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艺术的跨学科课程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艺术教育:连锁反应

将艺术融入课堂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艺术教育会给教师、学生、课堂、课程、学习和学校带来什么影响?艺术教育如何践行文化响应教学法和全方位课程设计?又如何提倡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社交与情感学习?本书的撰写就是为了探索这些问题,并深入探讨理论与实践对于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块鹅卵石落入一池平静的湖水,水花微微波动,之后涟漪慢慢浮现,圈圈涟漪不断向外泛起。很明显,这个最初看似简单的事情——石头掉落——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表面上是泛起的圈圈涟漪,背后却是一系列连锁反应。

莱斯利大学曾开展艺术教育硕士项目(ITA),参与该项目的教师需要完成一项任务,即借助隐喻来说明艺术教育的影响。这些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大家展示,当艺术作为一种学习和评估手段融入课程中时会发生什么

在两年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一起体验了艺术课堂,他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通过隐喻来展示艺术的力量并提出创新性方案。一组认为艺术具有变革性,就像酵母让面团发酵,或者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照片,换言之,艺术能带来惊人的变化。另一组则认为艺术就像去花园漫步或去陌生的地方旅行。这些方案新颖、独特且意义非凡,每个方案都说明了艺术如何深入影响并改变事物,又如何让各种视角得到尊重,各种声音得到倾听。

某小组决定用连锁反应来揭示艺术的力量。为此,他们做了一项实验,首先将水池灌满水,然后把大约20个软木塞扔到水池中央,软木塞在水池里来回浮动,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特定的方向或联系。他们静静站在池边,看着软木塞毫无章节地、散乱地漂浮在水面上。接着,有人朝水池中央扔了块石头,一切都不一样了。

石头瞬间打破水面,扰乱了平静的池水以及四处漂浮的软木塞。泛起的涟漪不断向外扩散,一圈又一圈。

此时,我们惊叹不已,这些软木塞不再漫无目的地漂浮,而是有规律地同时移动、相互连接、形成图案。显而易见,石头掉落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立竿见影,却比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要深远得多。当我们继续观察这些涟漪时,连锁反应和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愈加明显、愈加密切。

 

什么是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即通过艺术探究课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为课程内容以及艺术形式本身提供了一个严谨探究、真实再现、有效表达和自我反思的途径。

——吉恩·迪亚兹(Gene Diaz)、

丽莎·多诺万、路易斯·帕斯卡尔

 

对许多教育工作者来说,尽管把艺术融入教育的想法很吸引人,但要“适应”每种艺术形式绝非易事。“我做不到”“我不是艺术家,我不会画画。求你了,别让我唱歌!”这样的回答司空见惯。

艺术教育并不是要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为了促进学习,同时帮助能力、种族和语言背景不尽相同的学生。艺术教育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式,而不仅仅只有阅读和写作这两种技能。

关于艺术教育有个常见的误解,即如果把艺术和教育融合起来,就可能不会再有艺术家和音乐家。事实远非如此,因为艺术教育既需要艺术家也需要音乐家!艺术教育者专注于教授特定的艺术技能和元素。在课堂上,艺术是改进核心课程、深化和评估学习的工具。若艺术与教育融合在一起,学习方式就会变得多种多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成就。

一直以来,著名的教育者,如乔纳森·考泽尔(Jonathan Kozol)、德博拉·梅耶尔(Deborah Meier)、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e)、肯·罗宾逊(Ken Robinson)、艾略特·艾斯纳(Elliott Eisner)等人,都表示有必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把学生培养成创造者、求真者和共情者。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在塑造主流思想时缺乏想象力。因为我们害怕猜想,重复着大量单一的理论工作,而忘记了这些理论知识只是数据……它们意义残缺,只有经过润色才能成为完整的思想,这项工作靠自由想象才能完成,否则这些理论就将支离破碎”。

艺术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即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开发可以培养学生好奇心的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中既能开发自身创造力,又能掌握必需的社会技能,如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就像上述实验中的软木塞,无论将其视为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抑或是学习者自身,它们都不再漫无目的、孤立无援,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深度学习往往发生于这些场景,比如,学生在学习细胞或分子时,通过动作练习把自己“变成”分子,从而将理解内化;学生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是谁、在做什么,想象自己是肺或血细胞;或者学生通过创意形体将“蜕变”这个词的含义情景化。深度学习远远超出了“标准答案”的范畴。有意义的学习是彼此相通的。学生们确实正在掌握21世纪应具备的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这些都是高阶思维的必备能力。

