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理论及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这是一个资源共享、跨界整合的时代,人类社会面临大变革。尤其是教育变革扑面而来,高职院校教师再不能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而是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面向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开展“同伴互助”。只有合作共赢,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正如帕克·帕尔默(2005)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指出的:“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的公式,而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到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这指出了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根、壮大、开花、结果的生态园,教师之间的互动、关联、合作使得思想、知识、技术、方法得以创新和传播,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而在教师之间存在一种自愿互惠合作,被称为“同伴互助”,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特征:首先,这种合作不以经济利益互换为基础,而是以知识、思想沟通和行动示范为媒介载体,具有明显的非金钱特征;其次,合作的领域多限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结果往往能够创新性地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再次,教师选择这种合作的本质是思想、技能、想法等稀缺资源泛化,使集体为解决问题所支付的成本迅速降低,提高集体效率。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面临教学工作繁重、学校中“同伴互助”的氛围缺失、教研组的活动流于形式、缺乏专家指导、可供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有限、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学习交流的机会比较少、科研资金来源不足以及经费报销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高校教师间“同伴互助”的开展。因此我们围绕“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开展了专题研究。

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乔伊斯和肖尔斯提出“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概念确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认为,改变早期教师培训模式的设计和组织方法可能有助于教师将培训内容迁移到教学实践之中,过去将教师培训低效的结果归咎于教师自身的认知可能是错误的。他们假设,教师可能需要一些持续的帮助和反馈才能够在教室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他们在随后的研究中验证了这一假设,并证实了“同伴互助”的效果:教师可以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他们共同规划教学活动、相互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拥有“同伴互助者”的教师比那些独自工作的教师更容易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人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相对于管理层和学生做出的教师评价,来自同伴的评价更有助于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乔伊斯和肖尔斯建议学校让教师组织和参与同伴互助小组,以使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彼此支持和共同成长。

这确实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他们的贡献主要是“同伴互助”理论体系的建立。理论的创新总是在危机中孕育的,“同伴互助”也不例外。回头来看,当面对教师培训效率低下时,如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是教育理论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本书是广东省教育厅2017年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同伴互助’卓越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批准号:2017GWCXTD002)”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创新团队项目“‘同伴互助’卓越教学科研团队”的项目成员“同伴互助”的成果。

2017年12月,课题立项后,项目团队联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科研处、财经学院和热带农林学院的研究骨干,成立了跨部门、跨专业的项目团队,以财经学院为试点开始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项目团队在国内外“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面向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讨如何从关注教师全面发展的角度入手,通过有效的教师“同伴互助”模式的构建,来提升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目标达成率。

首先,项目团队广泛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教师‘同伴互助’”“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等相关资料,通过对文献的梳理,阐明教师“同伴互助”的内涵和实质。其次,项目团队基于文献研究设计了《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合作情况调查问卷》和《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合作情况访谈提纲》,并对省内外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问卷包括教师互助认知、教师互助技能、教师互助行为、教师互助影响四个维度,旨在调查高职院校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情况,访谈则力求细致、深入地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项目团队通过对问卷回收数据和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围绕高职院校“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路、对策、内在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理论探索的同时,笔者还带领项目团队其他教师开展跨专业“同伴互助”的实践探索。首先,我们以赛促教,提升团队教学能力,打造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们结合“三教”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打造课程特色。我们在2017—2021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连续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7项和二等奖1项,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成功建设了跨专业卓越“同伴互助”教学团队。其次,优势互补,“同伴互助”,团队教师合作申请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7项,累计经费150多万元,合作发表论文62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5篇。再次,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9项。最后,我们以财经学院为试点,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改革,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2020年财经学院会计省级二类品牌专业和国际金融省级二类品牌专业相继通过验收(粤教职函〔2020〕19号),2021年财经学院审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粤教科函〔2021〕9号)。

基于以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项目团队围绕“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创新:

第一,项目团队从学习共同体的角度界定了“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的内涵和特征。“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是指一群追求“自我认同、自我完善”的教师,基于教学、科研中的共同问题而自愿走到一起互相研讨,主动合作而形成的平等互信的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内,有一定教学经验或学术造诣的教师主动担起责任,组织大家结成伙伴关系,首先通过共同阅读、研讨、示范教学和课例研究,特别是通过系统的观察与反馈等方式,相互学习并分享新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其次围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以及科技创新中的难题,通过分工和合作开展项目申请、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社会调研、社会服务(乡村振兴团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形成的教学科研团队,以教促研,平等协商、合作互助、共赢发展是其主要特征。

笔者结合自己带团队参加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实践经验,以教师教学发展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有效性为切入点,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学设计与实践等能力的提升为抓手,构建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模型

