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3:亚洲(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6章
匈奴 (前1800—529)

古代,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匈奴。匈奴人与蒙古人、厄鲁特人和其他鞑靼人不同的是,他们在外貌上更具欧洲人的特征。

匈奴人的祖先似乎来自唐古拉山脉和阿尔泰山脉的雪山。他们很快就分散到东北和西南,主要定居在中国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北部地区,靠近阴山。

他们主要过着游牧的生活,靠他们的畜牧产品为生,沿河而行,寻找牧场。也有些部落专心务农,他们有固定的居所,土地确定了界线。他们对书写艺术一无所知,他们的话语就是契约的可靠保证。

他们从最幼小的时候起就为打猎和战争做准备。小时候他们骑在羊身上,并被教导用小箭头射鸟和老鼠。待到长大一些,他们就开始猎取狐狸和野兔,吃它们的肉。当他们能够驾驭更强的弓箭时,就会收到一个胸甲和一副马鞍,战争便成为他们的主业。

他们的武器是弓、箭、剑和长矛。一旦取胜,他们就选择前进;遭遇不利,他们就会撤退,他们不认为逃跑有什么可耻的。他们还会在撤退之后旋即返回战场,以新的活力和精神发动进攻。在这种战斗模式下,他们的马匹异常敏捷,正规军很难抵挡他们。

他们的骑兵常常成群结队地互相追逐,像被风吹动的尘土一样,密密麻麻地散布在沙漠中。他们会将敌人引入沙漠可怕的孤寂之中,让他们可怜地死去。

勇士会把战死在他身边的战友的尸体带走,成为他的继承人,获得他的全部财产。这些人非常渴望俘虏,并且尽可能多地获得俘虏。事实上,俘虏是他们的主要财富,他们用俘虏看守马匹和牛群。他们不尊重父母和上级。事实上,他们的许多特点让我们想起了公元前600年先知哈巴谷所描述的即便不是同源也是相似的民族。

他们吃牲畜的肉,用牲畜的皮做衣服和旗帜。年轻人吃最好的东西,老年人吃剩下的东西,匈奴人只看重年轻力壮的人,轻视年老体弱的人。父亲死后,儿子们常常娶他留下的妻子(庶母);如果一个兄弟死了,其他兄弟会娶他的妻子。

他们不让后代使用前人的名字,因此,他们便没有姓氏。除了俘虏,家畜是他们的主要财富,如牛、羊、马、骆驼、驴,以及几种不同种类的骡子、野马和野驴。(17)

中国北方自古以来就被这一民族袭扰,而这些袭扰跟中原君主的软弱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在公元前1200年以前,他们的力量不是很强大,因为他们没有统一在一个首领的领导之下,还被东边的通古斯人和西边的月氏所制衡。然而大约在那个时期,一位未能继承王位的中原王室成员来到他们中间,建立了一个国家,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才变得强大。大约在这个时候,他们战胜了后来讲到的鲜卑和乌桓,将他们的势力范围向西推进,并蹂躏了中国北方地区。

公元前214年,秦朝将战国时期各个北方国家的长城连接成了现在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以阻绝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00年,汉朝开国皇帝向他们发动进攻,但是,由于被匈奴军队包围,他不得不采取一个策略,即送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嫁给匈奴首领,并因此缔结了和约。在蹂躏了山西之后,匈奴人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而汉朝皇帝也回到了他的首都。

尽管有条约,这些天生不安分、贪图掠夺的匈奴人第二年又回来了,侵犯了汉朝的领土。皇帝隐忍着,敌对的首领冒顿变得越来越强大。

汉朝的大臣知道匈奴首领的邪恶和不忠,无法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他,也无法通过条约来约束他。因此,皇帝的一位谋士建议他诱使冒顿娶一位公主为妻,建议如果他有一个儿子继承他的王位,这个儿子的母亲会用对汉朝人有利的感情来激励他,这个国家可能会变得文明。人们还希望这种关系能把首领和皇帝联系起来。

