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对比
理解两种医学思维的差别,才能更好地融合利用它们
当今社会,人们最普遍的状态就是“疲劳”。毕竟,如果你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为什么我感觉”,自动蹦出来的第一项就是“这么累”。
现实中,你肯定了解疲劳是什么感觉、都有什么表现:有时候还不到晚上7点就困了;早上会完全无视闹钟,听到手机闹铃响了,想也不想就顺手一划,选择“再睡一会”;身体感觉好像被扔到洗衣机滚筒里甩了500多圈;刷个牙要使出吃奶的力气;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个20瓦的灯泡,却不得不拼命照亮整座城市。
一直处于这种状态里是有代价的。你大概会觉得困惑,也会担心,然后上网搜索为什么会感觉这样,感觉自己像是在名叫“生活”的超市里的一颗小小的、被压扁了的葡萄。
为了了解东西方医学理念的不同,我们不妨把这个症状搬到一个特别的诊室:它有两扇门,一扇写着“东方”,一扇写着“西方”。
这两种方法都是怎么寻找症结的呢?
在西方诊室里,你的医生可能会感觉面对着一团迷雾。毕竟,有太多的疾病可能引起疲劳。它可能是激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抑郁),可能是化学反应(贫血),也可能是由于感染(最近我们对新冠病毒可以说非常熟悉了),还可能是无数种生理、心理上的问题,从癌症、心脏病、失眠到睡眠窒息。
于是,西医专家就要开始调查了,先问你的家族病史,你的个人病史,其他可能会有的症状,还有各种有可能导致疲劳的线索,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推测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会想要一些确切的数据来证实。
你可能会拿到一系列诊断报告——肯定会有血液检测报告,可能会写你缺乏某种东西(激素、维生素、营养物质)。如果医生确定了问题的根源,你就该拿到处方了:改变饮食,服用维生素或其他药物,做治疗(例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睡眠窒息、输注铁剂治疗贫血)。医生还会提一些生活作息上的建议(比如改善饮食、清洁睡眠环境、减少咖啡因摄入、压力管理等)。
不过,医生也很有可能没办法马上弄清楚问题,因为疲劳太常见了,有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上文描述的这个从了解症状到确诊的流程,只是一个简化版,实际上这个过程可能会很复杂,一次就医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把你放进一个简便的归类:慢性疲劳综合征。
简而言之,在挂着“西方”牌子的这扇门里,医生们会使用“列表清单”——把那些身体线索所指向的问题逐一研究、排除,最后确定问题所在并搞定它。
而在写着“东方”的这扇门后,医生们对内脏系统有独特的理解,认为疲劳是由多个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脾虚、肾虚、心血虚等。中医很独特的一点在于,它认为所有问题都是由于身体失衡引起的。“虚”是由于身体某一处有损失(物质或能量的损失),可能是某个位置(如脾、肾、心),或是基本物质和能量(如气、血或阴阳)。
而阴阳是构成平衡两端的基础,也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概念。中医会着眼于整个身体来评估平衡的情况——你的体态,你走进房间的样子,舌头和嘴唇的颜色,脉搏的强弱等。无论西医会找到什么样的内脏或化学指标的具体问题,中医都会着眼于重塑平衡,采用健脾(促进将食物转化为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提升肾阳(增强生命能量和物质转运的驱动力)、养血(疏畅生命物质和能量在全身的转运和合理分布)等方式来治愈疲劳。
中医最大的差别在于,即便疲劳有可以确定的原因,但身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在运作——这意味着治疗整体的同时,那个具体的问题也会被治愈。中医的巧妙之处在于化繁为简,通过平衡阴阳治疗整个身体,从而治疗疲劳。
在这本书之后的部分,我们还会深入探索病因和疗法。而这一章的主要任务是对比东西方两种方法分别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不同。其实哪种方法更有优势,将由临床疗效来确定,我们仅仅是说出其不同之处而已。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东西方的不同,但还有更多不同值得探索。为什么呢?我们的目标不是比较优劣,而是发掘它们如何互补。理解它们的不同会让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一个让两种方式共存的融合医疗体系(这将是下一章的主要内容)。
4种主要的哲学基础差异
西医学好比捕猎或是钓鱼
中医学好比农场管理
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思想。捕猎和钓鱼,总会有胜负——会有捕猎者和猎物,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要生存就必须战斗,要掌控、征服自然。
西方医学就是这个逻辑:任何事物都可以被划分得更小,它们互相斗争,要么是你击败了有害的细胞,要么是有害的细胞击败了你;要么是你战胜了疾病,要么是疾病击败了你。
要打赢这场微观的战争,西方医学运用逻辑、科学技术和理性。我们会看到在治疗某一疾病的时候,西医会开具精准的处方,做出聚焦的分析,使用科学的方法。实际上,西方医学已经发展成为基于人体解剖学、物理、化学,将生命和生物体分解成微观去看待的完整医学体系。找出问题,确定根源和症状,运用对应的理论和技术解决问题——这用的是丛林法则的思维,即找到猎物,捕杀猎物,迎接下次战斗。
