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焦虑:恐惧婚育的一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缺乏生活的内在动力

鑫宇是一个高中一年级男生,上高中以来他一直情绪低落,沉迷于游戏。来到咨询室,他坦言道:“以前我对学习挺有热情的,是班里成绩拔尖的那个,其他同学都很崇拜我,老师也特别看好我。但是上了高中之后,优秀的人太多了,我排名就靠后了。尤其是当我考得好的时候,别人反而会惊讶,这让我觉得他们认为我本来就很差,老师现在也不会特别在意我,就连我自己都在怀疑,我还能不能学好。”

小学和初中过分强调成绩和排名的学习经历,让他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是否优秀上,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直到有一次,他在咨询中崩溃大哭,说:“从前优秀的那个自己,在高中被彻底毁掉了。我现在很糟糕,没有人会在乎我,大家都觉得我很差,连我自己都怀疑了。”他终于说出了自己情绪低落、沉迷于游戏的原因——失去了所谓“优秀”的排名,失去了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一切。

因为类似情况出现心理问题而来访的青少年数不胜数,他们有的出现了强迫症状,比如强迫自己专心听讲,但越紧张就越容易走神,或者担心同学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而忧虑不已;有的抑郁消沉,厌学“摆烂”,甚至认为失去了学习上的“优秀”,自己就不配活着,就应该被抛弃;有的影响到人际关系,任何同学之间的活动和交往都会令其紧张、愤怒,因为那些事在耽误学习的时间……其症结往往是过分在意成绩排名、在意他人的看法导致的焦虑、紧张和恐惧。有不少孩子会在成年之后延续这些症状,把“优秀”当作安全感的唯一来源,迫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必须出众,对自己非常挑剔、苛刻,无法真正对自己满意。

想要真正帮助到这些孩子,就需要让他们从单一的评价体系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明白优秀与否是外界的定义,而经历着这一切的自己是独一无二、有价值有意义的存在,要帮助他们留意到除了那些外界评价,生活本身还有很多被忽略的美好。

如此多的孩子在被类似的问题所困扰,这种近乎普遍的现象发人深省:为什么孩子会把成绩当作自己的全部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个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到了第四天,老人就不再给他们钱了。孩子们勃然大怒,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老人用的办法非常巧妙,他通过奖励的方式,无形中用外部因素替换了孩子们玩闹的内在动机。

在强调分数和排名的教育模式中,发生的事情也非常类似——学习本身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但无论孩子最初对学习过程本身的感受如何,当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观主导了学习活动时,孩子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就被转移到了外在结果上。

但这个结果又是极其不确定且不可控的——排名要多靠前才算足够好?分数要多高才算绝对优秀?这是没有定论的问题。因为比较的过程总在动态变化,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么一来,不仅内在学习动机被削弱了,而且整个比拼成绩的过程都充满了焦虑和惶恐,想要获得更多确定感,就必须比别人学得更多,于是育儿过程中的“电影院效应”[3]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但这种无休止的竞争看似是为了赢得更多确定感和更好的排名,实则是在掏空孩子内在动力的路上越走越远。

有多少孩子在长期经历“考个高分数”“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种目标优先的教育内卷过程中,在触及梦想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失去了对生活本身的兴趣和内在的驱动力?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中心的徐凯文教授在接触到的众多学生案例中发现了一类具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会在考上大学之后失去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从而变得迷茫、抑郁。他曾针对北京大学一年级新生做过一个调研,结果显示:30.4%的学生厌恶学习,40.4%的学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这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却对学习和人生都怀着强烈的无意义感,甚至还有不少学生怀有自杀意愿。据此,徐教授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由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表现为对人生感到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4]这一概念逐渐在各大高校和网络媒体中成为热门词汇,因为这正是无数现代大学生面临的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状,这种状况有很大概率会进一步转化为抑郁相关的心理问题。

过于在意结果的学习会掏空孩子的内在动机,而任何有条件的爱都可能把孩子的自我价值转化为条件本身。

米兰·昆德拉的《告别圆舞曲》中有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有了一个孩子,那我就好像是在说:我出生了,我品尝了生命,我证实它很美好,值得我们去重复。”这句话点出了愿意要孩子的一种心理基础:当一个人更能够感受幸福,对关系更常感到满足,对生活拥有更多兴趣和期待,他就更可能信任他人,愿意要孩子,愿意把这份幸福和美好传递下去。但如果年轻人在原生家庭的成长中、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已经被逐渐消耗了对生活本身的兴趣,极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对活着的渴望和信心,他们如何能继续面对往后的人生?又谈何生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