汉高祖采纳了这一睿智的建议,他的女儿(18)是第一位因政治原因嫁给外族君主的汉朝公主。后世常遵循这个先例,这是目前中国羁縻鞑靼臣民的模式。但是,由于汉朝的公主们发现自己非常不幸地生活在未开化的地区,远离上流的生活和宫廷的娱乐,还要服从丈夫的权杖,感觉太苦了,因此,汉朝后来嫁给单于的,不是真正的公主,而是替代的宫女。

这两个君主——汉高祖和冒顿之间的联姻,实际上对汉朝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匈奴人的入侵变得不那么频繁,边境的和平也很少受到干扰。为了保护北方地区免受匈奴人的侵害,汉朝人开始在这些地区驻军,这些驻军的力量足以抵御第一次冲击。

但汉高祖去世后,匈奴的侵略又开始了,边疆的和平常常被打破,直到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为了报复屡次的受辱,开始猛烈地回击;此外,为了切断匈奴与其西部部落的联系,汉武帝占领了陕西以西的地区。他把这个地区分成四个部分,在那里和他征服的北方地区建立了城市,用强大的军队驻守,旨在教化附近未开化的居民。(19)

为了尽快实现目标,汉武帝派了一个使团到西方,与月氏人结盟,月氏是另一个愿意与匈奴人战斗的民族。虽然这个使团在公元前129年抵达,但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它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亚洲内陆的马匹为汉朝人所熟悉,并为未来在西藏以北、贾沙特斯河以外建立和实施汉朝的统治开辟了道路。

汉朝人因此了解了匈奴的情况,以及他们主要力量部署地区的情况,特别是他们的财富和武器。后来汉朝三次出动大军,击败匈奴主力,把他们赶到大漠以北。

此后,汉朝又讨伐大宛,但并没有取得辉煌的胜利;但在第二次,他们围困了大宛首都,迫使国王自首并被砍头,然后另立新王。这些胜利极大地确保了其他国王的服从,并迫使那些迄今尚未投降的国王宣布他们是汉朝的附庸。为了拉近联盟关系,汉朝的皇帝甚至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前面提到的乌孙王。

汉朝现在在亚洲的中心、靠近现在哈密的地方建立了驻军营地。驻守此地的大将军(西域都护),监管36个小王国,让它们的君主接受汉朝皇帝的册封和标志君主尊严的印玺。这一联盟的建立损害了匈奴的利益,并取得了预期的成功,极大削弱了匈奴人的统治。尽管如此,匈奴人的尚武精神还是让这个国家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在上面做了细节性讲述,目的是让我们了解中原和鞑靼历史上的简单元素——许多亚洲故事的关键,以及许多世纪的变化。读者也会想到在亚洲的另一端,文明的法老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一些交往情况——那也是西方妇孺皆知的历史,我们时代的穆罕默德·阿里与阿拉伯人,也是这种例子。为了避免千篇一律,我们接下来对匈奴人的叙述尽量保持简洁。

公元前74年,因为一个匈奴部落占领了自己的部分领地,乌孙王向汉朝皇帝求援。一支15万人的军队被派往乌孙,在5位将军的指挥下,这支军队在5个不同的地点同时进入敌方领土。在乌孙这边,他们也向匈奴人发动攻击,匈奴人四面受敌,大败。然而,匈奴单于再一次努力,集结了一支1万人的骑兵,再次进入乌孙领地,但是,当他想返回的时候,那里下起了一场暴雪,几乎所有的人和牲畜被冻饿而死。

同时,乌孙以北、西伯利亚南部的丁零人,利用匈奴的衰弱之机,从北方袭击他们;乌孙人从西面,乌桓人从东面,汉朝人从南面,同时发动袭击。在全面的围攻下,匈奴损失了大量的人口以及牛羊等牲畜。

