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除夕
虽然李漱和姜离薇对辩机关于“三”的解读不太信,俩人很默契地没有就此事询问过辩机,未再讨论。李恪也会时不时和几人见面,说些无关痛痒的话。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无论是长安、沔州还是随州,都十分平静,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辩机的心一日比一日紧张,除夕就要到了,意味着李恪要动手了。
长孙无忌对这一切有没有防备?这个问题他并不清楚。
随着除夕的临近,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开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在为这个仅次于上元节的日子做准备。
大唐东市和西市熙熙攘攘,商贩们叫卖着各种年货,孩子们兴奋地挑选着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盛唐的气象令人沉醉。
一处城门武侯铺中,两名歇息的金吾卫正在交谈。
“最近好多外地的人来长安城要观礼,得一直巡查,忙死咱们兄弟伙了。”
“废话,新君改元,为皇后加冕,你我自小长在长安城中的人都这么期待,更别说外地那些蛮夷之人。”
“听说没,那个叫王孝杰的愣头青,才来半年多就提为副队正了。”一名瘦削的金吾卫羡慕说道。
另一名高个子金吾卫摇了摇头:“他哪里是愣头青,简直不是人,力大无穷,偏偏跟随曹老丈习的一身好长枪,谁都打不过他,前途无量啊。”
“什么前途,我打听过了。王孝杰无根无萍,也就跟那位去了外地的唐太史丞有点关系。”
“太史局这种清闲地方,能有什么本事。”
“也是,哈哈哈哈。”俩人对视而笑,想到王孝杰即使十分出色,却因为没有背景,注定要埋没在看不到头的南衙军中,便觉得十分舒爽。
他们并不清楚辩机在李治心目中的分量,也不清楚辩机和王孝杰的关系,更不知道辩机去了安州。
多数人所听闻的都是市井坊间所流传的加工过的消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也无人在意真相,只要满足愉悦感就可以了。
两仪殿里,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李治端坐上首,长孙无忌在其左,褚遂良在其右。
下面坐着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卢承庆和崔敦礼等一干人等。
可以说,大唐的权力中枢尽汇聚在此地。
后天即将步入庚戌年,正月初一唐廷就会改元昌和,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标志。李治不由得不心神荡漾,他暗暗握紧了拳头,迫不及待想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长孙无忌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关于后天有多么重要,我无需多说。诸位管好自己的人和事,尽好自己的责,出了差池,提头来见陛下。”
在下面坐着的几人齐齐点头,纷纷开口表现出万无一失的决心。
“每个人都说说手头的事和即将要做的事,尤其是兵部两位。”褚遂良淡淡说道。
兵部的卢承庆和崔敦礼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互相看了看。他们不明白兵部有什么可说的。
各地都很太平,边疆也没有什么战事发生。
本来他们很担心李泰起兵后,边疆尤其是突厥会蠢蠢欲动,但事实证明一切只是虚惊一场。
关于随州以及安州的安排是最高机密。只有李治和褚遂良以及长孙无忌、李季等人。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政事堂的这些人有所猜测,但既然李治他们选择不说,其他人也只能装哑巴。
观察到卢承庆和崔敦礼的表情不太自然,李治扣动着手指,“没话讲?”
“说说各地兵力配置和分布,大家都听听,崔尚书你先开始。”他又说道。
崔敦礼终于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硬着头皮上前低眉顺眼,开始一五一十说了起来。
接着是卢承庆补充。
等卢承庆说完,李治点点头:“于志宁继续。”
……
所有人说完后,李治陷入了沉思。
长孙无忌悄悄和褚遂良对了眼神,没有打扰李治。当着其他人的面,要给予天子必要的尊重。
片刻后,李治挥了挥手:“都出去吧,舅舅和褚公留下。”
这个瞬间,长孙无忌忽然觉得李治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缺乏主见,随意任他摆布的稚奴了。
这才是帝王该有的样子,长孙无忌很欣慰,并没有感到不高兴。
这样的李治还不足以撼动他在唐廷的地位。
几人退出大殿后,李治才开口:“为何我总觉得三郎年关前后有所动作?”
“他不敢。”长孙无忌立刻反驳,“据潜入安州的人秘密禀报,李恪十分老实,未调动军队,未见什么重要人物。”
“来往安州的人物和信件,我们暗中进行了调查,都很正常,想必李恪是十分老实的。”褚遂良也笑着补充。
这种情况下,李恪能有什么办法动手?一南一北死死盯着,即使李恪用什么想不到的方法突然造反,也是自寻死路。
“这么说。”李治稍微安了点心,也有些惋惜,“是我多虑了。三郎没有反心。”
“该如何是好呢?”李治自言自语。
看到李治这副模样,长孙无忌暗道不好,他认为李治要旧事重提,想饶过李恪,于是赶紧出声:“不可不防,若他没反心。”
“请宣旨邀其进京观礼上元节,命高阳和辩机、狄仁杰在安州再仔细查查,方能确保他没有反心。”
话虽这么说,长孙无忌实际是打算若李恪进京,会立刻宣布调整其封地,找个土地贫瘠,人户稀少的州打发了事。
倘若李恪能接受,倒也能留他一命。不接受,那就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了。
如果李恪不进京,那就加大火力逼反。
怎么看,横竖李恪都是死。
李治听完长孙无忌的建议,眼珠转动着,还是有那么点不满意,思索间,褚遂良也表态:“臣认为长孙公之言甚佳。”
轻飘飘的声音在殿里回荡,李治动了动嘴,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字。
“好。”
……
安州,贞观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也就是已酉年最后一天。
晨曦微露,李恪忽然来到辩机几人居住的院子,面色沉重而又清冷,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宣布。
“三郎可是要开夜宴,早早过来通知?”李漱有些期待。
这是一项必要的传统。
辩机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他看出来李恪有些异常。
“是,也不是,有两场夜宴。”李恪笑的十分灿烂,“你们三随我进京,请你们参加上元节夜宴。”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去随州拜访李英公,在他那参加除夕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