而中医学使用的是农场管理的逻辑(毕竟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种田,就不是捕猎者和猎物的状态了,而是关于如何和脚下的大地和谐相处的学问。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相应”,也就是说,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
这种思维重视的是冥想、洞察、灵感、领悟,实践采用的是“精耕细作”。东方思维方式从宏观上而非微观上理解生命,这一点贯穿了中医学的始终,通过天人合一的理念去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的整体关系。中医治疗疾病会关注“生病的人”,将人体看作一个小世界,着眼于情志的调节及生活方式、生活作息的改善,运用药物、针灸等调整人体气血平衡,增强脏腑功能,而不只是去评估“某个出了问题的器官或组织”。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医不热衷于把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了——农夫会和脚下的土地合作,而不是和它对着干,他们播种并和土地一起滋养庄稼。
西医学中所讲的器官是物理上的
中医学中所讲的器官是功能上的
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上的生物课(解剖青蛙什么的),你就会马上想起西医学是怎么看待器官的了:它们是物理上的实体——每个都有各自的任务。对吗?即便你没有见过真的解剖出来的器官,你也大概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心脏会跳动,将血液送往全身;肠子像个巨大的蠕虫,负责将食物消化过后的产物排泄出去;还有你的肾、肝、大脑,以及其他每一个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西医将身体划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当它们没有办法完成工作时,就需要去看病治疗了。
这就是西医学试图理解中医学时最大的障碍了。因为在中医学中,器官不是物理上的东西,而是生理功能上的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医学强调整个身体的功能,而不是每个物理结构上的器官对应一个作用。不妨这样想,西医学中不同器官的功能是独立的,同时能相互影响的;而中医学的器官是按照功能划分的定义和描述,它既有具体性(大致对应的解剖结构),又有抽象性(功能一致的系统汇集)。
以“心”为例。心属火,是中医学所说的“五行”之一(我们将在“迷你医学院”一章中详述)。在西医学中,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驱动血液流动的“泵”,它将血液“推”向动脉,也从静脉中把血液“拉”回来。它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从解剖学角度上看,它可以与这个系统的其他部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液等)分开。
相对而言,中医学的“心”像是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代名词。它包含将富有营养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组织,以及将携带着废弃物质的血液处理掉的所有环节。想象一下,它像是一个大标题,下面有很多小标题——心脏、血管、血液等。
但要注意,西医学中的血液循环系统不只局限于血液的循环。 比如,它还包括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颈动脉体能检测到血液中氧气水平的变化,从而调节呼吸),血液中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而对于中医,这些并非血液循环的活动不会被算作“心”的一部分,而从功能的角度归入了“肺”所管辖的范围。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例子——脾。在西方医学中,脾是位于腹腔左上方的一个有形的器官。它储存了大量的免疫细胞,能够清理掉衰老的血细胞。这一功能,中医笼统归纳到“脾统血”的范围。
在中医学里,脾与解剖意义上的脾所主导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中医学认为脾的作用是“主运化”,它涵盖了从消化到吸收的全过程,包括几乎整个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还有消化腺,以及解剖意义上的肝脏或胰腺,甚至还包括一些微生物群组的功能。
但是在西医学中,消化道不只是消化和吸收,它也与免疫和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关。而在中医学里,脾主要主持消化和吸收。
在这本书里,我们提到的“器官”指的是中医学所说的器官,是从整个身体的功能角度出发、相互影响的器官,而不是生物课讲的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器官。
西医学=还原论
中医学=整体论
什么是还原论呢?具体来说,它是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复杂的系统是由各个简单的部分组成的。这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价值观——把大的物质分成更小、更简单的,然后再处理。这也是西医学采用的方式:用几个较小的部分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叠加去解释一个大的整体。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
