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谱曲奏之
竹石是中国清朝扬州八怪郑板桥的一首著名诗作,全称《竹石》,也被称为《题画竹石》。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画竹子和石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咬定青山不放松:这里的“咬定”形容竹子的根紧紧地抓住山岩,不放松,比喻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
立根原在破岩中:说明竹子的根扎在坚硬的岩石之中,展示了竹子顽强生长的能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竹子即使遭受千次磨砺、万次打击,依然保持坚韧,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定,不畏艰难。
任尔东西南北风:意味着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竹子都能屹立不倒,象征着人的坚定立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高昌林有些傻眼,看着这首诗一股泰山压顶般的感觉扑面袭来,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讲真,这首诗不但寓意极好,而且后两句颇有反击的意思。
联想到刚才高昌林以及他的支持者咄咄相逼的场景。
王安平直接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诗直接碾压过去,孰高孰低高下立盼。
大学士解缙直接拍案叫绝:“好,好诗,好漂亮的书法。”
杨士奇则是捧起在手心,激动的胡子都撅起来了:“妙哉!太子殿下快来一观。”
朱高炽原本是看热闹,说实话,他根本不看好王安平。
要知道高昌林可是饱读诗书的翰林院侍读,尤其擅长吟诗作赋。
王安平则没听说过有此才学。
不过王安平这首诗作一出,朱高炽直接惊呆了。
这小子,不但话本写的好,文章写的妙,而且诗作还这般出彩。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来外界传闻多有误不足采信啊!
这般出众的青年才俊配宝庆小姑姑正可谓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地造一双。
也怪不得宝庆小姑姑对这小子那么痴迷。
......
高昌林、王安平两人的诗作摆在案头,这让所有人犯了难。
一边是皇上钦点的皇孙老师,前途不可限量之人;
另一边是皇上钦点的校阅魁首,而且是勋贵出身。
其实凭良心说王安平这首更出众一些,但是别忘了今晚可是文人清流的大聚会。
而王安平这个勋贵二世祖的身份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再说了,王安平早就名声在外,可以说是声名狼藉,在众人的心中根本就没什么好印象。
如果不是他写的这首诗还可以,恐怕大多数人早就光明正大的站队高昌林了。
这种两难之境,谁也不愿意出头得罪人,一时之间陷入僵持。
朱高炽虽然心系王安平,但是他可不能轻易吐口。
要知道笼络文人清流这么久,要是因为站队王安平搞的清流离心那就得不偿失了。
老二正背地里虎视眈眈的盯着他呢,恐怕这边得罪清流,那边老二就能把人收入麾下。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小太监悄悄走过来对朱高炽耳语一番。
再看朱高炽满面堆笑,“诸位,本太子看高侍读和王安平两人才华横溢,诗作难分伯仲。
若要想真正分出高下,不妨本太子再出一题考校一番如何?”
高昌林长出一口气,说实话他也承认不及王安平,但是作为清流代表这个时候无论于公于私都由不得他认输。
不过幸好太子殿下还是站在文人清流一边的要不然也不会和稀泥了。
解缙其实很想站队王安平,但是还没等他开口就被杨士奇暗中阻止了。
“大绅兄以我们的身份地位,没必要卷进这样的事情里,你没看那些清流都是支持高侍读的吗?”
“可惜了王安平这首好诗了。”
“空嘴两张皮,好与不好还不是人说的?你认为王安平好,可是他们吹捧高昌林。
这已经不是诗的事情了,这是关系到清流能否在今晚拿下太子殿下彩头的大事。”
高昌林为首的一众清流文官纷纷附言:“一切全凭太子殿下做主。”
朱高炽下意识的朝着竹帘看了一眼,“好,读圣贤之书,习君子六艺,想必诸位对“乐”不陌生。”
刚说到这里,刚才那名小太监又急匆匆的跑了过来,递给朱高炽一页纸。
朱高炽看了一眼,随即说道:“给这几行字谱曲且奏之,能引得喝彩众为胜,诸位以为如何?”
“君子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起源于周朝,具体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这些技能不仅是当时贵族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儒家文化中对君子的要求。
礼:礼是古代的一种制度规程,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如婚嫁、丧娶、入学、酬宾、拜师等都有相应的礼节。
乐:乐是礼的延伸,包括六套乐舞,如《云门大卷》、《咸池》、《大韶》等,用于祭祀活动中,以表达虔诚之心。当然也泛指音乐。
射:射指的是射箭的技能,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五种射箭方式,不仅是军事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御:御是指驾驶马车或战车的技能,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等五种技能,类似于现代的驾驶考核。
书:书指的是认字写字的能力,古代的六书可能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和识字的方法。
数:数即数学,包括计算和算术,也指理数和气数,即阴阳五行生克的自然规律,可以诠释为自然科学和理性思维。
孔子提倡“君子不器”,强调君子应具备多种才能和技艺,这与现代教育中提倡的全面发展不谋而合。
通过修习六艺,可以开启心智、练达人生,最终塑造理想的人格。
而六艺中的乐,被孔孟门徒普遍认为是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不二法门,乃雅士之所为。
高昌林心中暗喜,别人不知他可是太知道自己的能力了。
说实话,他对于音律尤其擅长。
昨日里,有同僚请他去秦淮河画舫听曲,结果那乐姬弹奏错一个小小音符,他立刻就能指出来。
所以,谱曲奏之对他而言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