分,活字印刷始终都无法应用。
“小李先生,你笑什么?”
李长安不答,歪嘴一笑,“那么谈谈吧!”
“我们成立一个半月刊杂志,我负责解决墨水、字模管理、人员培训等问题,你们百草园负责解决字模问题,墨水配方我可以传你,杂志收入,我七你三如何?”
李掌柜都气笑了,“小李先生,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如果使用的是铜的字模,几套字模下来,我东家可能亏得倾家荡产去。再说了,墨水、人员培训哪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李长安斜了他一眼,“原来你做不了主啊,不早说!”
“这不是做不做得了主的问题,您这个方案...说出去,任何一家书屋都不可能答应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了,回本遥遥无期。”
“谁说回本遥遥无期的?”
“呵,您的四本小说虽然很精彩。”李掌柜胖胖的脸上也露出嘿的笑容,“但您可能不知道,就算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这种大作,应天城一个月也销售不到一千册。”
“您以为小说出版...很赚钱吗?”
李长安乐了,“所以我并不打算靠卖小说赚穷书生的钱啊?”
“不赚穷书生的钱,你赚谁的钱?”
“谁有钱赚谁的!”
“出版过小说吗您?知道里面的规矩吗您?”
“不知道!”李长安干脆摇头。
“那我可得跟你叨唠唠叨...”胖掌柜撸起袖子,靠过来认真说道,“自古小说新上架,得巧立人设,拉拢书评家,说什么古今罕见、白金之资、名家三十年心血巨著。”
“他们买了,其他秀才书生才会跟着买。事成之后,书评家的钱如数奉还,秀才书生的钱三七...”
“别扯犊子了,我真不打算靠卖小说赚钱,那样来钱太慢了。”李长安没好气地打断他的话。
“那您的意思是?”
“我现在,算不算名动京师?”
“算!甚至是名动江南地区!”胖掌柜点头,一心十二用啊,亘古未得一遇的人才,不然他也不会跟李长安扯这么多鬼话。
“那我们顺势推出一款杂志,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以我的名气,以四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为内容,一个月赚几百上千两广告费,很难吗?”
“广告费?”胖掌柜愣了一下,随后脑筋转了过来,“对啊!为什么一定要赚小说的钱呢!”
“妙啊!不过...”
“你确定一个月能赚到几百两上千两的广告费?”
“那是自然。”李长安神秘一笑,“谁说这是我的底牌了?等底牌掀开,他们到时候得跪着来求我们也说不准!”
“那冒昧问一下...”
“既然冒昧就别问了!”李长安打断了他的话,“能不能合作,现在给个准话,不行我换下一家!”
“真的还有底牌?”胖掌柜犹不死心地问道,“你确定一个月能有五百两以上的广告收入?”
李长安皱眉...
“别别别!给我一天,不,半天时间!”胖掌柜眼见李长安不耐烦,立马媚笑道,“最迟明天早上,我就派人给你个答复如何?”
“也行,那你记下我家地址...”
李长安辞别刚一出门,还有一群人侯在门外,一位三四十的男子眼疾手快,低头将一篇文章递了上来:
“小李先生,请看看学生的文章,为国举才吧!”
李长安看着他如此卑微,皱眉不已。
很多人会拿高考和科举做对比,其实高考的难度要小很多。
比如童试(考秀才身份)分为县、府、院试,前两者分别考五场,院试考两场。
有了秀才身份才能参加科举,也就是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乡试(秋闱)中了才有举人身份。
如范进...五六十没考上的人,也一抓一大把。
这个时代的教育分布不均情况,更为严重。不然也不会有南北榜案...
江、浙地区文风之鼎盛,学霸之多,可不是其他地区能比的。
之后才是会试,会试中了称为贡士,不过因为殿试只是排三甲而不黜落人,所以也称为进士。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了会试,你才有出头的日子。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情况。
李长安沉吟了一会,并没有伸手去接他的文章,不单是不能开这个先例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身上还有个胡惟庸同党的标签。
在这些人眼中他是为国举才,但在朱元璋眼中...他可能是在结党营私。
而且...他本身也没有官职,说不上话。
“诸位都是文曲星君分身下凡,陛下求贤若渴、广开门路,令有司广举贤良,若要为国效力,当耐心等待陛下召见才是!”
“即使时运不济,也当静心读书,藏器于身,有朝一日定能如大鹏般乘风而起。”
“李某一介布衣,不曾有一官一职在身,人微言轻,诸位这是走错门了!”
说罢便拱拱手离去,走得非常潇洒。
那中年男子面露苦涩,其他人也咬咬牙,嘀咕两声离去......
李掌柜也很快离开,赶到东家那里去。
杂志一事,投入太大,即使李长安说的事情有可操作空间,但要具体实施的话,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