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不得不为
郭汜听后,心中大定,他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应派遣斥候,密切监视杨家以及弘农郡官军的动向,确保我们的行动不会遭到突然袭击。同时,也要向其他坞堡放出风声,让他们知道,与杨家为伍者,皆是我等之敌。”
计划既定,两人立刻召集部将,分派任务。
夜色中,一支支小队骑兵悄然出发,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弘农郡的田野与山林之间。
他们行动迅速,手法隐蔽,往往能在坞堡守军还未反应过来之前,便已完成对百姓的劫持。
一时间,弘农郡内人心惶惶,杨家更是如坐针毡。
他们没想到,李傕与郭汜竟会采取如此卑劣的手段。
面对百姓的哀嚎与求助,杨家不得不妥协,开始筹集粮食,准备与李傕、郭汜进行交换。
然而李傕与郭汜并未就此满足,他们利用手中的“肉票”,不断向杨家施压,要求更多的粮食和财物。
同时他们还暗中联络其他对杨家不满的势力,试图进一步扩大战果。
弘农郡杨家虽然拥有雄厚的财力,也积蓄了不少粮食,但长久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
毕竟李傕和郭汜就是两只喂不饱的饿狼,如果这次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他们下次肯定会变本加厉。
太尉杨彪跟随皇帝刘协前往鲁阳城了,黄忠的大军也离开了,杨修能求助的对象,就只剩新任司隶校尉吕布了。
这天上午,杨修踏入了吕布军营。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这片戒备森严的土地上。
穿过几道岗哨,杨修被引领至吕布的中军大帐前。
帐外,甲胄鲜明的士兵们挺立如松,目光如炬,透露出不容侵犯的威严。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缓步踏入大帐之中。
帐内,吕布正低头审阅着案上的情报,眉宇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见杨修进来,他抬头,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德祖来访,有何贵干?”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杨修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态度诚恳而谦卑:“温侯,杨修此番前来,实乃有要事相求。弘农郡杨家虽承蒙先祖荫庇,略有薄产,但近来时局动荡,李傕、郭汜等辈虎视眈眈,我族虽有心自保,却力有不逮。家父随陛下远赴鲁阳,黄忠将军亦已离去,我杨家能依仗者,唯温侯也。”
吕布闻言,眼神微动,他放下手中的军报,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在认真倾听杨修的每一个字。
“哦?德祖言重了。我吕布虽为司隶校尉,但手下兵马有限,且需时刻防范四方贼寇,实难分身他顾。”
他的话语中既有无奈,也有试探。
杨修闻言,心中一紧,但他并未退缩,而是继续说道:“温侯此言差矣。李傕、郭汜之辈,乃国之大贼,其行径已引起天下共愤。温侯身为汉室忠臣,岂能坐视不理?且我杨家愿倾其所有,助温侯一臂之力,共讨贼寇,以安社稷。”
吕布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他未曾料到,杨修竟会如此直白地提出合作,且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德祖高义,吕布佩服。然则,此事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李傕、郭汜势大,我军若贸然行动,恐难取胜。”
杨修见吕布态度有所松动,心中一喜,连忙趁热打铁:“温侯所言极是。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杨家虽非武将之家,但在弘农郡内亦有些耳目,或可助温侯一臂之力。此外,杨家的两千部曲,也任由温侯调遣。”
吕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他站起身,走到杨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德祖之言,令吕布深感钦佩。若真能如此,我吕布愿与杨家共进退,誓要铲除李傕、郭汜这两大奸贼,还汉室一个朗朗乾坤!”
吕布虽非谋略家,却在常年实战中,掌握了对骑兵战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而且他与李傕郭汜共事过,知道他们的性格。
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凝重而坚定的面容。
营帐外,雷声滚滚,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雨将给这片土地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吕布手指轻敲着桌案,目光深邃。
“德祖,你我皆知,李傕、郭汜二人,如同豺狼虎豹,四处劫掠,民不聊生。若不能除之,天下难安。”
吕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杨修点头应和,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温侯所言极是。此二人狡猾多端,又擅长骑兵突袭,正面交锋难以奏效。然,兵法云:‘上兵伐谋’,我等当以智取胜。”
吕布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滑动,如同指挥着千军万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冷静而深邃的光芒。
“德祖,你看这地图上的每一处,都是李傕、郭汜的骑兵可能出没的地方。他们如同草原上的狼群,狡猾且难以捉摸,正面交锋,我们难以占得先机。”
杨修闻言,眉头微皱,随即又舒展开来,仿佛有灵光一闪而过。
“温侯所言极是,若我们一味追击,只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耗尽军力而无功而返。但若是换一种思路……”他停顿片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何不先让他们得手,待其满载而归,再行图谋?”
吕布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微笑。
“正是如此,德祖。兵法有云:‘欲擒故纵’,我们便让他们得意一时,待其松懈之时,再给予致命一击。不过,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让李傕、郭汜的骑兵自愿选择我们预设的伏击路线。”
经过一番周密筹划,吕布与杨修决定采用诱敌深入、伏兵待发的策略。
杨修提出利用即将到来的雨季,通过人为干预水势,迫使敌军选择唯一可行的道路——枯纵山,作为归途。
“决堤之事,虽非仁道,但为大局计,不得不为。”杨修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决绝,“我将亲自监督此事,确保既能达成目的,又能尽量减少对百姓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