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十九章(王本三十九章)

【题解】

本章认为,包括天地、神灵、侯王在内的万事万物,都必须依赖大道,遵循大道,否则将难以存在。接着又阐述“贵”与“贱”、“高”与“下”的辩证关系,要求人们不要自视太高,应该安守谦卑地位。

王本有“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两句,而甲本、乙本没有这两句。这两句话的有无,对本章的主旨没有太大影响。另外,在字词的使用上,甲本、乙本与王本差异较多,如甲本、王本作“昔之得一者”,乙本作“昔得一者”;甲、乙本分别作“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与“神得一以霝,浴得一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王本则作“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如此等等。

甲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乙本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浴得一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王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注释】

①得一:能够与大道保持一致。得,能够。一,一致。学界多把“得一”解释为“得道”,“一”就是“道”。这种解释几成定论。这样注译,可以说文从字顺,也符合老子思想。本书之所以没有采用这一解释,原因如下:

《老子》通行本提到“一”的地方共十五处,其实可以归纳为八处,因为本章的七个“一”是一个用法,四十二章中的两个“一”是一个用法。另外,“三十辐共一毂”(十一章)、“而王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一曰慈”(六十七章)三处的“一”作数目字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再来看看其他五处的用法。

“载营魄抱一”(十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把精神和肉体合而为一,不要神不守舍,所以紧接着问“能无离乎”,“一”与“离”相对,意思非常明确。

“故混而为一”(十四章):这是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三种特性混合于一体,成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虽然指的是“道”,但“一”并不是“道”的名字,正如我们讲“一个东西”,它可以指某一个具体的东西,但它并不是这一具体东西的名字。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在这一章中,老子先摆出“曲则全,枉则直……”这些普遍原则,紧接着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意思是讲圣人能够成为天下的楷模,原因就在于他能够与以上原则保持一致。接着就具体讲圣人是如何运用这一原则的,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如果把“一”解释为“道”,反而割断了全章的联系,“是以”也没有了着落。

“道生一,一生二”(四十二章):这个“一”指什么,众说纷纭,或说指“道”,或说指“元气”,或说指“天”,众家各持一说,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正好说明了各家都是出自臆测,并无足以驳倒对方的证据。特别是把“一”解释为“道”以后.这句话就成了“道生道”,显然不合逻辑,因此把“一”解释为“某一种事物(笔者把它解释为元气)”更为合理。

至于本章的“一”,如果解释为“道”,根据上下文,确实很通顺,而各家之所以如此解释,也的确仅仅是根据上下文而已,在全书中找不到扎实的根据。因为《老子》曾说过那个先天地而生的事物叫作“道”,也叫作“大”,而从没有讲过它还叫作“一”,对“一”也从没有做过任何解释。总之,笔者认为把“一”解释为“道”是缺乏说服力的,且与“道生一”的“一”相互矛盾。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一”为后人所误抄。因为韩非在引用这段话时,没有“一”字。他说:“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韩非子·解老》)很可能“得一”原作“得之”,“一”为“之”之误。本章下文即作“其致之”,而不作“其致一”。

如果按照一般看法,势必会把“一”解释得支离破碎。高亨说:“《老子》书中之‘一’,厥义有三:一曰,‘一’者身也,说见十章。二曰,‘一’者太极也,说见四十二章。三曰,‘一’者道也。”(《老子正诂》)再加上用如数字的“一”,就“厥义有四”了。全书用“一”的地方实际只有八处,就被解释为四种意思,可见这是一种随文生义、曲为求通的做法。

根据以上意见,笔者不认为“一”的意思是“道”,而把全书的“一”都解释为数目字或它的引申义。

关于“得一”,《晋书·裴楷列传》记载了一件有趣的用“得一”化解尴尬局面的故事:

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裴)楷正容仪,和其声气,从容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武帝大悦,群臣皆称万岁。

晋武帝即位时,用拈阄的方法来预测一下自己的王朝能够存在多少代,结果竟然抓出个“一”字。这就是说,晋朝只能存在一代人。面对如此隆重的场面,这是何等令人不悦而尴尬的事啊!而裴楷不慌不忙地拈出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的名言,化解了尴尬局面,使君臣皆大欢喜。

②霝(líng):通“靈”。简化为“灵”。

③浴:假借为“谷”。河谷。

④正:首领。王念孙《读书杂志》:“《尔雅》曰:‘正,长也。’《广雅》曰:‘正,君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可以为天下正。’高注:‘正,主也。’‘为天下正’,犹《洪范》言‘为天下主’耳。……王弼本‘正’作‘贞’,借字耳。”

⑤贞:通“正”。首领。

【译文】

甲本、乙本:

从前所有能够同大道保持一致的事物:天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清明;地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安宁;神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有灵;河谷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充盈;侯王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做天下人的首领。

王本:

从前所有能够同大道保持一致的事物:天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清明;地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安宁;神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有灵;河谷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充盈;万物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滋生;侯王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做天下人的首领。

甲本 其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将恐[裂];胃地毋[已宁],将恐[发];胃神毋已霝,[将]恐歇;胃浴毋已盈,将恐渴;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乙本 其至也,胃天毋已清,将恐莲;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渴;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

王本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注释】

①其致之也:如果各种事物放弃了大道。致,送出去,引申为放弃。《说文》:“致,送诣也。”“致”是一个具有正反两义的字,既有献出、送出的意思,如“致敬”一词;也有招引、取得的意思,如“招致”一词。之,代指道。高明《帛书老子校注》把本句订正为:“其致(诫)之也。”认为“致”应为“诫”字,但既没有说明理由,也未对“诫”做出解释。

