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两人正讨论着,编辑部主管老张路过,听到他们的谈话,停下脚步问道:“什么作品让你们这么热闹?”小李赶忙把《明朝那些事儿》的情况汇报了一遍,老张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在他的印象里,历史题材的网文受众有限,很难掀起什么大的波澜。但看着小李递过来的数据报表,以及那一篇篇热情洋溢的读者评论,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部作品。老张戴上眼镜,端起一杯茶,坐在办公桌前,不紧不慢地打开了《明朝那些事儿》。刚开始看时,他的表情还比较平静,可没过几章,他就被书中独特的叙事风格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打动,手中的茶杯不知不觉停在了嘴边,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时,小王也凑了过来,看到老张看得入神,不禁有些好奇:“张主管,这书真有那么好看?”老张没抬头,随口应道:“你呀,差点埋没了一颗好苗子,这书写得相当出彩,历史知识丰富又有趣,把明朝那些事儿讲得明明白白,读者喜欢太正常了。”
小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当时真没看出来,就觉得历史文不好搞,没太在意。”小陈在一旁打趣道:“你这眼光可得练练了,以后可别错过宝藏作者。”
编辑部也注意到了这部作品的异军突起。编辑们惊讶地发现,仅仅几周时间,《明朝那些事儿》的收藏数、点击量就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读者们热烈地讨论着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甚至自发组建了粉丝群,分享阅读心得。
编辑们赶紧重新审视这部作品,越看越觉得惊艳。池鱼用他独特的叙事手法,打破了历史与网文之间的壁垒,让历史知识以一种全新的、极具吸引力的方式走进了大众视野。他不仅讲述了明朝的政治、军事斗争,还穿插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民间习俗、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让读者全方位地领略到了明朝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部作品,编辑部开始加大资源投入。他们为池鱼安排了首页推荐、弹窗宣传等一系列推广活动,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发现这部宝藏小说。而池鱼本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爆,并没有骄傲自满,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读者的期待,越发用心地打磨每一个章节。
随着剧情深入到明朝中后期的党争、外敌入侵等复杂阶段,池鱼的写作难度也陡然增加。但他凭借着扎实的历史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硬是将一团乱麻般的历史线索梳理得清晰明了。在描写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时,他巧妙地从几个小人物的视角切入,通过他们的命运起伏折射出整个朝堂的风云变幻,让读者既能深刻理解党争的残酷本质,又不至于被繁杂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搞得晕头转向。
在抵御外敌方面,无论是戚继光抗倭,还是袁崇焕守辽东,池鱼都写得荡气回肠。他详细描绘了战场上的硝烟弥漫、生死厮杀,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让读者读来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力逐渐超出了网文圈,一些专业的历史学者也开始关注这部作品。他们惊喜地发现,虽然这是一部网文小说,但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却十分严谨,很多细节都经得起推敲。池鱼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正史、野史资料,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让历史变得鲜活有趣,这无疑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学校的历史老师将《明朝那些事儿》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读物,帮助他们培养对历史的兴趣。一时间,这本书在校园里也掀起了一阵阅读热潮,同学们课间讨论的话题从游戏、明星逐渐变成了明朝的历史故事,甚至还有学生模仿池鱼的写作风格,尝试创作自己的历史小短文。
随着连载接近尾声,读者们既期待看到明朝最后的结局,又不舍得与这部陪伴了他们许久的作品告别。池鱼也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情感,他倾尽全力,为明朝三百年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最后一章发布的时候,评论区被读者们的留言刷爆,大家纷纷表达对池鱼的感谢,感谢他用精彩的文字带他们领略了明朝的魅力,也感谢他为网文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历史风。
《明朝那些事儿》的成功,让池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网文作者,一跃成为网文界的新星。他用自己的坚持与才华证明了,只要用心去挖掘、去创作,历史题材的网文同样能够大放异彩。而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怀揣梦想的新人作者,勇敢地踏上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在网文的世界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未来,池鱼并没有停下脚步的打算。他深知自己在历史题材创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历史故事等待他去讲述。他计划着开启新的系列作品,继续用他的笔,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精彩过往,为网文界乃至整个文化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并且,更多的连锁反应也在相继发生,比如大家开始重视起明朝的那段历史,自发地开始研究起历史来。
相关的书籍销售量大幅增加,一度超过了编辑们手底下书籍的总和,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没有人能想到他的书竟然如此畅销。
甚至一度带动了读者看书的风向。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白金作者,可是一看他的等级,发现也才五级。
真是恐怖如斯。
大家分别表达了对池鱼的感谢,感谢他用精彩的文字带他们领略了明朝的魅力,也感谢他为网文世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历史风。
池鱼本人也很高兴,毕竟到手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