西医学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环节中轮番使用这种方法:实验对象先是动物,然后是对少量人群,然后是更大数量的人群。仔细看的话,这个方法不是仅适用于某个研究,而且贯穿西医学的始终。以心脏病为例,关于心脏病的研究多到无法计算,包含用药、饮食、手术流程等各个方面,其中就运用了这种逻辑: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很多个小问题,分析研究这些小问题得出结论。就像是拼图,许多小碎片拼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画面。而这就是还原论。
回到前面疲劳的例子:(感到疲劳)那就检查一下甲状腺,治疗甲状腺吧;没有用的话,试试注射维生素B12,或者再改善一下睡眠,经常运动。
这非常合理,但是有缺点。因为通常独立的个体之间会有互动,它们相互独立时和相互联系时会是不一样的状态。这就好比一个山顶洞人看到灯泡和电源开关,只有当他拧上灯泡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开关能控制电灯。
而中医学采取的是整体论思维。整体论认为不同的系统(比如物理、生理、社会)应当被视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开来看;系统(如自然、人体等)里的各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能被分开来理解。系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功能清晰的整体。
比如,如果要研究一个复杂的机器,还原论者会立刻拿出螺丝刀,把机器拆成上千个零件,挨个研究。这明显会很花费时间,并且效果可能不理想。整体论者的方法就简单多了。他们会研究这个机器有什么功能,而不会太过在意每个零件对机器的运转有什么影响。这就是中医学从功能而非解剖角度理解脏腑器官的逻辑。
运用整体思维,中医学将人体理解为由许多系统组成的复杂的生命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合作,维持生命活动有序地、正常地进行。最近有研究表明,寄生于身体里或身体表面的微生物,比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与人体各个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是身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证实了中医的整体观。
西医学用所有人都适用的方式治疗个体
中医学用个性化的方式治疗所有人
西医学中,寻找治疗方案的道路一般是这样的:出现一个问题,科研人员对问题进行研究,假定多种治疗方案,然后经过漫长的检测、试验、实施、发展过程,经过审核的治疗方案会变成标准流程。用药、手术,甚至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源于这种策略。这种策略的目标是,发现有效率高(没有什么药或是手术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风险或伤害性低、不良反应用最小的治疗方案。当这种标准成立后,就变成了治疗这种疾病的“大众版”方案,也就是医生们治疗大多数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时使用的方案。将诊断和治疗标准化的一个非常大的好处是,医学生可以接受标准化的教育。知道“正确的”答案,你就能毕业了。而副作用就是很容易培养出“一刀切”的医生,他们不太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而中医使用不一样的方式。中医会整体地去看一个人的状况,然后给出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比如针对出现的各种症状,找到发生绝大多数症状的根本原因,中医称之为“辨主证”,给予主导治疗的处方;对于一些次要症状,中医称之为“辨次证”,给予选择对症药味或暂时忽略不管。对于西医学中定义的某一种疾病或某一个症状,中医因师承流派、个人经验及患者体质、生活地理环境等的不同,可能会给出几十种不同的处方,而均得到治愈的效果。这样对患者“量体裁衣”的治疗结果是最佳的,但从统计学而言毫无定量定性“标准化”的可能,因为治疗是“单病例”(个体)导向。而在西医学里,科研人员可能会因为实验样本量大而感到骄傲,样本量为1000的科学家比样本量为23的科学家更有底气宣传自己的治疗方法。
从另一方面看,中医学所重视的单病例研究在西医学就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仅代表对个案的研究、对于某个传闻的证据,不太值得普及。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专家就更有挑战性了,这就像是每个人眼里的 “成功”都不一样。所以,一位优秀的中医通常是极受患者的肯定的,一个个患者积累起来就是中医的口碑,而不是因为他通过了某些所谓的标准考试。就像是如何判断一位“艺术家”是否受过良好的训练呢?不也是由于其个性化的作品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而判断嘛。
在后文中,你将会看到中医面对常见的症状是如何运用独特的诊断方式辨证论治的,又是怎样结合众多的个体化因素开出处方的。
东方vs西方小贴士(表2)
表2 中西方医学思维对比
神奇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有些植物会改变颜色来作为伪装,保护自己免受食草动物的啃食。而现在,Smithsonian刊登了报道称,植物学家发现有一种植物也对人类使用了相同的把戏。梭砂贝母生长在我国横断山脉的岩石地面上,它们有鲜艳的绿色叶子和黄色花朵,在周围灰色岩壁的衬托下非常显眼。这种植物一直以来都被用作中药材,但近几年随着需求量不断上升,变得越来越难以寻找了。而植物学家发现,梭砂贝母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发展出了伪装的能力:它们生长出灰棕色的叶子,看上去和生长的岩石融为一体。研究者通过询问采药人了解到采摘最密集的区域,计算了变色叶子和环境联系的紧密程度,最终得出结论:人类活动是促使梭砂贝母发生改变的原因。
中医是否停滞在过去?
