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就是说对十句话(10周年纪念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讲 我来

“我来!”这是领导力的第一句话。

发挥领导力,你要说“我来!”。这句话对应的是“领导力十律”的第一律——承担责任。

“我来”做什么

在一次讲座中,有一个经理人向我提问。她说:“刘老师,在我的团队中,每个人都想发挥领导力,我该怎么办?”

我从来没有碰到过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想发挥领导力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领导力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我在后面会讲得更具体。

发挥领导力不仅是要解决问题,而且是要解决难题。在一个团队中最常见的情况,不是每个人都想解决问题,而是每个人都不想解决问题。

所以我对她说:“你说的很可能是这样一个情况,在你的团队中,不是每个人都想发挥领导力,而是每个人都想当领导。”他们说的不是“我来发挥领导力”,而是“我来当领导”。

领导力其实是领袖力

领导力是从英文单词leadership翻译过来的。我有时说,“领导力”翻译成“领袖力”可能会更好一些。

leader这个英文单词在中文里有两种译法。一种是“领导”。在现代汉语中,领导常常指的是担任领导职位的那个人。我们说这个人是我们单位的领导,那个人是我们部门的领导,指的是他担任领导职位。

另一种对应leader的翻译是“领袖”。什么叫领袖呢?真正实施领导活动、真正发挥领导力的人,我们称之为领袖。所以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A是我们团队的领导,但是B才是我们团队的领袖。

领导力实际指的是领袖力。但是为什么我们不把leadership翻译成领袖力呢?

因为在中文语境当中,我们往往把领袖跟那些非常高大的形象、非常伟大的人物联系在一起,我们往往认为只有甘地、马丁·路德·金等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领袖。实际上,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可以观察到领袖的存在,那些真正实施领导活动的人就是领袖。

领导和领袖的区别

担任领导职位的领导和真正发挥领导力的领袖的区别,是领导力的第一个关键区别。

被我们称作领导的人,是担任领导职位的人,而领袖是带领大家解决问题的人。换一种方式说,领导是有下属的人,而领袖是有追随者的人。

领导有地位,领袖有成果。

我们从来不会把一个没有成果的人称为领袖,但是我们会把很多没有成果的人称为领导,只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职位。

领导维持现状,领袖迎接变革。

领导维持现状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他看不到需要变革,或者说他看到了需要变革,但是没有能力变革。还有一个原因,现状对他有利,现状之下他是领导,所以他想要维持现状。

领袖迎接变革,不是为了变革而变革,而是为了有成果。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在企业里工作都知道,客户在变,市场在变,竞争对手在变,技术在变,我们必须要变革才能创造出成果。

即使在相对更稳定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工作,你也会发现环境在变化,你服务的对象在变化,人们的需求在变化,所以你也必须要改变。

领导运用权力,领袖运用影响力。

领导的权力来自他的地位。领袖可能有职位,也可能没有职位,也就是说他可能有权力,也可能没有权力。即使他有权力,他也知道要发动变革的话,光靠权力是不行的,还必须要运用影响力。

领导抓权,领袖授权。

领导抓权,让自己伟大。领导抓权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因为领导没有权力往往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他必须要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

领袖往往是授权,让众人伟大。为什么?我们要回到前面讲到的“领袖有成果”“领袖迎接变革”。领袖知道,要创造成果、迎接变革,只靠自己是不行的,还必须要靠大家。自己改变了没有用,要让大家都改变才能创造出成果,而要靠大家,就要让大家都有权力,就要把权力授予大家,让每个人都伟大起来。

我小时候看电影,对某些打仗的电影镜头印象深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官挥舞着手枪,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喊:“兄弟们,给我上!”共产党的军官挥舞着手枪,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喊:“同志们,跟我上!”

