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红豆生南国(1)
《红豆》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妈,你别收拾了,我自己会收”,女生咬着发圈,小步跑出来,
“我怕你来不及逃荒,你就不能早起十分钟啊,就没见你早上坐下来吃过早饭,
不是说要考试了,怎么心里还没点数。”小窦妈妈说着也不停手上的动作。
“遵母亲大人教诲,我这不是拿了书去图书馆刻苦钻研?”
小窦妈妈做势往窗边一瞧,“哎哟,太阳也没从西边出来,难得啊,难得。”
“妈,你这每天借着太阳来讽我,人太阳也怪累的,哪有空理你啊。”
小窦叼着面包,抢过妈妈手里的书包,匆匆的跑出门去了。
小窦约了同学一起交换新出的偶像卡面,还有几张精致的书签,总之,复习只是顺道。
坐在窗边等了好久,给同学打的语音通话,发的几十条信息都石沉大海。
“好啊,你个苏玫,迟到就算了,还搞失踪,真有你的,下次再说我墨迹,看我不把你嘴堵上。”
被放了鸽子的小窦,坐在窗边无聊起来,妈妈是晚班,现在一回家,她撒的谎,不攻自破。
“好吧,那就复习一下吧”,小窦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数学习题集,做了没三题,哈欠打了不下十个,
“得理科者得天下,这天下我还是不争了”,小窦想着,来都来了,不如找本书看看,打发一下时间也好。
选了半天挑了本《唐诗三百首》,第一离座位近,其次有点插画,不至于看起来那么无聊,
用她的话说就是,黑白文字实在容易引起瞌睡,需要加点色彩中和一下。
她蛮喜欢今天的天气的,没有毒辣的太阳,亦无瓢泼大雨,好像西瓜浸到凉水里的清透,轻轻爽爽的,很舒服。
随手翻了一页,是王维的《红豆》,这首诗她是知道的,依稀记得儿时妈妈也曾教她诵读过。
诗边有插画一幅,一女子眉头紧锁,手持诗卷,立于相思树下,红豆结果,相思情寄满枝头。
小窦对诗,画的好感多过于数字,一首诗能仅以短短十几个字,就蕴含了人,事,情,景。
且借着千年时间长河而来,其所函情愫依旧如昨,不褪不灭,如老酒醇香,每每想到此,敬意皆由心而生。
话虽如此,还未等到翻页,小窦的眼皮就开始打架了,她不打算与睡神挣扎,不如以书作枕,酣睡一番。
门都闭着,小窗缝隙里时而钻进几缕风,翻起书页一角,撩动少女发丝,如此轻柔。
她好似走在黑暗中,只听得“嘤嘤呜呜”的啜泣,不时伴随着“哼哼”的抽噎声。
好像是有人在哭,听着应该是一位女子,小窦想:“这得有多难过,我哭都是嚎,上次那么嚎还是在爷爷过世的时候。”
她眼前开始亮起来,只见一女子,身着红装,坐于床沿,耳侧戴一簪子,如鲜血般的红色。
小窦上前两步,想说些安慰的话,她没有看见自己的身形,而这女子的一举一动,她都能看的格外明晰,好像自己就是这女子。
她心下了然,“我好像睡着了,那这是在梦里吧,这是自己在梦里的意识吧,既是梦,就做不了什么,梦醒了,就忘了。”
不过这次的感受好真实,和在影院一样的直视感。
女子哭若梨花带雨,仍由泪水打湿衣襟,沾湿衣袖,在昏黄晃动的烛火下,暗红交织。
时间无声息,而烛泪将尽,她起身,悲痛带来的眩晕又使她重重摔倒,
连同头上的簪子也掉落在地,她拾起簪子,摩挲着上头粒粒红豆,双目失了神。
他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他们不是青梅竹马,亦不是两小无猜。
记得那年上元节,她背着爹爹偷跑出去玩,她也想见见上元节的热闹。
夜市花灯如昼,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吃食,小贩们不停的吆喝声,更衬得这上元节繁华无尽。
旁的东西都没吸引她,她也照例舍不得买,只是看到一支红豆攒成的发簪,她踟蹰不前了。
那粒粒红豆由金丝穿过,像是珊瑚般,在花市的灯光下越发通透,小贩看这姑娘看出了神,就知道有她喜欢的。
“姑娘是看上哪个了,可以试试。”
“额,不用,不用,我…我就是看看。”
这么说着,步子却没有挪动一星半点。小贩见这姑娘打扮的素,也知道她并非富裕人家。
“姑娘,你要喜欢就试试,不合适啊,你不买也不打紧。”
姑娘嗫嚅着“那我试试吧,要这个。”
“好,我给你拿下来,女儿家啊,都喜欢这个。”
她望着镜子里,戴上簪子的自己,她几乎有些认不出了。
家里不富裕,爹爹身体又不好,她自己也疏于打扮,日常皆是素衣素裙,这簪子给她平添几分艳丽。
原来昔时少女早已褪去青稚,出落的明媚动人。
“姑娘,你这笑起来啊,明眉皓齿的,我瞧着比有些富家姑娘更配我这簪子哩!”
她讪讪一笑,价格也没问,便走开了。
她瞧见河边有放河灯的,几文钱,说是这里的河灯可灵了,她便买了一只,她双手合交胸前,轻闭眼眸。
“希望阿爷身体能尽快好起来,我们都要平安喜乐,健康顺遂,惟此而已。”
待睁眼时,早已寻不见自己那盏河灯,只留满河的点点星子,带着人们的希冀和想往乘着风飘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