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
星期二上午十一时许,忙碌将近一个上午的璩东才终于闲暇了下来,于是坐在办公桌前,在电脑中查看微信。一条作者信息映入了眼帘:“璩主任,你好啊!有一件事咨询一下。我有个亲戚要自费出版一本文集,约15万字,其中小说18篇,散文25篇,诗350首。已找了丹霞出版社,对方报价2.2万元。你看靠谱吗?”
璩东才知道有这家部委所属的出版社,于是回复道:“该社是正规出版社,请注意核实一下联系人身份,以免上当。至于报价,是很便宜的,可以接受。在我们开物社,目前出书是10万元起价,这本书在我社出,至少要10万元。但这样低的报价,出版社通常不会对文字认真把关,书稿中的问题,编辑未必能发现,因此,请作者在交稿前,多看几遍书稿,尽量消除差错,毕竟电脑输入,打错字、选错字是很常见的,切勿指望编辑。”
微信发出不久,作者就回复道:“谢谢!我已转发亲戚。”后面跟了一个欢快的“OK”表情包。
近年来,自费出版现象日趋增多,璩东才受到的询问也越来越多,原因很简单,他从事编辑工作,熟悉出版行情,经他这个业内人士确认,询问者及其背后的作者心里踏实。
自费出书,顾名思义就是由作者承担出版费用,由出版社负责编辑出版。
之所以自费出版,是因为出版社不看好该书的价值,认定该书没有市场,读者稀少,甚至只能供作者自读或赠送亲友雅正。
虽然有些专著也须由作者单位提供出版经费而出版,称为“补贴出书”,提供的出版经费也称为“补贴”,但其与自费出版却有着本质的不同。需要补贴的原因是经济问题而非水准问题。这类专著往往读者面窄,一般只能销售几百册,出版社不能靠卖书维持生存,只能要求作者方提供补贴,保证出版社得到合理的利润,维持正常的运作。“补贴”一词也很贴切:从经济上给与帮助,称得上是妙手偶得了。
这些专著尽管读者面窄,内容却大多过硬,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一座座里程碑,是知识的淬炼,传世的精品,国家级图书奖图书的主要来源,虽不畅销却是常销,拥有世世代代绵绵不断的阅读者和研究者。
这类专著多是精心组织的,也不乏出版社策划的,组织时就考虑了出版费用,或是预算有出版经费,或是纳入项目经费,以保证图书顺利出版。
这些图书对出版质量的要求也往往很高,最初是重视编校质量,追求内容准确无误,成为优秀图书;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对装帧质量也提高了要求,注重图书庄重精致,使图书文质彬彬,秀外慧中,成为书中君子。因此,这类图书经费殷实,出版社也有丰厚收益,且有机会收获各种奖项,自然乐此不疲。当然,出版社也要比出版一般图书付出更多的精力,需要选配优秀编辑出版人员,提出更高的标准,增加质保环节,如加审、加校,选择高档印刷厂等,尽力满足作者,铸就出版社品牌。
自费出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精神需求不断萌生,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出版作品的渴望,既展示自己的风采,也雁过留名,为自己留下一痕永不磨灭的印记,因为按照规定,凡有正规书号的图书,国家版本图书馆是要永久收藏的,确保其不失传。自费出版拓展了图书弘扬文化、传播知识的功能,为每一个人圆了出版梦,开通了一条蹊径。
自费出版的作者,都是首次出书的,出版有著作的,无论是科技类还是文艺类、生活类的,都不会自费出版,因为已圆的梦是就不会破灭,没有破梦重圆的问题。
对于很少有人看的自费出版图书,却要花费与其他图书同样的精力,经由同样的出版流程,一些编辑颇有微词,以为不值得;有些编辑则不以为然,认为既然是正规出版的图书,就应遵守国家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满足合格品的要求,这是我国图书出版的基本要求,与读者多寡无关。璩东才赞同后者。
下午上班,璩东才在编辑室里说起了上午作者询问之事,引发了一番议论。顺着自费出版的话茬,有的说道,如今的书,百分之七十是可有可无的,有的说,现在的书稿,写得越来越差,这样的书,不出也罢。
卿若嫣却不以为然:“知足吧。有人肯写书就不错了。你看人家00后,不结婚,不生育,不买房,不加班,整顿了职场,到了他们当作者的时候,人家连书都不写,我们没书可出,还有什么用?等着被整顿,喝西北风去吧。”
邰志远附和道:“卿姐说得是。如今好多书都在网站上发表,不仅不花钱,有的还能挣钱。网站发表,和纸质出版,有什么区别?同样有书号。万一作者哪天想开了,不找出版社花钱当冤大头,而是直接在网站发表,那我们可就惨了,没准儿就真被整顿掉了。”
卿若嫣和邰志远都是90后,编辑职称,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感受更敏锐,更富想象力。一番话,沉默了满屋子的嘈杂。
蔺颇是80后,副编审职称,脚踏现在的同时,也能回望过去,思索了一阵后,率先打破了沉默:“没那么严重吧!网络出版物,评职称是不作数的。想评职称,还得找出版社出书。”
大家猛然醒悟了过来:出版的图书还有评职称等功效呢,它是业绩白纸黑字的记录,是作者、出版单位实力的标识,是各人晋升、单位评级的强力支撑,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大家纷纷自嘲道,是啊,我们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蔺颇接着说道:“网站上的东东,都是些小说、散文、鸡汤什么的,没有科技著作。我们是科技出版社,网络出版,跟我们没几分钱的关系,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大家赞同这个判断,对前景充满了信心,气氛越发活跃了。