正如希尔弗斯坦(Silverstein)和莱恩(Layne)所说,“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方式来理解他们所学的东西(构建理解),并让学习可视化(展示理解)。艺术教育除了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还能激励学生利用自身所学深化理解”。

 

艺术并非例外

一位2年级教师深谙艺术可以有效促进学习,但编排课程的时候她仍提到艺术难有容身之地。她说:“现在我们使用的仍是最基础的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我们必须按照规定亦步亦趋地讲述特定的故事。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在思维上,几乎都没有自由也没有时间去摆脱这个限定框架。我们在同一时间、用同样的方式上着同一堂课,没有机会去激活或发挥想象力,学生如此,教师也是如此。”

不仅是这位教师,美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普遍面临如此困境。但是,如果真的想让孩子们学有所获,我们必须拓展目前的教学方法,让它能迎合不同学生的需要,毕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艺术生硬地纳入课程中,我们要让艺术自然而然地融入课程,与课程内容的呈现与评估合为一体。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让学习变得意义非凡,是学习之基石、学习之支柱。

乔纳森·考泽尔(Jonathan Kozol)担心如果让教师也投身于艺术并发挥想象性创造力的话,他们恐怕会遭到谴责。考泽尔说:“教师们拿到的预课程就是让孩子们保持在一条绝对水平的直线上,直线的终点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考试。在这条直线上,如果有学生给出了与标准答案不符的回答,或者提出了课程计划之外但更好的问题,他们将不会得到反馈,因为教师根本没空关注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况。”

艺术在人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下,艺术成了教育的基石。在这个各色文化百花齐放的社会中,我们的年龄和性别不同,且来自不同的阶层和民族,习惯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身心发展程度也有所差异。但文化响应教育法能超越一切,让我们从多角度了解这些差异,承认差异并悦纳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鼓励大家接受差异,务必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差异化社会的魅力以及挑战。“学习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可以帮助年轻人建立沟通的桥梁,倾听不同的声音,激发他们改变世界的责任心。”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能用多种方式体验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所说的表征流畅(representational fluency)。这一概念源于科学和数学这两门学科,指用不同的象征系统阐述事物的能力。表征流畅包括用抽象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形象化和概念化的转换……把身体感知数据转换成象征性表达,反之亦然。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游刃有余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想要创作一件艺术品,学生必须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转换成一种新的形式,如果理解有失,则不能转换成功。要想在各语言系统和象征体系间穿梭自如,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掌握更高阶的批判性思维技巧。例如,分析与评估就是十分有效的艺术创作技巧。创作诗歌时,学生们会以崭新的方式遣词造句,文字在笔下变得生动鲜活,生发出新含义。创作戏剧时,学生们从人物、情景等多种角度进行探索。视觉艺术借助隐喻的力量,以一种区别于文字阐述的方式,归纳出概念的本质。学生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生活经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诠释信息,为自己发声,传递内心所想。

研究表明,艺术不仅仅是学校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如果能与课程有机结合,将对学习重难点内容大有裨益。福特公司(Ford)曾赞助过一项研究——艺术之声:教师视角下对课堂艺术融合度的调查。在该研究中,研究者询问了教师艺术教育对课堂有什么帮助,他们得到的回答如下: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课堂参与度

提供多种评估及表达策略

唤起文化共鸣,把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

改变学生对传统教学的看法

为什么要推行艺术教育?