这场可怕的灾难之后,又出现另一场大灾难,使得匈奴人分散开来;而逃脱以上两场灾难的人,很多又死于一次严重的饥荒。如此多的不幸大大削弱了匈奴人的力量。邻国抓住时机摆脱了他们的枷锁。匈奴人自己也想要和平,也更需要和平,因为有好几位竞争者争着要继承王位。5位王位竞争者的同时出现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内战,使得这个可怜民族的处境更为凄惨。

这些灾难最终迫使他们的首领之一呼韩邪向汉朝投降。呼韩邪于次年(前51)前往长安(现在的西安府)附近的甘泉宫(20)谒见汉朝皇帝。一队禁卫军和一名官员被派去迎接和护送匈奴君主。他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并接受了许多礼物;他获准与臣民在陕西北方定居。皇帝把呼韩邪送回他的领地,并派军队去制服扰乱这一地区的叛军。随后,其他酋长也效仿他的做法,宣布自己是汉朝的附庸。他们都受到汉朝的欢迎,汉朝对敌人之间的不和暗自感到高兴。然而,首个降服的人找到了摆脱所有竞争对手的办法,在重建了臣民之间的和平之后,他再次到访长安,觐见皇帝,皇帝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21)他的继任者们长期以来与汉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质子被送往长安作为他们忠诚的担保。

9年,王莽篡夺了中原王朝的皇位,匈奴以及中亚的其他几个王国——中原政权的盟友——放弃他们的忠诚,宣布独立,或加入匈奴一方。王莽为了从匈奴的入侵中拯救他的边郡,调集了大批兵马准备征讨。然后,他派遣12位将军率领30万军队于11年,准备沿着10条不同的路线,深入匈奴的中心地带,把他们赶到丁零;同时下令,把匈奴分为15部,分封给呼韩邪的15个儿子和孙子。然而双方最终讲和,直到王莽政权被推翻,也未展开大战。

东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人又开始给中原制造烦恼,并与鲜卑和乌桓联合起来,再次获得了他们曾经的权威。46年,匈奴帝国再次出现几个派别的纷争。几年来,他们的国家被大量的昆虫所蹂躏,这些昆虫吞噬了牧场和庄稼;一场大旱又摧毁了幸存的植物。之后发生的饥荒不过是这一民族即将降临的所有不幸的前奏。向来极为傲慢的匈奴人,担心东汉王朝会乘机讨伐他们,便祈求和平。他们曾经的臣民鲜卑和乌桓则向他们发起进攻,把他们驱赶到更远的北方,使他们抛弃大漠南部的所有财产。

两位王位竞争者中的一位秘密向东汉王朝送去了一张匈奴帝国的地图,要求被承认为附庸。他的对手闻风而动,决定暗杀他,但这位送地图的竞争者立即聚集了他所统治的8个部落,宣布自己为单于,并自称呼韩邪。他的继任者继续保留了“呼韩邪”的名号,就像罗马皇帝称自己为恺撒的继承人,并把皇帝的职位命名为“恺撒”一样。他统治着东汉王朝的边境地区和匈奴南部,匈奴因此分裂为两个王国,一个是南匈奴,另一个是北匈奴。

南匈奴与东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负责抵御北匈奴和鲜卑的入侵。北匈奴虽然受到许多心存不满的部族的威胁,但它依然继续激怒东汉王朝,东汉王朝别无选择,只能在73年展开了著名的西征。这对北匈奴的势力造成了可怕的打击,他们的单于不得不去寻求东汉皇帝的友谊,并在84年获得允许,让他的臣民与帝国的西部边境交往。这引起了他的宿敌——南匈奴的嫉妒,南匈奴袭击了北匈奴,夺走了他们几乎所有的牛羊牲畜。中亚的乌桓和鲜卑,还有丁零人,从四面八方向北匈奴发动攻击,迫使他们越来越向西北退却。北匈奴单于在与鲜卑的一场血腥战斗中被杀,鲜卑的进攻如此猛烈,致使北匈奴中的58个部落寻求东汉王朝的保护,恳求成为东汉王朝的附庸。