第二,项目团队构建了“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的凝聚力模型,提出了“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凝聚力提升的关键是提升团队带头人的领导力和团队成员的追随力。我们以组织行为学理论为指引,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团队成员追随力建构的动因及进程,认为领导力的有效实施基于团队成员追随力的建构,团队负责人要有人品、有威望、有资源、有能力,其专业素养及人格魅力是领导力的根源,负责人通过以身垂范、道德引领和有效沟通形成成员认同与追随力。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绩效来源于团队带头人领导力与团队成员的向心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正向合力。团队成员间通过民主协商、互助学习及相互激励形成团队合作动能,通过主体间性的沟通与认同,形成团队集体行动的追随力。基于以上的凝聚力模型,“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包括以下方面:①明确团队共同的发展愿景、建设目标和行动计划;②建设“同伴互助”的团队合作文化,让教师之间互助合作成为常态;③成员的年龄、学缘、专长等结构互补,确保团队成员间关系和谐;④通过团队学习提升团队整体工作能力与绩效;⑤完善高职院校传帮带机制,增强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实效性;⑥进行专家引领下的教师“同伴互助”,提升“同伴互助”的绩效;⑦完善“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的内部制度,实施团队考核和项目管理评价;⑧加快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助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

第三,项目团队系统分析了“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持续运作的内在机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动力机制”,用来解决“同伴互助”的主体——高职院校教师自发参与“同伴互助”的主观意愿问题。这需要以校园人际互信关系的建立为前提,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教学任务协调和教研成果保护为基础,以宣导“同伴互助”知识为辅助,以绩效考核为保障来进行相关动力机制的设置。二是“整合机制”,主要探讨的就是“同伴互助”实施中资源的使用问题。对现有各项资源进行梳理、盘点之后,基于各项资源自身的情况特点(数量、类别、频次等)和资源与资源间的组合特点,创新设计各资源的搭配形式和使用方式,做到在尊重各项资源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统一的调配使用,最终达到资源的更优化使用效果。整合机制的设计原则在于“不浪费、不过度、不滥用”。三是“激励机制”,解决的是教师在“同伴互助”的整体实施过程中保持持续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的问题。激励机制的设置需以项目目标为导向,以参与者的需求为入口,以多种激励模式组合使用为策略,注重项目考核和团队考核,并把团队考核结果跟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职称考核挂钩,促使参与各方保持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四是“保障机制”,以解决“同伴互助”推行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问题为核心。一方面需要从文化层面切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从行为层面着手。文化层面需要建立宣传、宣导规则,保障院校对“同伴互助”理念和进度的持续认知与动态了解;行为层面需要建立考核、审核与改善为一体的组合规则,形成系统性的保障环境。

第四,项目团队以“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为依托,论述了“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创新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带头人围绕教学或科研主动牵头建立学习共同体,先做好自己,再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有效促进学习共同体内部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

第五,项目团队界定了教学名师的内涵并提炼了教学名师的培养路径。教学名师是指集专家、导师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教师,是持续地绽放并和学生一起学习和成长的教师。有情怀的专家型教师,至少必须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融会贯通的专家敢于放下自己的知识经验,与学生肩并肩地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的导师愿意俯下身来帮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真正的能力;真正有情怀的教育家,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滋养学生的心灵。

“同伴互助”、博采众长是教学名师成长的捷径。这种捷径就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切入口,教学团队的课程负责人老带新,指导年轻教师精耕一门得心应手的专业课程、掌握出类拔萃的教学技巧、练就精湛娴熟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围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追踪一个行业专业的发展前沿、寻找教研和科研的主题开展合作和互助。在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团队负责人应鼓励年轻人主动吸引有共同兴趣、性格专业互补的其他教师,领衔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科研团队,并联系一家知名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从而获得令人羡慕的教研成果,最终成为一位学高身正的教学名师。

综上所述,围绕“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团队提出14118模型,即1(依托学习共同体)+4(四大机制)+1(团队负责人领导力)+1(团队成员追随力)+8(八大举措)的“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模型

本书的完成是团队成员“同伴互助”的结果,我们边实践边总结,力求将“同伴互助”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在书中。全书由张乖利副教授提出写作思路并担任总撰和审阅,各章节主要由张乖利副教授和刘后伟副教授撰写。另外,杨立艳副教授和胡爱清副教授为本书提供了大量资料并对书稿进行了校对。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东莞轻创圈教育赋能平台顾问合伙人曲丹女士的大力支持,她不仅分享了培训行业和创业团队“同伴互助”的经验和做法,而且为本书第五章提供了参考资料。

课题调研中非常感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先进材料研究所负责人黎彧教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曾文权教授,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金融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分享,让我们对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有了真切的感受和系统的了解。

疫情期间,我们一边带团队比赛,一边线上收集调查问卷。问卷回收过程中,感谢全国高校同仁的鼎力支持,特别是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热情参与了问卷的填写。

项目研究中,笔者有幸参加了“应用型课程联盟”组织的线上公益读书沙龙——四元读书会。在这个线上虚拟的“同伴互助”学习共同体中,关于教学科研团队“同伴互助”机制的建立,笔者得到了河北大学崔佳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刘艳侠老师、人民网文华在线教育首席教学设计师刘欣老师、广州商学院艾冬生老师和读书会每期分享嘉宾老师的指点,受到了启发,在此向他们一并感谢。

本书得以付梓,得益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在此,向这些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著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合作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启动互助模式,抓紧时间去营造“同伴互助”的校园氛围,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确保教师之间“同伴互助”制度化、长效化、持续化。我们相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800多位教师如果能够团结起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我们的力量将所向披靡,一定能创造出一所能够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和成功的伟大学校。

张乖利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