②胃天毋已清:可以说天就没有办法保持自己的清明。胃,通“谓”。说。毋已,即“无以”。没有凭借,没有办法。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的理解与此相反:“帛书《甲》《乙》本则作‘天毋已清’,‘地毋已宁’,‘神毋已灵’,‘谷毋已盈’,‘侯王毋已贵以高’,今本将‘毋已’二字改作‘无以’,尤其是将其中一个关键字‘已’改作‘以’,则原意全失。……‘毋已’即无休止,无节制之义。如帛书《甲》《乙》本云‘天毋已清将恐裂’,正如河上公注:‘言天当有阴阳施张,昼夜更用,不可但欲清明无已时,将恐分裂不为天。’”这种解释较为牵强,如果依此解释,那么“神毋已灵,将恐歇”的意思就是,神如果一直有灵气,那么神就会消失。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③发:通“废”。废弃,废掉。

④歇:停歇,绝灭。

⑤渴:通“竭”。枯竭,干涸。

⑥贵以高:即贵高、高贵。以,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⑦蹶(jué):跌倒。引申为失败、亡国。本段所缺字,据王本补。

⑧至:通“致”。尹振环《帛书老子再疏义》认为,“至”通“窒”。窒息,消失。笔者认为,依据甲本与王本,应通“致”。

⑨莲:据王本,应为“裂”。一说“莲”假借为“裂”。

⑩渴:通“竭”。

⑪欮:通“蹶”。跌倒。

【译文】

甲本、乙本:

如果万物放弃了大道,天无法清明,可以说怕要破裂了;地无法安宁,可以说怕要废掉了;神无法有灵,可以说怕要绝灭了;河谷无法充盈,可以说怕要枯竭了;侯王无法保持高贵的地位,可以说怕要亡国了。

王本:

如果万物放弃了大道,天无法清明,恐怕要破裂;地无法安宁,恐怕要废掉;神无法有灵,恐怕要绝灭;河谷无法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无法滋生,恐怕要灭绝;侯王无法保持高贵的地位,恐怕要亡国。

甲本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𥞤,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乙本 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𥞤,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至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王本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注释】

①故必贵,而以贱为本:所以要想保持高贵的地位,就要以低贱者为基础。没有低贱的百姓,就不会有高贵的君主、贵族。这是在讲贵与贱的辩证关系。

②自胃:自称。胃,通“谓”。说。这里是称呼的意思。孤、寡、不𥞤(gǔ):都是君主、王侯的谦称。孤,是君主谦称自己无德,从而成为孤独无助之人。寡,又称“寡人”,是“寡德之人”的简称,即缺少美德之人。不𥞤,即不穀,不善。𥞤,同“穀”,即稻谷的“谷”。穀可以养人,因此在先秦,“穀”有善、好的意思。先秦诸侯王多自称“不穀”。

③此其贱之本与,非也:这大概就体现了要以低贱的民众为基础,难道不是这样吗?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多写作“欤”。

④故致数与无与:因此要想得到很多的美誉反而会得不到任何美誉。致,招致,获取。数,多。与,通“誉”。荣誉。

⑤故不欲禄禄若玉:因此一个人不要把自己视为一块美好的玉石。禄禄,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玉的美好。本句是要求人们为人要低调。

⑥硌硌(luò):丑陋、卑贱的样子。老子告诫我们:一个人不要把自己定位于一块美好的玉石,要把自己定位于一块丑陋的顽石。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块美玉,他对生活待遇的要求就高,而且不屑于从小事做起,甚至会目中无人,结果反而害了他一生。唐末著名诗人罗隐就是其中一例:“黄寇事平,朝贤议欲召之。韦贻范沮之曰:‘某曾与之同舟而载,虽未相识,舟人告云:“此有朝官。”罗曰:“是何朝官!我脚夹笔,可以敌得数辈。”必若登科通籍,吾徒为粃糠也。’由是不果召。”(《北梦琐言》卷六)黄巢军被平息后,朝廷原打算召罗隐进京为官,结果曾任唐朝宰相的韦贻范给大臣们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我与罗隐同舟,彼此并不认识,但船工告诉他船上有朝廷大臣,罗隐轻蔑地说:‘什么朝廷大臣!我用脚指头夹着笔写文章,抵得过他们许多人!’”自视太高、目中无人的结果使罗隐失去了一次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反之,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定位低一点,那么他对生活待遇的要求就不会太高,这不仅有利于自我心理平衡,而且也能够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这样就会成就他的一生。

⑦舆:通“誉”。美誉。

⑧邪(yé):语气词。通“耶”。

⑨琭琭(lù):与甲、乙本的“禄禄”同义。美好的样子。

⑩珞珞(luò):同甲、乙本的“硌硌”。丑陋的样子。

【译文】

甲本、乙本:

因此一定想要保持高贵的地位,就要以低贱者为根本;一定想要保持自己的高位,就要以自己的属下为基础。所以那些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这不正是以低贱为根本的表现吗?难道不是这样吗?想要获取过多的美誉反而会失去美誉,因此不要把自己看作高贵的美玉,而应定位为一块丑陋的石头。

王本:

因此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下为基础。所以那些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这不正是以低贱为根本的表现吗?难道不是这样吗?想要获取过多的美誉反而会失去美誉,因此不要把自己看作高贵的美玉,而应定位为一块丑陋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