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大医传承文库·疑难病名老中医经验集萃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验案精选

(一)“四左金陈,肝脾同调”治疗痞满案

李某,女,55岁,已婚,无业,2021年8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1年,加重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家庭变故后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伴有嗳气反酸未予重视。后症状反复发作,间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西药后症状暂时缓解,但症状反复。1个月前因琐事生气后上述症状加重,电子胃镜: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胆汁反流。病理:(胃窦)黏膜慢性萎缩性炎。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刻下:脘腹胀满,满而不痛,伴有嗳气、反酸,口干口苦、渴不多饮,偶有咳嗽,情志不舒时症状加重。纳寐皆差,大便干结,小便尚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中医辨证: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证。治法:疏肝健脾,行气消痞。治以十三味和中丸加减。处方(图1):柴胡8g,姜半夏10g,炒黄芩10g,枳壳10g,赤芍10g,白芍10g,青皮10g,陈皮10g,炒川连5g,厚朴10g,炒吴茱萸3g,沉香曲10g,苏梗10g,瓜蒌皮10g,广木香9g,砂仁6g,茯苓15g,甘草4g,枇杷叶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img

图1 马老处方1

二诊(2021年8月11日):患者诉药后脘腹胀满较前缓解,咳嗽已无,偶有嗳气、反酸。纳寐尚可,二便尚调,舌脉同前。守上方去枇杷叶,继服14剂。

三诊(2021年8月25日):患者诉诸症减轻,偶有口苦,纳可,自觉乏力明显,脉弦细,舌淡苔薄白。此肝脾渐调,久病损及正气,正气不足。守上方加太子参15g,白术10g。继服14剂。

四诊(2021年9月8日):症状基本消失,脉弦细,舌淡苔薄白,予以十三味和中丸善后,每次6g,3次/日,疏肝和胃巩固疗效。2个月后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按:《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冯氏锦囊秘录》引《保命集》云:“脾小能行气于四脏,结而不散则为痞。”马老认为该患者病机属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患者平素情绪不舒,肝气郁结,木郁乘土,戗伐脾胃,脾胃不和,失于健运,中焦气机不利,形成气滞中焦之病机,故见脘腹胸胁痞满、嗳气反酸、纳差、口干口苦、情志不畅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亦为肝郁气滞、脾胃不和的表现。

马老运用十三味和中丸加减疏肝健脾,行气化湿;肝热不甚,故去金铃子散,加沉香曲、木香、瓜蒌皮、紫苏梗加强行气宽中、健脾燥湿之力;加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诸药相伍,肝脾调和,湿邪得化,气机通畅,痞满自除。

马老在该患者的处方中用到了青皮、陈皮,赤芍、白芍等对药。在临证时,使用对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皮、陈皮二者均善理中焦之气,青皮性较峻烈,行气力猛,疏肝破气,散结止痛;陈皮性温而平和,行气力缓,偏入脾肺而燥湿化痰。青皮、陈皮并用,木土得和,升降有常,调和肝脾两脏。二者常合用于木郁土壅、气滞中焦所致肝(胆)脾(胃)不和等证,理气作用更强,可达到理中焦之气而疏肝健胃燥湿之功。再如赤芍、白芍二药,《本草崇原》云:“白芍、赤芍各为一种,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寒赤温,白入气分,赤入血分。”该患者病程日久,肝郁气滞,木郁乘土,累及脾胃,以致中焦气机不利,故二芍同用,刚柔并济,一敛一散,一缓一行。调和肝脾,刚柔并济,通补兼施,方能“调和致中”,令中焦如衡,尤其适用于证属肝胃不和或肝胃郁热兼瘀阻胃络者。

四逆散(偏于脾虚时常改用为四君子汤)、左金丸、金铃子散、二陈汤是脾胃病诊治中常用的方剂,临证中马老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和病理机制常常合方使用,并形成“四左金陈,肝脾(胃)同调”较为固定和成熟的治疗方法。四逆散为疏肝理气之母方;金铃子散理肝木之气血;左金丸黄连倍于吴茱萸可以清化肝之郁热,吴茱萸等量或重于黄连则可温肝胃之虚寒;二陈汤中陈皮、半夏理气和胃,茯苓健脾化湿。若肝胃(脾)不和证候明显,马老常用青皮易陈皮,或青皮、陈皮同用以理中焦之气而疏肝健胃燥湿,以香附易半夏,茯神易茯苓,加强疏肝气、理肝血的作用。气郁重者,加八月札、香附、郁金;血瘀明显者,加丹参、川芎、泽兰、赤芍;肝胃郁热,加蒲公英、栀子、黄芩;肝脾不和,症见腹痛、肠鸣、泄泻者,重用白芍,加白术、防风、茯神、薏苡仁等。临床证明“四左金陈”合用并随症加减最适宜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的脾胃病治疗。

(李奎武整理)