这也是领导和领袖的一个区别:领导往往是说“给我上”,领袖往往是说“跟我上”。

老板和领袖的区别

我说的领导和领袖,在英文里都叫leader,区分不开,所以西方人用老板(boss)和领袖(leader)来区分。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也这么区分。

李嘉诚说:“我常常问我自己,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想当团队的领袖?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的地位,而你的地位可能源于上天的缘分或凭借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获得。做领袖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

有一次我给一个总裁班讲课,在座的都是企业的一把手或二把手。有一个人就说:“我们能够坐在这里,就是我们领导力的证明。”我说你能够坐在这里,只证明一件事,就是你有领导职位,别的什么都证明不了。

他可能觉得奇怪:我没有领导力怎么可以坐在这里呢?我打了个比方:如果你是李嘉诚的儿子,那就是“上天的缘分”,不管你有没有领导力,99.99%可以保证你当上一个老板。李嘉诚所说的“专业的知识”也可以让你当上老板。比如你做销售做得不错,在10个销售员里你卖得最多,你的上级要提拔一个销售主管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提拔你,但这都不能证明你有领导力。

领导力是动词

李嘉诚说:“做领袖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我一般不提倡把领导力归结为魅力。如果说领导力是源自魅力的话,那绝大多数人都要绝望了。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多的魅力。在这个总裁班上,真正有很强个人魅力的人是少数,不会超过两三个吧?那其他人对领导力是不是要绝望了呢?

实际上,魅力不是你发挥领导力的先决条件,魅力是你发挥领导力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你要有魅力才能发挥领导力,而是如果你发挥了领导力,大家才会觉得你很有魅力。如果你持之以恒地说领导力的十句话,大家就会认为你越来越有魅力。

关于领导力,有一个争论:领导力到底是什么?一开始的领导力研究试图把领导力归结为人格品质,去研究这些东西,国内也有人持这样的观点。有人跟我说领导力是形容词,理由是领导力可以归结为一些个性,而个性往往是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的。但是,个性往往是天生的。

我说领导力不是形容词,领导力是动词。但是,如果你不停地采取领导力的行动,持之以恒地做这些动词,这些动词就会变成你身上的形容词。

卓有成效的领导者说“我来”

马丁·路德·金、甘地、张瑞敏这些人卓有成效地发挥了领导力,跟那些没有发挥领导力的人的区别是什么呢?是这些人有什么不同的人格品质吗?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领导力以前的一个研究重点,是研究这些人有什么不同的品质。比如,这些人是不是性格外向?或者,这些人是不是智商很高?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普遍成立的共同点。A学者研究一群人,找出几个共同点;B学者研究另外一群人,又找出来另外几个共同点。现在的普遍结论,是在人格品质上没有普遍的共同点。

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我们不要从形容词上去找,而要从动词上去找。卓有成效的领导者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会说“我来”——“我来解决问题”。

甘地领导了印度的独立,没有人要求甘地这么做,是甘地主动站出来,说“我来解决问题”。

马丁·路德·金也是这样。他领导了美国的民权运动,也没有哪个上级要求马丁·路德·金那么做,是他主动站出来,说“我来解决问题”。

张瑞敏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当时的青岛市政府部门任命他去冰箱厂当厂长,你可以说有人要求他这么做。政府的任命是让他去当领导,维持局面,但是张瑞敏没有这样。张瑞敏说我们要把这个冰箱厂变成中国名牌——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

张瑞敏实际上也是说“我来解决问题”——我来解决这个快要破产的小厂的问题,而且我还有一个更伟大的设想,我们要把它建设成中国名牌甚至世界名牌,我来解决这个问题。

领导力像爱情

我经常打这样一个比方:领导力像爱情。关于领导力像爱情,我可以讲很多。比如说我们每个人好像都知道爱情是什么,但是又很难给爱情一个明确的定义。领导力也是这样,我们好像都知道领导力是什么,但是又很难给领导力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是,我说领导力像爱情,最重要的相似之处在于:如果说领导力像爱情,那么领导职位就像婚姻。有爱情不一定有婚姻,有婚姻也不一定有爱情。

有的时候,因为有了爱情而有了婚姻,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爱情可能消失了,但是婚姻还在。领导力也是这样,你可能因为发挥了领导力而被提拔到了领导职位上,但是领导力像爱情,是可能会消失的,是可能会改变的。

领导力不等于领导职位,就像爱情不等于婚姻一样。恩格斯曾经说过一段话,大家把它简化成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没有领导力的领导职位是不道德的。婚姻当中有很多责任,比如说抚养孩子、赡养老人,这些都是婚姻当中的责任。但是婚姻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你要经营你的爱情。同样,在领导职位上你也有很多责任,但是最核心的一个责任是发挥领导力。

