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化阶段的划分与评测
为总结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一般规律,明确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合理区间,本节通过构建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中国当前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一)工业化阶段评价指标
针对工业化阶段,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法。
第一,人均收入。钱纳里等(1989)运用多国模型的标准模型,以人均收入为标准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第二至第五阶段对应工业化初期、中期与后期(39)。
第二,产业结构。一些学者发现,一国的工业化时期也是其产业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时期,因此根据实证研究得出了一国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一般变化模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当第一产业比重低于20%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随着工业化的继续推进,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以下,而第二产业比重达到最高,此时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40)。
第三,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科迪等(1990)认为制造业增加值在全部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中的比重可以用来衡量一国的工业化水平,并以此为标准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非工业化(20%以下)、正在工业化(20%~40%)、半工业化(40%~60%)以及工业化(60%以上)。其中全部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大致相当于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41)。
第四,主导产业。一些学者根据工业化阶段中主导产业的变化将工业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轻纺工业主导的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化中期以及高加工工业化的工业化后期,并以此判断我国现阶段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42)。
第五,综合指标。许多学者综合多种指标对我国现在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进行分析,如许君如等(2011)根据人均GDP、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认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当时处于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43);王岳平(2001)依据钱纳里等(1989)的标准,使用人均收入、制造业所占比重与发展过程作为指标,认为中国当时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44);武义青等(2002)参考了各种标准和研究成果,选择了16项指标来测算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当时处于完成传统工业化与发展工业现代化两个阶段的过渡时期(45)。
陈佳贵等(2007)综合钱纳里等(1989)的多国模型与产业结构变化模型,将科迪等(1990)依据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划分的工业化过程的4个阶段扩充至5个阶段,将半工业化阶段分成工业化中期(40%~50%)与工业化后期(50%~60%)。在此基础上,陈佳贵等(2007)又添加了城市化率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两项工业化指标。城市化率的衡量标准为:前工业化阶段(30%以下)、工业化初期(30%~50%)、工业化中期(50%~60%)、工业化后期(60%~75%)以及后工业化阶段(75%以上)。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划分标准为:前工业化阶段(60%以上)、工业化初期(45%~60%)、工业化中期(30%~45%)、工业化后期(10%~30%)以及后工业化阶段(10%以下)。陈佳贵等(2007)综合这5个衡量标准,构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提出一种比较系统地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的方法(46)。黄群慧(2021)基于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研究发现中国于2011年进入工业化后期;201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指数达到84,表明中国工业化水平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2020年中国工业化水平指数达到93,意味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即将进入实现工业化后的后工业化阶段,并据此判断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47)。
本节参考陈佳贵等(2007)的方法,具体使用5项指标衡量工业化阶段: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人口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各阶段标准值见表1-1。
表1-1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准值
续表
注:A为第一产业,I为第二产业,S为第三产业。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2015年美元按照世界银行WDI数据,根据现价美元和2015年美元衡量的美国GDP计算而得。
资料来源: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1,27.
在计算各指标对应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值时,先根据指标的实际值来划分工业化阶段,然后采用阶段阈值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具体公式为:
其中,i代表第i个地区,k代表第k项指标,λik代表指标的评测值,jik代表k指标所处的阶段,Xik代表i地区k指标的实际值。具体指标计算过程为:
第一,判断地区某一指标所处的工业化阶段。
第二,如果该指标实际值处于第一阶段,则得分为0,说明以该指标衡量该地区还未进入工业化阶段;如果实际值处于第五阶段,说明该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得分为100。
第三,如果指标处于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则应用式(1-1)计算。
第四,对5项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得出各时期每一项指标的值。
工业化阶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参考值见表1-2。
表1-2 工业化阶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参考值
资料来源: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9.
而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5项指标的加权平均,指标的权重见表1-3。
表1-3 工业化阶段评价指标权重
资料来源: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0.
运用计算得出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从数值上讲,用上述方法可将工业化分为5个阶段。
第一,前工业化阶段(λ=0)。
第二,工业化初期(0<λ<33)。其中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处于0~16时为工业化初期的前半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处于17~33时为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
第三,工业化中期(33<λ<66)。其中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处于33~50时为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处于50~66时为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第四,工业化后期(66<λ<100)。其中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处于66~83时为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处于83~99时为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
第五,后工业化阶段(λ=100)。
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时时间跨度较大,本节统一将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的人均生产总值折算为1970年美元,而将中国人均GDP折算为2015年美元。此外,考虑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在大多数年份中都高于第二产业,无法直接运用陈佳贵等(2007)的划分标准,本节综合陈佳贵等(2007)的方法与工业化阶段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对工业化阶段进行划分。
(二)日本工业化阶段分析
日本于1955年启动工业化,并进入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直至1973年。一般认为,日本工业化也在这一年基本结束。1955—1973年,日本平均经济增长率为9.15%,其中有7年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1973年日本名义GDP为4153.91亿美元,是1955年名义GDP的17.86倍。人均名义GDP由1955年的259美元上升至1973年的3822美元,上升了13.8倍。受石油危机影响,1974年经济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值,为-1.59%。此后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1975—1991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为4.54%,而1992年之后由于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更是陷入长期停滞,1992—2013年实际GDP增长率仅为0.85%。1955—2013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见图1-2。
图1-2 1955—2013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所得。
陈佳贵等(2007)在利用产业结构指标划分工业化进程时主要考虑了第一产业比重,以及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相对大小。这种方法在判断中国工业化进程时比较合适。但由于日本产业结构特点与中国不同,其整个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第二产业(见表1-4)。因此,若直接运用陈佳贵等(2007)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来测算产业结构,那么日本在1964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之后便进入了工业化后期,与其他指标显示的阶段明显不符。
表1-4 1955—1973年日本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变化 (%)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所得。