安慰剂效应——内心相信治疗有效,而不是通过临床证据证明它有效——是确实存在的。有些研究者曾试图证明中医疗效是由于安慰剂效应,但中医治疗有效果并不是因为这回事。
许多世界领先的医学期刊刊载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中医疗效远不止安慰剂效应。比如,一个总结23项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的随机试验研究的综述表明,中医治疗确实可以有效缓解疲劳症状。
中医药代代相传,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很多实践经验。不过,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传统上中医是不做试验的。直到近些年,中医临床试验的概念才开始慢慢兴起。尽管现在有成千上万涉及中医的试验研究,但和西医比起来数量还是非常少的。中医在预防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而疾病预防正是中医的临床优势领域。
中医治疗是高度个性化的。同样的症状,每个人的治疗方案会不同。而这种个性化的方法难以进行西医思维的临床试验。
中医疗法可以从中医的角度得到完美的验证。中医通过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健康和疾病,所以对于中医疗法的研究应当基于中医的基本原则或思维进行设计。
中医并不是什么黑魔法,它是农耕文明数以亿计的人们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古时候的人们生存条件恶劣,只能靠手头仅有的资源存活下来。尽管不是所有疗法都经过双盲试验或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但也不意味着中医是靠不住的。
事实上,也没有几个西医疗法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检验,直到现在还在被几亿人放心地使用着的。甚至有些西药经过了完整、严格的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审核,仍然因为意料之外的不良反应被召回。中医在西方的一个大问题,可能是如何保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质量监管。但事实上,和西医一样,中医治疗也是基于诊断和护理身体的规律——只是使用不同的语言和逻辑思维。
就像上文提到的,科研人员如今正在使用更加严格的方式研究中医疗法。和药品试验一样,这种研究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而私营和公立部门的合作可以为这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在最近一项研究中,高校研究人员和一家美国公司合作开展了一个金标准(安慰剂对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计划。这个方案的目标是检测一种天然β-葡聚糖化合物对于卫气虚(一种中医病证,有这种状况的人容易患感冒)的缓解作用。β-葡聚糖在某些食物,如蘑菇、燕麦、酵母中十分丰富,可以提升免疫力。受试者都是具有卫气虚状况的患者,他们连续3个月每天两次服用β-葡聚糖或是安慰剂。效果如何呢?经过1个月的治疗,β-葡聚糖提升了他们的卫气,并且一直保持到了研究结束。诸如此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中医做科研吗?自古以来中医主要依靠观察到的迹象进行治疗,但如上文所述的新式介入性研究正逐渐兴起,进一步促进中医的现代发展。
● 中药过时了吗?换句话说,中药方剂历史久远,主要使用天然药物,中医会像那些大的制药公司那样开发新药品吗?上文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从化学角度检验化合物,找到了新式中医疗法。这展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未来,西医给中医提供了很多新药品研发的思路和可能性,中医可以像西医精准药品配方那样,尝试开发新药物。
中医可以作为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管理慢性病症状、预防疾病发生的前线,而西医则在这些方法没有成功时有效地介入。慢慢地,两者会有更多重叠。当西医逐渐了解“治未病”的重要性时,中医疗法将成为应用更广泛、性价比更高的治疗选择,就如同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那样——这个发现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