发挥领导力的第一步

发挥领导力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是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为什么要给你领导职位?就是期待你解决问题,才给你这个领导职位。

你也可能会说,我这个领导职位不是别人给我的,是我自己创办了公司,自己给自己的。那我来问你:你为什么要创办这个公司?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封为总经理、董事长、CEO?同样是因为你赋予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责任。

领导职位首先意味着责任。发挥领导力首先就是承担责任。你可以有领导职位,也可以没有领导职位。有领导职位,你要承担责任;没有领导职位,但是如果你主动承担责任,你就已经开始发挥领导力了。我们想一想甘地这些人的例子,他没有什么领导职位,但是他主动承担了责任,他就是在发挥领导力。

怎么承担责任?就是说“我来”——这是领导力的第一句话。

“让我来!”

“我来”的第一种说法是:“让我来!”

面对你的上级、面对你的平级,你可以说:让我来!当你的部门、你的公司遇到一个大问题,大家都在那儿发愁的时候,你可以说“让我来!”——大家注意,是说让我来解决问题,不是让我来当领导。

你不能说:“让我先当领导,然后我再来解决问题。”你要说:“让我来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你还要对下级说:让我来!我们常常面对很多难题,面对难题的时候,下级往往是要指望你的。如果这个时候你跟下级说“兄弟们,给我上!”,你自己却躲在最后面,这个效果就不会好,这肯定不是发挥领导力。这个时候你可以主动说:“让我来!”

即使只是一些技术性问题,你也可以说:“让我来!”

在我的职业生涯早期,我从事的是广告行业。广告行业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叫奥格威。那个时候我读了很多奥格威写的东西,当时我对领导力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为了学习广告怎么做。

但是后来我发现,奥格威为我后来形成的领导力思想打了一个底稿。比如说,奥格威后来已经很有名了,他创办的奥美公司也成为世界知名公司之后,他有时候仍然会亲自动手写文案——相当于说:“让我来,这个文案让我来写。”

“跟我来!”

“我来”的第二种说法是:“跟我来!”

“跟我来”与“让我来”有什么不一样?“让我来”是你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跟我来”是你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比“让我来”更进了一步。要让大家跟随你,你就要有方向。

你对下级要说“跟我来”。领导力中的“领”和“导”这两个字,都包含了方向的意思。领导者是指引方向的人。

你对上级和平级也可以说“跟我来”。

前面讲到,面对难题,大家不知道方向的时候,你要对下级说“跟我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家知道方向,但是这件事情太苦太累,大家不愿意做的时候,你也要说“跟我来”。

世界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库房里的工人都会很忙。圣诞节大家要送礼,就要从亚马逊订购很多东西,当作圣诞礼物。亚马逊对工人其实蛮苛刻的,工人干得很辛苦。亚马逊就直接把救护车停在仓库外面,一旦有事马上就送医院,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了,很容易出问题。

至少在亚马逊创立的早期,每到忙碌的季节,公司创始人贝佐斯都会亲自到库房里,跟大家一起配送货物,这就是“跟我来”。

“我来拍板!”

“我来”还有第三种说法:“我来拍板!”

发挥领导力往往要面对一些艰难的决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领导者勇敢地站出来说:“我来拍板!”总要有人做最后的决定。这些决定不是很轻松的决定——我在后面会讲到,很轻松的决定往往不是能体现领导力的决定。

“我来负责!”

在你的权责范围之内,出了事故,或遭遇失败之后,你要说:“我来负责!”

我常常举牛根生的例子。牛根生的职业生涯最大的转折点,不是他被伊利辞退,而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前,牛根生是大家很敬仰的企业家,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牛根生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不那么高大了。牛根生做错了什么事情呢?牛根生做错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没有说这句话:“我来负责!”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在内部高管会议上,他说:这件事情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责任。在我看来,他说这件事情人人有责,就变成了每个人都没有责任。作为蒙牛的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创始人、精神领袖,你应该说这件事情“我来负责”,但他没有这么说。

我再举另外一个人的例子,大家对他创立的企业都很熟悉,他就是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星巴克在2007年金融危机开始之后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舒尔茨重新出山当CEO。他本来已经不当CEO了,当的是董事长。他重新担任CEO后,说尽管之前我当董事长,不直接管理,但是我同样对这些事情负有责任。

作为一个公司的CEO,你首先要为这个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承担责任。作为一个部门的经理人,你也要为这个部门大大小小的事情承担责任。出了问题,你应该说“这首先是我的责任,我来负责”。尽管直接的原因在你的下属,但是确实也是你的责任。你对下属的选择不当、教导不力,等等,这些都是你要承担的责任。

“我来承担我发挥领导力的责任!”