艺术适用于多种学习风格,不受文化及语言差异的影响,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学习艺术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艺术也能激励学习、评估学习成果

艺术教育能贡献多种思维角度,提高家长以及社会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鼓励教师质疑预课程体系,推进教育改革,从而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消除差异带来的困扰

艺术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多维思考和多语言学习,让课堂更加民主

艺术教育与21世纪必备技能

 

为人生做好准备需要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具备应对困难、实现目标的勇气与毅力。要获得这种精神,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相关技能,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独立抉择和处理社会关系。已经做好准备的学生往往拥有成熟的心智,而这种心智能让他们在拥抱未来时保持乐观自信,敢于做梦,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

——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

 

教育工作者和学校依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除了目前已有的压力,如提高考试分数、降低辍学率、提高认知能力、减少违纪现象、实现差异化教学,我们还要关心另一个问题,即在全球经济创新发展的情境之下,怎样教学生们做好准备,干出一番成绩。

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认为成功是有迹可循的。以下技能或许可以引领人们走向成功:

成功者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成功者必须具备组织能力

成功者必须具备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成功者需自信、自勉、自律

成功者需掌握并运用数学、科学及技术

成功者需成为高效沟通者

成功者需接纳并欣赏文化多样性

实践已经证明,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这些重要技能。艺术教育能够构建一个强大的平台,供学生们进行深度学习和有效学习。在融入了艺术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不只是在获取知识,他们还体验了知识习得的过程,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观察、记录、组织、合作、规划、实践、反思、预测、试验、沟通,这些都是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技能,通过艺术教育,它们都能得以提升。这就是我们未来所需的深度学习。“健康的体魄、幸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自觉的公民意识,以及在多元社会中找到自我并实现自我,都要依靠这些技能。”

 

艺术教育与文化响应教学法

 

艺术是打造开放的、包容的课堂的关键。借助音乐、舞蹈、戏剧、媒体艺术、视觉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生们便能以多样化的手段表达自我、理解课程主要内容、认识周围世界。艺术教育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门,引领他们进入一方新天地。在这里,他们能交流观点,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为团体做出贡献。包容的课堂应该包括语言、图像、故事,以及能够反映多样性、反映不同文化观念的内容,让曾经蒙尘的文化再次被看见。

——丽莎·多诺万、萨拉·安德伯(Sarah Anderberg

 

在当今的课堂中,学生们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面对这样的情况,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创造一种能够认可、回应并鼓励个体独特性的课堂文化,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文化响应教学法将文化包容性贯穿于教学的各个层面。它要求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材料、策略及方法,从文化层面上回应、理解、包容每一位学生。文化响应教学法能帮助教师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让丰富多样的文化得以绽放。

实现文化响应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及教学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产生共鸣,同时又能学习其他文化。让学习内容“既成了镜子又成了窗子:对着镜子看到大千世界中的另一个自己,因此我们不会感到孤单;透过窗子看到除我以外的其他人,领略别样的魅力”。

从本质上讲,艺术与文化和表达密切相关。艺术一旦融入教学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马上就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更高,学习也就更加投入。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艺术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乐在其中、逍遥自在。他们为自己的语言文化、个人经历和家庭传统感到自豪,若得到认可,他们的文化身份意识和自我认同意识就得以加强。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会强调艺术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在课堂中运用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先验知识,有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并带来更为沉浸的课堂体验。

 

通过艺术进行通用教学设计和差异化教学

 

因为学生们在性别、能力、人生阅历和社会经济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课堂也应该是差异化的。针对统计的“平均值”进行的教学,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根本不存在“平均”的学生,到头来就是谁也没教成。但是,如果我们意识到差异并且使用通用教学设计和差异化教学方法,那么所有学生都能受益。

——琳恩·朗费罗(Leanne Longfellow

 

通用教学设计和差异化教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教师有必要去分辨和了解这些异同为什么存在,又如何产生,这将对他们设计课程有所启发,也决定着学生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通用教学设计和差异化教学的定义是:

 

通用教学设计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它注重教学过程的包容性,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尽管学生之间的需求和能力有所差异)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方方面面。这种教学方法提倡自我监督和自主学习。通用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师摆脱一板一眼的课程设计,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呈现),用多种方式打造参与式课堂(参与)、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机会。差异化教学法旨在解决学生在学习意愿、学习兴趣和学习层次方面的问题。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师会依据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通过特定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新西兰教育部

 

这两种教学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有以下共同点:

 满足个体需求

 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优质教育

 提倡高参与度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种学习知识技能的方式和展示平台

 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做出适当调整

 提倡独立学习

——新西兰教育部

 

艺术教育如何运用通用教学设计和差异化教学?