(二)“寒温并用,和中消痞”治疗胃痞案

患者李某,男,57岁,已婚,公司职工,2021年9月15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满伴嗳气、反酸2年,加重2个月余。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生气后出现胃脘胀满堵闷不适,伴嗳气、反酸,时轻时重,以劳累和生气后症状加重。2021年6月24日,胃镜:浅表性全胃炎伴胃窦部糜烂。病理:(胃窦部)浅表萎缩,肠上皮化生。腹部彩超:①脂肪肝;②胆囊壁毛糙。经西医治疗,症状未见改善。刻下:胃脘胀满堵闷不适,满而不痛,伴嗳气反酸,嗳气则舒。口干口苦、不欲多饮,平素急躁易怒,易感疲劳乏力。纳可,夜寐不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病。中医辨证: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证。治法:平调寒热,益气消痞。治以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图2):太子参10g,白术10g,茯苓15g,炒山药10g,姜半夏10g,陈皮10g,炒黄芩15g,炒川连5g,干姜3g,广木香10g,砂仁5g,蔻仁5g,炒吴萸3g,白芍15g,丹参15g,枳壳15g,炒莱菔子15g,焦山楂10g,焦建曲10g,郁金9g,甘草4g,竹茹10g,苏梗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img

图2 马老处方2

二诊(2021年9月22日):患者诉胃脘胀满堵闷感减轻,食欲较前增加,口干口苦改善,大便不成形,仍感乏力,睡眠改善,舌淡胖,苔薄黄,脉弦细。患者中焦枢机稍利,脾气略复,痞热已泄其半,改炒黄芩5g,守法酌加运脾化湿之品炒薏仁30g。7剂。

三至四诊:患者诉胃脘胀满堵闷感、嗳气、反酸症状明显减轻,口干口苦、乏力较前好转,大便成形,舌脉同前。患者脾胃气机升降渐复,守上方继服。

五诊(2021年10月27日):患者诉胃脘胀满堵闷、嗳气、反酸症状消失,乏力症状均明显改善,守上方继服14剂后诸症皆除,随访至今,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

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满是脾胃病中十分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在病变初期或病程的某个阶段均可出现。值得提出的是,临床医家多详于痛而略于痞,或痛痞混说,因而在用药上受到一定影响。马老认为痛为气滞不通,证多属实,痞为气机窒塞,病多虚实夹杂,不可不辨。正如《景岳全书》所云:“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此而错用,多致误人。”胃痞多因外邪入里、饮食不当、情志内伤、劳倦过度,而致寒、热、食、湿、痰、瘀内蕴,脾之升运不健,胃之纳降失司,清浊升降失常,胃气郁滞,窒塞不通而成。病机有虚实之分,病证有气滞、热郁、湿阻、寒凝、中虚,或夹痰夹湿多端,又每多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甚至寒热虚实杂呈,多证并见,发为气滞湿阻、湿阻热郁、寒热错杂、气滞火郁、热郁伤阴、中虚气滞等证候。马老治疗此病总以温清通补为原则。虚痞重在补胃气,滋胃阴,补之使之通;实痞采用温中、清热、祛湿、化痰、消食等法,泻之使之通。临证尤当针对虚实夹杂、寒热互结情况,通补兼施,温清并用,并根据虚实、寒热的主次及其转化,通补兼施;寒热并调,随证加减。胃痞一病治法多样但皆在调和,使中焦如衡,则痞满自除。

此患者病程迁延日久,脾胃虚弱,气虚则易感疲劳,脾胃升降失司,中焦气机不利,故见胃脘胀满堵闷,但满而不痛;动则气耗,故劳后加重;又平素急躁易怒,情志不畅,郁而化热,故见口苦口干,嗳气、反酸;患者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皆为虚实寒热夹杂之象,故以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主之。

二诊时患者诸症缓解,中焦枢机稍利,脾气略复,大便溏薄,口干口苦不显,痞热已泄其半,故改炒黄芩为5g。脾气亦虚而不能过求于补,以防气机壅塞,故守法酌加运脾化湿之品炒薏仁30g。三诊至五诊患者诸症皆减,故效不更方,继服后则诸症皆除。同时,马老认为患者口苦反酸、夜眠不安、苔薄黄脉沉细乃兼存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象,故予竹茹、郁金清胆和胃,解郁除烦,加白芍养血益阴以敛肝阳。合用吴茱萸有左金之意,寒热平调,增开痞散结之效。山药、茯苓清补脾胃,又能利湿安神。患者中焦痞气互结为甚,以苏梗、木香、砂仁、蔻仁、枳壳、莱菔子行气宽中,散结除痞,又使补气而不壅滞。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言:“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皆因病久气血阴阳亏虚,无力鼓动血运,血滞于经,故加丹参以活血化瘀。山楂、建曲健脾助运、消食导滞,又防脾胃素虚不耐药力及他药碍胃。易人参为太子参,考虑到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之功甚强,有助邪之嫌,而易太子参10g,用量偏小而适中,既能补益中气,又可防姜半夏、吴茱萸辛散,黄芩、黄连苦泻之过,免伤正气。诸药合用则胀满可除,结消痞除,寒热调和,心宽神怡。

(李奎武整理)

