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向鄜州 虢州
现在,辩机面临一个问题。
如何去查那些被李恪所拉拢的人而又不打草惊蛇。
可想来想去,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太过于明目张胆也不行,会引起激烈的反对。
不过,永嘉公主吐露了荆王李元景和蜀王李愔的下落,这下坐实了这两人。只是采取什么措施,还需要禀奏李治,由其定夺,涉及两王爷,干系重大。
在辩机和李漱赶往太极宫汇报的时候。蓝田,恢复通行不久的蓝关有几匹马缓缓走了下来。
坐在马上的人看起来十分疲惫,有一人却很兴奋。
正是阔别长安已久的狄仁杰和姜离薇。
“长安,我们终于回来了。”姜离薇感慨道。
狄仁杰倒表情如常,他在太原长大,此前也就那次从安州离开后随着李继的手下刘宇风进京禀告查案情况。
“这几日消息闭塞,不知长安又发生了什么。”狄仁杰若有所感。
“发生了什么也是好事!”姜离薇很是期待,“我们找个客栈歇息片刻,吃口热茶和点心就进城里找他们,赶天黑前能到。”
“哦,回城后你先回崔家还是去找辩机呢?”狄仁杰难得开一次玩笑,“咱这路途还是听说了辩机都住到李漱的公主府里了。”
“仁杰!你学坏了!”
“哈哈哈哈哈。”
“当然是找找他了。”姜离薇在内心悄悄说道,眉毛微微翘了起来。
两仪殿里,辩机和李漱在殿旁的中书内省公放耐心等待着召见。
据轮值的中书舍人韩瑗说,皇帝正在殿里接待远道而来准备述职的狄知逊,据说他足足在此等了两天,才轮到李治召见。
“狄知逊?”
辩机心头一惊,那是狄仁杰的父亲啊,有父有其子,待会要看看狄知逊是何等人物。
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李漱都有点不耐烦了,开始翻看中书内省的公文册子等。
“公主且慢。”韩瑗吓得大惊道:“这些物事乃机密,不可擅自翻动。”
“哼。”李漱翻了个白眼眼,道:“我还不稀罕看呢。”
她放下了那些文书,回头坐到辩机身边。
“辩机,你说还要等——”
李漱刚出口抱怨,另一名中书省的官员走了进来,看着辩机道:“唐少卿,陛下有请。”
“好,我这就进去。”辩机急忙起身,就往两仪殿走去,快要步入殿里的时候,遇到了一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有些拘谨而又阔步而出。
想必这就是狄仁杰的父亲狄知逊了,辩机急忙问好。
“狄长史安康。”
“噢,你是……?”狄知逊没反应过来,盯着辩机看了几眼,猛然想起此人应该就是他到了长安城那日,所看见的被一堆人簇拥的少年郎——唐辩机。
“唐少卿,久闻大名。”狄知逊赶紧行礼。
辩机笑道:“狄长史说笑了,我与仁杰乃至交好友,等我忙完,还请府上一叙。”
“好说,好说。”
对于这样一位皇帝眼前的大红人,搅动天下风云的人物,狄知逊自然不会拒绝这诚挚的邀请。
辩机拱了拱手,便和李漱进了两仪殿。
殿里,李治正垂手站着。
“陛下~”
“九郎~”
“嗯,你们来了,说吧。”李治很干脆。
“永嘉公主供述李恪同党有荆王和蜀王,请陛下……”
辩机沉吟着,不知该怎么说比较贴切。
好在,李治明白了辩机的意思,淡淡道:“朕明白了。”
“来人,宣褚公、程公、崔公来此。”
涉及到如何应对两名王爷,很可能要动兵,李治必须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不多时,褚遂良和程知节、崔敦礼先后赶到了两仪殿。
“人都到齐了。”李治道:“永嘉供述荆王和蜀王为三郎同谋,都说说怎么办?”
