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九】
魏文帝曹丕恢复孔子祭祀诏书
背景
曹丕作为魏国的开国皇帝,深知儒家思想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登上帝位的第二年他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尊崇儒家思想,包括修缮孔子庙、祭祀孔子等。同时通过尊崇孔子及其学说,来加强中央集权,树立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为曹魏王朝的正统思想,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原文
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修,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鷪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注解
诏书曰:“昔日孔子,秉大圣之才,怀帝王之胸襟,值周室衰微之际,虽无受命为君之运,却于鲁、卫之邦,洙水、泗水之畔,矢志教化。其情凄凄,其志遑遑,欲屈己以存大道,贬身以求世救。然当时王公终未能尽其才,孔子遂退而深研五代之礼,修素王之道,依据鲁国史籍编纂《春秋》,协同太师厘正《雅》《颂》,使得千秋万代之后,无不尊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筹谋。嗟乎!此乃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也。
今遭逢天下大乱,百祀礼制多有毁坏,孔子旧居之庙,毁弃而未得修葺,其后嗣褒成侯一脉,亦断绝而无继。阙里之地,不闻讲诵之声,四时祭祀,亦无蒸尝之位。此岂是崇尚礼仪、报答功德,盛德之人百世必祀之道哉!
故朕议定,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赐邑百户,专司孔子之祀。并令鲁郡修复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之,又于其外广建屋宇,以供学者居住研习。如此,方显我朝崇儒重道,追慕先贤之至意。”
这段诏书除了曹丕的政治目的之外,也能看到为什么孔子是中国五千来公认的圣人。他生于周室衰微之际未得施展,但在致力于存道救世,教化百姓。在不被当时的统治者重用的时候,他潜心研究古代礼制,编纂《春秋》,整理遗留下来的典籍,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曾仕强教授曾说再过一万年,也不会出现比孔子伟大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思想是真正的为万世开太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