(三)“温养中焦,活血缓痛”治疗胃痛案

秦某,女,63岁,已婚,离退休人员。2021年4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5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5年前进食冷饮后出现胃脘部疼痛,疼痛以空腹为主,休息后未见好转,遂就诊于当地医院予以西药治疗(具体不详)后,病情稍有缓解,后症状反复。2个月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胃痛,2021年1月26日电子胃镜检查报告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活动期)C1型,伴胆汁反流。病理:(胃窦小弯)黏膜慢性炎伴充血,局部区域黏膜呈萎缩性改变。刻下:胃脘部刺痛,多饭前发作,饭后缓解,遇寒则剧,得温痛减,脘腹胀满,时有嗳气,无反酸,乏力,纳谷不香,口干,无口苦,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活动期。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证)。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活血止痛。治以黄芪建中汤合丹参饮加减。处方(图3):当归10g,白芍20g,桂枝8g,炙甘草6g,百合20g,台乌药10g,丹参15g,檀香4g,砂仁6g,广木香9g,制黄芪10g,香橼皮10g,延胡索10g,川楝子6g,麦芽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img

图3 马老处方3

二诊(2021年4月19日):药后症状减轻,胃痛较前好转,时有胃脘部不适,仍有乏力、纳差,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脉弦细,舌淡苔白。此中焦气滞渐行,脾胃之气素虚,乏于运化,综上方加炒扁豆9g,白术10g,焦山楂10g,建曲10g。继服14剂。

三诊(2021年4月30日):药后平善,诸症显减,胃脘不痛,但不耐寒凉,进食不慎则症状复显,大便成形,每日1次。综上方继服14剂。

四诊(2021年4月17日):诉药后已无胃痛,纳可,二便调,脉弦缓,舌淡苔白。综上方继服7剂善后,半年后随访诉胃痛已愈,尚未再发。

按:《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又有《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说:“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血证论》言:“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

该患者胃痛系脾胃虚寒,气滞血瘀所致。脾胃虚寒,凝滞收引,不通则痛,故胃脘疼痛,遇寒则剧,得温痛减;寒邪阻遏气机,气滞不行,久而血失其运,停而为瘀,故脘腹胀满,胃脘刺痛;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故乏力纳差。综合舌脉,辨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证。《景岳全书·心腹痛》言:“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又《类证治裁》有云:“(胃脘痛)治法须分新久,初痛在经,久痛入络,经主气,络主血也。初痛宜温散以行气,久痛则血络亦痹,必辛通以和营,未可概以香燥例治也。其因胃阳衰而脘痛者,食入不运,当辛甘理阳。”故用黄芪建中汤合丹参饮以温补中阳,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合金铃子散、香橼皮以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加百合、台乌药以通气和血,温阳散寒;加麦芽、木香健脾益气,和中除胀;活血当兼顾养血,故加血中之气药当归以补血活血,润肠止痛。如此,则寒邪散,气机畅,瘀血行,痛自缓。

慢性胃炎其病程较长,缠绵日久,易形成多虚多瘀、虚实夹杂的疾病特点。阳虚失温,气滞血停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产生。慢性胃炎病程迁延不愈者临床多见瘀久化热和脾虚血瘀。瘀久化热者治宜清化瘀热法,此法适用于木郁化火,病久入络,瘀热互结,症见胃脘疼痛或刺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增粗,胃镜、病理活检提示腺体萎缩,或见肠上皮化生,或兼见不典型增生者。此当从“瘀热”论治,宜清化瘀热,药用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陈皮、丹参、血竭、赤芍、白花蛇舌草之属,瘀化热清则胃自安;若瘀血重、疼痛久治不愈,可用失笑散佐酒川军(川大黄);若与气滞兼见者,可用九香虫,活血之余兼能行气除胀;出血者加蒲黄炭、三七粉、茜草根、乌贼骨等化瘀止血。此法对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萎缩性胃炎、急性胃痉挛、消化道出血而见瘀热证者疗效颇著。脾虚血瘀者治宜调气活血法,此法适用于肝胃不和日久,脾气受伐,或素体中焦虚弱,运化失职,行血无力致血瘀脉络者,证属血瘀兼气虚,表现为胃脘刺痛或隐痛,痛处固定,纳呆胀满,便溏乏力,舌质紫暗,脉细涩。此当从“气血”论治,正虚甚而瘀血轻者宜调气活血,脾气健,血自行;瘀血重者当先去瘀血,继补脾气,恐瘀血内阻而补益太过致气滞为患。药用白术、太子参、当归、香附、丹参、莪术、赤芍等益气活血之类;若兼便干者,可加桃仁润肠通便;莪术活血,又能理中气、泻积聚,短期使用无破血之弊。临床常用于逆转萎缩性胃炎之腺体萎缩。

马老常告诫吾辈,临证当谨记“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时刻不忘脾胃气阴,活血祛瘀当遵循“行而不峻、化而兼养”之原则,慎用开破攻逐之类,盖因瘀血久焉,不可急攻,当在缓图,且开破攻逐之品用之稍过,则伤气耗阴,脾胃益损,于病无补。另外,马老对养血之品的使用,也顺应了胃腑多气多血、喜润恶燥的特点。

(李奎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