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辨证速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少阳经腑病位

从三阳大的病位而言,太阳经在后,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两侧。

在三阳之中,少阳经腑的病位有所不同,是由实质性的胆腑、气化循行的胆经,以及表里相互络属的肝之余气所构成。

少阳病位在内则是以胆腑为主,络于肝而影射于右背。肝下藏胆,肝胆相连,胆病及肝,肝病及胆,二气相交,因此,少阳病位常连于肝气。

少阳的大病位外在体表应包括身体两侧,胁下、肋间,肩臂外侧、颈项两侧及两耳上下。

我有一弟子,为一个患者用大柴胡汤加味医治其他疾病。出乎意料的是,患者经过服用中药一段时间后,原本长在耳下多年的一个囊肿竟然被渐渐消掉。此应为少阳经邪气所聚,因大柴胡汤善治少阳经、腑疾病。祛胆腑热邪,利少阳经气,使少阳经气流利,邪气疏解,囊肿随气而消。

就少阳的功能而言,少阳虽为一个小小之阳,但在三阳病的传经中,负责截断病程传入三阴,或减缓病邪来势。如《伤寒论》少阳篇第270条所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如果胆经不虚,胆腑不郁,就能够使热邪寒邪随气化而散。少阳又主情志,胆经胆气不郁不积,人会自觉情志和谐,心情愉悦。若少阳经、腑邪气常滞,则情志不畅,郁气不舒。少阳之气亦关联脾胃受纳,少阳病邪可引起食不知味,默默厌食,或食后胁肋胀满,或嗳气频发、善太息等。如《伤寒论》原文第96条所描述:“伤寒五六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少阳胆腑及胆气外发之经脉,与表里络属的肝之余气,共同构成了少阳这一生理病理系统及少阳大病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