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经费紧张
尽管没有发现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但却收获了一只魏延,算是李简的意外之喜。
不过,财政问题不解决终究是个事,影响以后的长远未来。
李简想了想,认为不该在节流方面继续费神。
因为当前的这些支出确实都无可指摘,唯一占比最高、开销最大的军费,又着实减不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的新野,其实迎来了一段难得的机遇期。
一方面,自从刘备军入驻新野后,整体局势渐渐趋于稳定,原本为躲避战乱而逃往山中的百姓也陆续回来了,倒有几分百废俱兴的景象。
另一方面,掌管新野的刘备军,中高层都经历过徐州大败的淬炼,四处流亡后才辗转返回,在立场上皆得到了充分考验,十分值得信任。
就连日后的二五仔,传奇耐箭王麋芳,如今也是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根本挑不出毛病来。
是以,刘备军现在的体系运转极为良好,内耗几乎不存在,更不用说什么贪污渎职之类的虫豸行为,完全绝迹。
这个情况当然不会长期持续下去,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
但短期内,李简希望能尽量利用这一现状,打好新野以后的基础。
基于以上考虑,新野除军费外的这些个开支,不仅不能减少,相反得加大力度投入。
那么,钱从何来?
李简思来想去,最终只能捡起他之前的那个计划,去襄阳一趟。
做好决定,李简并未立刻动身,而是花了点时间写了几份报告,并打印出来带着,这才动身前往。
襄阳距离新野仅有六十多公里,大约一个时辰后,李简就抵达了目的地。
不过他没有直接去找刘表,而是路线一拐,去往了荆州主簿蒯良的府上。
蒯良,是襄阳本地人,南郡望族蒯氏的代表人物。
换句话说,是荆州内部的真正话事人之一。
李简这次是来讨口子的,与其找刘表这位表面魁首,倒不如直接跟蒯良达成交易,反倒还能掩人耳目一些。
闻听李简拜访,蒯良对这位刘备军师的到来感到有些诧异,但他向来以名士自居,自然不会像蔡瑁那般失礼,很快就过来会面了。
见到蒯良本人,李简也没有绕圈子的意思,直接开始哭穷:“蒯主簿,新野那边快活不下去了,我是来要拨款的!”
蒯良眉头微皱,随后开口问道:“不知贵军需要多少?”
关于新野的情况,蒯良大概了解一些,知道那里曾被中原的战火霍霍过,眼下确实有些钱粮缺口。
鉴于荆州方现在打算用刘备军来当看门狗,那么该给的骨头还是要给的,这很合理。
蒯良暗忖,荆州这些年有不少财政盈余,倘若李简索要的数字不大,他可以做主给对方援助一波。
然后,就看见对面的李简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不多不多,一百五十亿。”
“夺少???”
李简:“一百五十亿。”
蒯良强行忍住自己想要骂人的冲突:“贵军是在开玩笑?”
这是拿刘表当冤大头宰吗?
百亿补贴荆多多?
要知道,在桓灵二帝在位时,大汉还维持着统一,当时整个国家全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一千多亿。
荆州虽然富饶,那也架不住李简一开口就要全国收入的六分之一。
李简不慌不忙,从袖口掏出一份预算报告,递给了蒯良。
“蒯主簿请看,这是我方的扩军计划,以五年后的曹操百万大军为假想敌,必须建立至少五个集团军才能应对,照此估算,一百五十亿只是一个保守数字。”
蒯良根本就没有打开看的意思,直接把报告丢在了桌上。
“我直说吧,别说一百五十亿,就是五十亿也不可能。”
对于蒯良这样的荆州本土士族,他们没有征伐天下的野心,也没有对抗曹操的决心,之所以愿意收留刘备,只是额外准备一手军事保险,避免被人一波推平,丧失谈判资格。
换句话说,刘备军的作用,就是帮蒯良这些人打出统战价值,日后归顺朝廷时,能够谋个好点的待遇。
因此,荆州不需要维持一支强大的兵力,李简的方案从根上就是错的。
那么,李简是否清楚这一点呢?
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李简确实想要组建一支能够正面对抗曹操的强军,但一百五十亿这个数字,完全是用来吓唬人的。因为荆州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一百五十亿军费,就是拆屋顶的方案。
如此才能退而求其次,讨论对方本来不会同意的开天窗方案。
李简从另一个袖口掏出一份新的报告。
“蒯主簿,若是确实有困难,我这里还有一份新的规划,总经费数额在十五亿左右。”
“十五亿...”蒯良略微沉吟了一下。
要是在原来,他当然会觉得十五亿有点多,但是在刚刚一百五十亿的刺激下,居然觉得十五亿好像也不过如此了。
拿起这份报告,蒯良大致翻看了几眼。
里头倒是没提什么离谱的东西,就是说要建立一个装甲师,组成部分包括一个坦克团,一个步兵团,一个后勤支援营,一个炮兵营,一个通讯营,一个重型工兵营,还有一支龙驹特战队。
李简的帐算的很明白,整个装甲师士兵们的工资津贴,武器换装、训练弹药、营房修建,总共加起来确实需要最少十五亿左右的样子。
然而,蒯良还是觉得不妥:“这份材料,荆州委员会那边肯定是通过不了的。”
再怎么吹的天花乱坠,委员会一看到十五亿这个数额,就会第一时间否决掉。
除非有人愿意为刘备军站台。
蒯良摇摇头,谁会给他们站台呢?
刘表?
他说不定真想支援刘备,但刘表就是个荆州牧,他有个屁的话语权。
蔡瑁?
更不可能,就双方现在的紧张关系,蔡瑁巴不得刘备死。
其他庞氏黄氏等人?
也不行,这帮人终究做不得主。
那还能有谁呢?
蒯良忽然发现,李简正目光炯炯的望着自己。
“我?”蒯良一惊。
正要打算拒绝时,就见对面的李简抢先开口。
“蒯公!在下有个建议,请蒯氏先提议出资,蒯氏交钱了,其他人就会跟着交。得钱之后,蒯氏的钱如数奉还,荆州的钱三七分成!”
蒯良:“……”
蒯良:“你们只要七成?”
“七成是您的!”
李简的姿态很低:“我们能得三成,还得看蒯公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