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设医学院,两条财路【求追读】
戴元礼等御医给马皇后、朱标、朱雄英检查过身体后,又被召来奉先殿,向朱元璋禀明诊断结果。
“启禀陛下,太子、皇太孙身子都算康健,唯太子殿下身子稍弱,最好是学一两套养生拳法,强身健体。”
朱元璋听了微皱眉头,旋即道:“尔等尽管嘱咐,朕必让太子听话。皇后如何?”
几名御医相互看了眼,最终却是由御医楼英来回答。
“娘娘身子暂无大恙,但或因早年颠簸、生产,元气略有亏损,须得少劳心劳力,细心调养,方可延年益寿。”
朱元璋想起他建立大明前,与马秀英所经历的种种,觉得马秀英作为一个女子确实很不容易。
他叹了口气道,“为皇后调理身子的事就有劳楼卿了。”
楼英犹豫了下,道:“其实往日娘娘偶有小恙,微臣等诊治之余便有劝说,只是娘娘口中答应,实际未能重视。”
楼英说到这里就停下了。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当即道:“楼卿放心,朕会劝说皇后的。”
让御医们退下去后,朱元璋先是想了想该怎么劝说马皇后重视身体。
想好说辞后,这才继续处理国务。
···
···
周最喝了口菊花茶,看着【动态】中文字播报的内容,露出沉思的神色。
他发现,朱元璋虽然接受了他“重视工商”、“兴海贸”的建议,但要落实下并取得成效,怕是需要不短时间。
游戏操作没能较快地得到反馈,这让他觉得有点无聊。
再就加上饭后有些犯困,他便准备去睡个午觉,或者说补觉。
不过,睡午觉之前,他又让游戏中快进到第二日,给朱元璋发去两条引导信息。
然后便将游戏时间流速调到1:365,到卧房睡觉去了。
···
洪武十二年,正月十一。
奉先殿。
太医院院使李昭与两位院判向朱元璋行礼。
礼毕,李昭便颇有忐忑地问,“不知陛下召微臣等何事?”
李昭原本是淮西名医,但就医术而言,却比如今的四位御医略差一筹。
但他很早就跟随朱元璋,深得信任,故得任院使之职。
至于旁边的两位院判,一个医术还不如他,另一位干脆只是略通医术,其实是位精明能干的官员。
朱元璋昨日召集四位御医给马皇后、太子等“检查”身体,今日又忽然召见他们,这让他不得不担心,是否朱元璋对太医院有所不满。
面对三个太医院的官员,朱元璋没有拐弯抹角。
他直接道,“朕欲设医学院。”
医学院?
听到这个明显是新创的名词,李昭不禁与两位院判交流了下眼神。
一时都摸不准这医学院是做什么的。
朱元璋接着道,“朕将征集天下名医,于医学院交流,互相促进,提高彼此医术,顺带教授医士。”
这一下,李昭三人算是听明白了。
犹豫了下,李昭还是道,“陛下,太医院本就可让名医交流,御医们也都带了二至四位医士···再设这医学院,职能会否重了?”
朱元璋并非那种完全听不得劝谏的人。
但他设立医学院之心坚决,闻言淡淡道,“太医院才多少名医?医学院将仿照宋之太学,至少征召二十位名医为教授,至少招收百位医士为学生。”
“名医汇聚,必将促进医术突破;仿太学教授医学生,则可培育更多良医。卿等以为如何?”
三人沉默了会儿,随即李昭却是说起了一件旧事。
“洪武六年,有人建议陛下广征天下名医为御医听用。陛下当时道,天下名医有数,具体到某一地更是屈指可数。”
“若将名医尽数征召于京师,地方无名医坐镇,寻常百姓患疑难杂症,将求治无门,圣心何忍?故直至今日,太医院也仅有四位御医。”
李昭说到这里就停下了。
他是硬着头皮劝谏的,说完心中紧张不已,生怕朱元璋发雷霆之怒。
朱元璋听了一时沉默。
这事李昭不提,他还真忘了。
确实,天下名医有数,若尽数招来京师,离京远的、家世寻常的百姓,如何能通过千山万水求得名医医治?
至于说只顾自家人,完全不管天下百姓治病求医之便利,他朱元璋还做不到。
因此沉思了会儿,朱元璋便道,“这样,各地名医被征召为医学院教授后,一年只需在京师研究医术、教授学生三个月,便回乡如常坐诊。卿等以为可否?”
李昭三人听了立即躬身拜道:“陛下明睿仁慈!”
朱元璋一笑,道:“那卿等便为朕参谋一番,这医学院诸般制度具体如何设立。”
“遵旨!”
其实,朱元璋作为贫苦出身的皇帝,从乱世走出,建立大明之初,便很重视医学。
毕竟,当初他爹、大哥、娘全都是死于一场瘟疫。
所以,大明的太医院本就是个功能颇为齐全的官方医务机构。
太医院之名虽始于金代,可职能却是承袭自唐宋之太医署、太医局。
大明太医院受朱元璋集权思想影响,初步实现了医药集中统一管理的局面。
其中宫廷机构有御药房、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藩王府邸的良医所也算在宫廷医疗体系中。
太医院则下辖各地方济民药局、生药库以及官方医馆。
跟近现代医疗体系肯定没法比,但相较于大明之前的朝代,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有这样的基础在,朱元璋要设立医学院,其实并不算难。
半个时辰后。
当朱元璋跟离李昭三人将医学院之事计议得差不多时,忽然听到了那熟悉又怪异的女声。
随即就收到两条新的引导信息——
“两条财路。晒盐法:选海边滩涂适宜处建盐田,借海潮纳海水,借日照得卤水,暴晒得盐。阴雨天以煮盐法辅之。”
“使琉璃匠研制无色纯明琉璃,为玻璃。可替水晶制千里镜等。以水银、锡混合镀涂玻璃一面可得银镜。微毒勿贴身。”
看完这两段引导信息,朱元璋大喜。
出于以前收到的多条引导信息,哪怕这两条信息中的内容朱元璋颇难理解,乃至觉得不可思议,却也没怀疑。
‘晒盐法,借海潮纳海水,借日照得卤水,以煮盐法辅之!’
‘此举简直是借天地日月之造化产盐,必然可省不少人力、柴薪,实在是妙啊!’
‘嗯,若是选得合适处大建盐田,一年产盐也应该比煮盐多得多!’
朱元璋出身淮西。
不论是他称吴王时,还是建立大明后,淮盐都是重要财源之一,故而他对当下制盐法是了解的。
所以,哪怕引导信息中的晒盐法介绍得粗糙,他还是判断出,此法优胜于煮盐法。
‘研制无色透明琉璃替代水晶,此法若成,我大明千里镜之数目便不受水晶数量限制了。’
‘另外,水晶杯等器物名贵,若能以玻璃替代,说不得也能如瓷器般,卖上大价钱!’
‘倒是这银镜,那神秘人虽未说明,但想来应该是优于铜镜的——究竟如何,待匠人制造出来便能知晓!’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高声道,“来人!”
“奴婢在!”
“传银作局掌印太监来见!”
“遵旨!”
待这名随侍条件离去后,朱元璋又道,“拟旨,召两淮都转运使沈折桂进京面圣!”
奉先殿内有翰林院之人,并备桌椅笔墨纸砚,于偏处独坐一桌,随侍听后吩咐,帮朱元璋拟旨。
此时听了朱元璋的话,很快写就一副圣旨,让宦官递交上来。
朱元璋审阅之后,用过印,方派人前去扬州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