在我做讲座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人提这样的问题:“刘老师,你讲的这些东西是不是更适用于民营企业?”也有人问:“是不是更适合外资企业?”大家可以猜想一下,问这些问题的人来自什么企业。

他们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我所处的环境限制了我发挥领导力,我所在的这个组织限制了我发挥领导力,我现在不能发挥领导力是因为我的上级怎么样,是因为我的企业怎么样。

我认为,你首先要说“我来”,你要说“我来承担我发挥领导力的责任”。

我讲的这些东西适用于一切企业,适用于一切组织。大家想一想,不管在国企、民企、外企,如果你对你的上级说“我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说“我来当领导”;如果遇到脏活累活,你对你的下级说“跟我来”,大家是不是会对你另眼相看呢?这个另眼相看基本上会是好的另眼相看。

在后面我还会讲到其他说“我来”的情形。承担责任的“我来”,就先说到这里。下面,你们可以说:“我来”提个问题。

Q&A

提问者1:

我的问题其实是关于“引子”那一部分的。你说:“说”是“做”的一部分,“说”推动“做”。但是我之前看到一种研究说,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把你想做的这件事情先说出来,你就提前获得了心理上的成就感,这反而对完成这件事情不利。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回答。从抽象的层面,也就是理论层面来看,“说”对“做”是不是有推动作用?提问者1说的这种研究认为,如果你先说了,你就提前获得了满足感,可能你就不会去做了。还有一种研究认为,你说完之后会推动自己去做。这两种研究到底哪一种对,现在从学术层面我很难断定。

但是,从具体的层面,即领导力的十句话的层面来看,这十句话是推动你去做的。就拿“我来”这句话来举例。我有意识地在我的生活当中运用“我来”这句话。比如说我工作一天回到家,我太太也工作一天回到家,两个人都很累了,谁来做饭呢?我说:“我来!”

大家注意,不是说你说完了就完了,你说完了就得真的去做饭。在这个场景当中,不会出现你说了就获得了满足感,就不再做了。这是一个口诀,你说完之后还必须去做。当然,你可以不说而是直接去做。但是显然,不管说不说这句口诀,你都需要去做,这才是根本。

提问者2:

我跟刘老师说到的情形很像,我从来没有想当经理,也没有想管人,就是因为后来业绩出色,上级就让我当了经理。我特别想只当销售,因为可以拿到很高的收入。后来管人以后,我最开始也常说“我来”,有难题我就上。后来开例会,我让大家评价我。当时公司的文化就是畅所欲言,大家都能相互评价,但是听到评价后我很难受。他们说,你就认为你行,你觉得我们都不如你。当时我真的很受打击。

如果你什么事情都说“我来”,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为什么?我也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个方面,说“我来”,并不是“我来包办一切事情”。很多时候你要说“跟我来”,不是只有“我来”,他们待在那儿不动,而是他们得跟上。

第二个方面,发挥领导力不能光说“我来”,后面还有九句话呢。

提问者3:

我正在创业,需要让员工多说“我来”,怎么才能让员工多说“我来”呢?

这个问题太大。可以说,后面的领导力的九句话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说,领导力的第一句话也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当你经常说“我来”“跟我来”“让我来”,并且出了问题你说“我来负责”的时候,你已经做出了表率,其他人就更愿意说“我来”了。

反过来,如果你什么事情都说“你上”,作为CEO,你总是跟部门经理说“你上”,那部门经理就会对员工说“你上”,而不是说“我来”。

另外,你需要想一想你提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的心理活动:你是不是因为觉得“我来改变”太难,所以想要“他们来改变”呢?这一讲我们讲的是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修炼领导力首先需要说:“我来改变!”你不改变,你也改变不了别人。CEO不改变的话,员工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