89年,东汉王朝在西边的小布哈拉建立了统治,一位汉朝将军(窦宪)在那次战争中击败了北匈奴人,迫使他们中的81个部落宣布自己是东汉王朝的附庸。第二年,他占领了哈密城,并迫使乌古斯的国王把他的儿子作为人质交给他。在这之后,北匈奴人再也不敢武力犯边了,他们祈求和平,并派出一名使者向皇帝致敬,皇帝派一名官员到边境迎接他。

这位北匈奴的使者刚一离开,南匈奴的一个使团就到了长安,要求东汉王朝帮助它对付北匈奴。皇帝不顾与北匈奴的约定,答应了南匈奴的要求,并与他们组成联军。联军完全战胜了北部的敌人。得知这场胜利之后,皇帝决定乘胜追击,彻底击溃北匈奴。于是他征召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命其向额尔齐斯河的源头进发,最终将北匈奴彻底驱逐。北匈奴单于在90年、91年、92年不断溃败,最终被杀掉。

北匈奴的残余势力再次聚集起来,一起向索格狄亚那地区进发,然而不得不暂时在库车的北部地区定居了一段时间,并以“悦般”为名。后来,他们去往西北,也用悦般作为族名,定居在伊斯基季姆草原南面山区的两侧。448年,他们派了一个使团到北魏,邀请北魏从东边进攻柔然,而他们从西面进攻。在这之后,这个民族便消失在了历史之中,很可能是与突厥民族融合在了一起。

其他一些弱小的匈奴人分支仍然存在。鲜卑以武力在匈奴原来的疆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十几万匈奴人归附于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条件,匈奴人与征服者完全融合在一起。鲜卑人认为自己的伟大时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南匈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安静。在109年,当一场可怕的饥荒给东汉王朝造成了重大打击时,南匈奴的单于认为这是一个统治至少一部分汉朝土地的合适机会。然而汉朝人团结起来,彻底打败了他们,他们不得不来请求原谅,并重新表示效忠。在155年的一次类似灾难中,他们试图与西边的一个西藏部落联合起来,摆脱东汉王朝的枷锁。东汉王朝的边将设法切断了各部落之间的一切联系,收编了西藏军队,并征服了匈奴,进而阻止了这一情况的发生。

此后,他们有时是东汉王朝的臣民,有时与东汉王朝开战。最后,216年,曹魏的创立者(曹操)关押了他们最后一位单于,废除了他的头衔,并为他的人民安排了另一位统治者。一部分人分散在北方边境,与当地人融合在一起。他们被分为5部,每部都由一个首领管理。后来,留在南匈奴故地的两万户人口也前来向东汉王朝投降。由于魏国的皇帝们颇为强力,统治也颇为稳固,他们在这段时期相对平静。

在中国的北部,主要是靠近双长城的山西和直隶(22)的州郡,匈奴的民户长期与中原百姓共同生活,最后融合在一起。把他们安置在那里实属下策,因为这让他们获得了帝国的一部分领土。事实上,这些匈奴人现在已经对中原事务了如指掌,并从4世纪的帝国大分裂中获利,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汉王国,也称前赵,从304年持续到329年。它的王庭设在山西,势力非常强大,对晋朝造成致命打击。他们攻陷了洛阳,俘虏了晋朝的皇帝。

随后,他们的一位将军(石勒)成功地反叛,建立了一个小国家。几个将军向他投降,承认他是他们的君主。他摧毁了他主人的王朝,建立了后赵,一直延续到351年。

匈奴人的另一支不断壮大(首领赫连勃勃),甚至占领了中原政权的首都长安,他在418年称帝,但他的强大是短暂的。最后一个由匈奴人建立的国家是北凉,并于401年在乌古斯人的统治下崛起,460年被柔然所灭。从那时起,匈奴人就分散到整个亚洲地区,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不同血统的民族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