璩东才是上世纪80年代入社工作的,经历了出版社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单位,出版门槛从“王谢堂前”到“寻常百姓家”的转变,感受了出版工作与时俱进的酸甜苦辣,见证了出版业的发展足迹。触景生情,悠悠岁月宛如昨天,一帧帧滑过脑际。
二
开物出版社是一家科技出版社,坐落在BJ市HD区。
该社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经过多次嬗变,演变成现今的社名和出版格局。
璩东才是开物出版社的五朝元老,1987年大学毕业就入社当了编辑,经历了五次领导层的更迭。
同期入社的编辑,半数以上陆续离开了出版社,或是为了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或是谋求新的发展,如留学、考研,或升迁到其他单位,留下来的,自然也各有理由,或安于现状,或没有好的去处,璩东才的守望,则是出于对编辑工作的热爱,以及伴随辛勤耕耘而取得的造诣和职务、职称上相应的收获。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先入为主。预先的认知,塑造了第一印象,进而决定了未来的走向。比如一个女孩儿,美丽温柔,身材苗条,身高中等偏下,肌肤微黑,为她介绍男友时,如果说她长得漂亮,身材姣好,男孩儿与她相见时,满眼所见,都是秀色可餐,就会视她为一笑一颦尽态极妍的女神、梦中情人,由此倍加珍惜,小心呵护,如果女孩儿也相向而行,就很容易成为眷属;如果将她介绍为长得黑,个子小,男孩儿眼中的她,就是一个个子矮,皮肤黑,寻常的女孩儿,就会心有不甘,有一搭无一搭,多半不会再有下文。
璩东才对于编辑认知,来源于入社不久,在新编辑欢迎会上,时任总编辑李思谷对编辑价值的阐释。
当时,由于每年分配来的大学生较多,有时多达六七人,社里很重视,每年都要举行新入职编辑欢迎会。参加会议的除了新人外,还有社长、总编辑,新人所在编辑室的领导和编辑代表。
这一年新分配来的编辑共4人,都是男性。除了璩东才,还有杨武、刘江波、鲁友山。
为了活跃气氛,欢迎会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每位参会者的桌子上都放有茶水、水果、干果、糖果等,大家边吃边听边谈。
会上,社长赵明远回顾了出版社光荣的历史,介绍了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了计算机时代美好的未来。
赵社长激情四溢的讲话,听得璩东才等人十分振奋。赵社长美好的设想,有业已走进出版社的计算机的强力佐证,极具说服力,令人憧憬并深信不疑。
总编辑李思谷也发表了讲话,对四位新编辑表示了欢迎并寄予殷切的期望后,便从文化高度阐述了编辑的作用。
李总编说:“新来的几位就要当编辑了。那么,什么是编辑呢?有人说,编辑就是改改错别字。这话固然有些道理,但视野太窄。也有人说,编辑不就是别人种好了麦子,你们往下割吗?就是更小看编辑了。”
见新人听得专心,老编辑面色自豪,李总编深受感染,不觉地提高了声音:“其实,编辑工作哪里会是这样简单?如果这样的话,国家就不会给编辑系统设立正高级职称了。在座的老编辑都知道,编辑的职称分为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编审是正高级职称,和教授、研究员一样。如果只是改改错别字,甚至是割麦子,能给你设正高级职称吗?要知道,工程系列的最高职称是高级工程师,是副高级,相当于副编审。有比较才有鉴别,从职称设置上,就足以看出编辑的重要性。”
李总编接着说道:“老编辑常说,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听起来有些牢骚气,却道出了编辑工作的本质:将作者的书稿变成了供人阅读的精致图书,如同裁缝师傅将一块布料,做成美丽的婚纱,定格在婚纱照上一样。在座的老编辑都做过很多嫁衣裳,有些还获得了各种图书奖,我本人也没少做,而且做得还很过瘾。”
李总编形象而风趣的话,不时引发了阵阵笑声或微笑点头,会场气氛很是活跃。
李总编继续介绍道:“编辑虽然是近现代伴随杂志、图书出版业的兴起而诞生的职业,看似一个新的行当,但从本质属性来说,那历史就悠久了,可以说贯穿了文明史的始终。春秋时,孔子就整理了《春秋》《诗经》。啥叫整理啊,所谓的整理就是将两书从以前的样子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这不就是我们所做的编辑工作吗?《春秋》如此,《诗经》如此,其余的典籍,《尚书》也好,《周易》也罢,不也是经由了不知姓名的其他古人之手,流传到现在的吗?如果少了他们,我们能看到流传至今,能够读得懂的古籍吗?由此可见,编辑远非改改错别字那样简单,她是文明的助产士,文化的接生婆,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李总编的醍醐灌顶,引起了深深的共情,大家都信服地看着他,不断地点头,陶醉于自己的崇高使命。
李总编也为大家的共情而共情,接着说道:“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最早的‘编辑’,如此算来,我国编辑的历史就有两千五百多年了,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朝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