事实证明,艺术教育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它能让在传统教育中落后的学生跟上步伐。课堂一旦融入了艺术,教师就很容易实现教学目标,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艺术能发散出多种学习方法,它本身也包含多种模态,因此,学生能通过艺术畅所欲言。例如,动觉型学习在创造性活动、戏剧创作和故事讲述中是不可或缺的。视觉型学习不仅存在于视觉艺术中,它还包括讲故事时的肢体语言和戏剧表演中的静态画面。听觉型学习不仅用于音乐中,还能用于故事讲述、戏剧表演和诗歌创作。

艺术教育的课堂提倡开放式作业,课堂活动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展开的,节奏由他们自己定,内容由他们自己选。例如,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发一些制作材料,让他们做一件艺术品,至于选什么材料就让他们自己思考。这一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能给他们创造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让英语学习者去创作一首科学之歌就是一项开放性的任务,不仅能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要想让通用教学设计和差异化教学惠及每一位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地去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要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方式做出适当的调整。艺术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用灵活的方式展示所学。例如,如果在章节学习的一开始学生就能用即兴表演的方式把一些数学知识演绎出来,这就证明他们事先已经做了预习,那么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表演来制订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每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即兴表演就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能反映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能暴露他们理解中的不足之处。依据评价结果,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案。章节末的即兴表演可以被看作一种总结性评价,展示学生在这个章节学习的所有内容。

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和开放的方式展现学习成果。写文章或试卷时,学生除了书写特定的内容,还可以使用多种语言和符号。课堂上学生可以运用视觉艺术,如2D3D、线条、色彩、纹理、形状等各式各样的元素。他们还可以通过声音、乐器或者掌声来展示所学知识,自如地调动音乐中的音高、音色、韵律和旋律。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通过做题、列清单、教师反馈也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艺术能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

如何使用本书?

你可以选一个舒适的地方开始读这本书,可以一页一页仔细读,也可以翻阅你感兴趣或是能引起你共鸣的章节。本书一开始就谈到了6种艺术形式:故事、戏剧、诗歌、音乐、视觉艺术和创意形体。在本书的各个章节中,你能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一些特定元素和与其相关的知识。之后本书还会提供在基础教育中实践艺术教育的案例。除此之外,本书还会告诉你艺术教育是如何实践文化响应教学法的,又是如何促进社交情感学习的。无论是在在线学习中还是在其他形式的学习中,你都能运用本书提到的理论。书中的课堂案例部分是实践艺术教育的成功案例。最后一章讲述了如何用艺术元素设计单元教学计划。

打开这本书,慢慢思考、理解其中的内容,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帮助。就像石头掷入水中泛起涟漪,希望你也能向课堂的水池中抛一块石头,哪怕只是小小一颗。

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尽管石头很小,激起的波纹也不大,但渐渐地,波纹会不断扩大,不断加深。学习环境也在慢慢改变,从表面触及内核,这是必然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堂上,观察艺术教育课堂中的孩子们,思考艺术是怎样作用于不同的学习方式的。例如,观察课堂上活泼好动的学生,或是空间推理能力强的学生,或者是喜欢音乐的学生,思考这些特性是如何促进学生的社交情感学习的。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多多观察自身。作为一名教师,你在讲述西进运动1、气候知识、莎士比亚这些内容的时候,觉得艺术课堂给你带来了什么变化?当学生成为创作者、发明者的时候,课堂有什么不同?你的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评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学习的效果怎么样?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吗?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了吗?

坐飞机时,空乘人员会提醒乘客在帮助别人之前要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但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却是最难做到的。我们总是围着学生转,而忽视了教师的需求。因此,我们忽略了艺术教育对教师带来的影响。

艺术可以滋养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的精神世界是否富足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提升创造力需要发掘自己的内心,用内心的图像、文字、声音、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艺术家们就是这样做的。教师把艺术融入课堂时,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他们坚信自己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和鼓舞者,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教育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益的,它为课堂注入活力,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让课堂更富有创造性,点燃了每一位学子终身学习的动力。

学无止境,为了鼓励孩子们终身学习,我们必须要创造更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自由地反思、发挥奇思妙想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事实上,现代教学的一个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完全扼杀孩子们神圣的好奇心。”学生需要好奇心,需要想象力,需要被鼓励。我们需要做的是抛出石头,静观其变。

1 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的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