“禀陛下。”褚遂良率先开口:“我们曾在政事堂讨论过这两人参与谋逆的可能性,当时就施行了一些计策,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在永嘉公主那晚喊出李恪就是上元节惨案的罪魁祸首后,李治曾紧急在政事堂召集议事,当时众臣皆认为李愔必是同党,而李元景也是很有可能的。
主要原因是自上元节惨案过后,李元景消失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直到宵禁取消后,才秘密回到了鄜州,加之平时也和李恪交好,不得不引人怀疑。
自那日后,李治就下令密切监视鄜州和虢州情况,特别是李元景和李愔的一举一动。
在监视的同时,李治也令兵部在临近的兵家要道加强驻守,密令相邻各州做好准备,只待一声令下,就形成合围之势进军。
只是连日来,鄜州和虢州风平浪静,李元景一如既往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李愔则依然在虢州为非作歹,无法无天。
自李世民去世后,李愔没了束缚,行事恢复了本性,李治也曾下诏训斥,但无济于事。
褚遂良对这些情况心知肚明,他每天都在看这些关于鄜州和虢州的密报,将其汇总呈送李治。他现在这样回答的意思就是李元景和李愔很老实,兴许是嗅到了不对劲,没有任何兴兵作乱的征兆。
“那褚公意思是——”李治侧看向褚遂良:“按兵不动,继续等着?”
褚遂良一慌,连忙解释道:“臣无此意,臣只是觉得现在无论是出兵还是下诏除爵,直接派人将其从封地押回长安受审都可以。”
“原来是这样。”李治点点头,看向崔敦礼:“兵部有何想法?”
崔敦礼顿感压力巨大,他本是依附在长孙无忌才一路做到了兵部尚书之职,长孙无忌已倒,他的位置真是岌岌可危,稍有差池说不定就会被李治免去。
“臣,觉得.......”
“臣天资愚钝,些许拙见恐误国事。陛下说怎么做,兵部一定执行到位。”
他想了想,还是觉得表达忠心更合适,连宰相都不是,真没资格在这种场合高谈阔论。
李治眼皮都没抬动一下,似有些叹气,道:“程公有何想法?”
程知节资历深厚,是当朝武将执牛耳者,他没怎么客气,直直说道:“像对待安州那样便是,越快越好。”
在永嘉指认李恪,李治召众人议事应对商量对策后,其中有一条就是令江夏王李道宗逆涢水而上迅速拿下安州,随州那边同步封锁涢水,两边处夹击安州。
李道宗的行动比预想中的要顺利的多,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安州,甚至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只是吴王府里,李恪的十余名家眷都消失不见,无人知晓去了哪里。
种种迹象表明,李恪早做好了准备,留了座空城给李道宗,与家眷消失不见的还有数百名吴王府精兵。
最令人称奇的是,几百人竟能消失,不知是离开了安州还是仍在原地躲藏。李道宗遍搜安州,都没发现一点踪迹,就和当初李泰在均州消失了一模一样。
可李泰只是俩人不见,安州这边可是数百人。
程知节的意思很明显,出兵迅速拿下鄜州和虢州。鄜州在长安西北侧,相距不远,虢州在长安东边,相距稍远,两州是长安东出西进的战略要地。
褚遂良张了张嘴,道:“若这两州和安州一样呢?”
“一样?”李治眉毛一挑,“近日呈上来的奏折都明明白白写着,荆王和蜀王一如既往,他俩一天之内能在大军压境前带着家眷消失?”
“陛下圣明,臣疏忽,臣认为应速速捉拿此二人,废吴王之羽翼。”
听到李治这么说,褚遂良只想给自己一嘴巴,最近思绪实在是太乱了,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都忽略了。自长孙无忌去世,心里就像失了神,处理政事深感精力不济。
李治又看向李漱,道:“十七娘,你有什么看法?”
李漱笑了一声,轻松说道:“我认为以三郎之谋虑,不会任由荆王和蜀王被我们捉拿。”
辩机不等李治点他,接着李漱的话茬说道:“我倾向于荆王和蜀王在故意麻痹我们,他们不可能还未发现我们此前采取的应对之策。”
“当吴王得知永嘉公主被我抓了的时候,肯定就知会了荆王和蜀王该如何做。”
“但——”他话锋一转,鄜州和虢州还是得拿下,无论吴王他们在搞什么鬼,这两处地方必须在我们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