为此,本节根据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比重升降的趋势来判断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是: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第一产业比重一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高;工业化后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以下,而第二产业比重达到最高点,工业化进入结束阶段(48);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按照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1955—1963年日本第一产业比重高于10%低于20%,因此归类到工业化中期。就日本整个工业化进程而言,工业化初期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很高,而第二产业比重在1961年之后基本平稳。1964年之后,日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且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因此本节将日本1964—1973年这一特殊阶段划分至工业化后期。此外,由于未能查到1956—1959年日本的城市化率数据,本文运用1955—1960年城市化率年均上升3.696个百分点的速度,来推算1956—1959年日本的城市化率。
1955—1973年日本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见表1-5。
表1-5 1955—1973年日本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日本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所得,其中1956—1959年城市化率根据其他年份的城市化率估计所得。
从表1-5中可以看出,日本在20世纪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工业化具体阶段可划分为:
第一,1955—1963年工业化中期。日本在1955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35,进入工业化中期,1963年达到66,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中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1955—1958年)与后半阶段(1959—1963年)。
第二,1963—1973年工业化后期。日本在1963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66,进入工业化后期,1972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提高至90,基本完成工业化。工业化后期也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1963—1968年)与后半阶段(1969—1973年)。
(三)韩国工业化阶段分析
韩国1962年开始实施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从此工业化开始起步,此后又陆续实施了5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历经近30年的高速增长,1991年韩国的高速增长结束。一般认为,韩国的工业化也是在这一年基本完成。1963—1991年韩国平均经济增长率达9.5%,中间仅由于1979年朴正熙总统遇刺以及之后发生的“光州事件”,1980年的经济增长率罕见地出现-1.5%的负增长。此后尽管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韩国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到1991年,韩国名义GDP已达3155.51亿美元,是1962年的137倍。韩国在工业化初期人均名义GDP仅为87美元,而到1991年已经达到7294美元,增加了近83倍。此后韩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1996年韩国成为OECD成员国,标志着韩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韩国工业化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各行业的增长率见表1-6。
表1-6 韩国工业化时期各行业增长率 (%)
资料来源:张东明.韩国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10.
与日本类似,韩国在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比重也比较高,基本没有出现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比重的情况,因此也无法直接运用陈佳贵等(2007)的方法进行划分。1965—1992年韩国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变化见表1-7。
表1-7 1965—1992年韩国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变化 (%)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针对韩国第三产业比重一直较高的情况,本节采用与日本类似的方法进行划分。由于1965—1972年韩国农业增加值比重一直高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因此这段时期韩国处于前工业化阶段;1973—1979年韩国农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工业增加值比重且大于20%,因此归于工业化初期;1980—1988年韩国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0%~20%,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为稳定,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增加,因此归到工业化中期;1989—1991年韩国农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至10%以下,而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上升,因此韩国在此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1991年之后工业增加值比重开始下降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幅上升,韩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1972—1992年韩国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见表1-8。
表1-8 1972—1992年韩国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人均GDP数据来自韩国银行数据库,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与制造业比重数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计算而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数据引自《国际统计年鉴(1995)》。
从表1-8中可以看出,韩国在20世纪的高速发展时期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1972—1976年工业化初期。韩国在这一阶段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低于33,处于工业化初期。
第二,1977—1985年工业化中期。韩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在1977年超过33,进入工业化中期,1985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64。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1977—1981年)与后半阶段(1982—1985年)。
第三,1986—1992年工业化后期。韩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在1986年超过66,进入工业化后期,并于1992年达到90,基本完成工业化。这一时期也可以细分为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1986—1990年)与后半阶段(1991—1992年)。
(四)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阶段分析
中国台湾地区于1963年前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1989年结束经济高速增长。一般认为,中国台湾地区也在这一年前后完成工业化与现代化。1963—1989年,中国台湾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达9.15%,其中有13年达到10%以上,而1971年、1972年、1976年、1978年4年的经济增长率更是达到12%以上。中国台湾1963年名义地区生产总值为22.18亿美元,而至工业化完成的1989年,中国台湾名义地区生产总值已提高至1515.8亿美元,提高了67.3倍。同年人均名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58美元,为1963年的40倍。之后中国台湾地区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1990—2013年年平均增速只有4.84%。
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出现了与日本、韩国类似的情况:第三产业比重在大多数时期一直高于第二产业比重,仅有1978年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1963—1989年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变化见表1-9。
表1-9 1963—1989年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变化 (%)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台湾经济年鉴数据计算而得。
1963—1968年,中国台湾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且高于20%,处于工业化初期;1969—1979年,中国台湾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至20%以下,但是高于10%,而中国台湾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基本处于上升状态,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将此阶段归为工业化中期;1980—1987年中国台湾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在44%~45%,此阶段中国台湾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1988年之后中国台湾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此时中国台湾地区进入后工业化阶段。1965—1991年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见表1-10。
表1-10 1965—1991年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中国台湾行政当局主计处报告,产业结构、制造业比重数据来自历年台湾经济年鉴,城市化率数据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数据计算而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数据引自台湾统计资讯网。
从表1-10中可以看出,中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的高速发展时期可将其工业化各阶段划分为:
第一,1965—1970年工业化初期。中国台湾地区在这一时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一直低于33,处于工业化初期。
第二,1971—1982年工业化中期。中国台湾地区在1971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34,进入工业化中期;1982年工业化水平指数达到64。这一阶段可以划分成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1971—1977年)与后半阶段(1978—1982年)。
第三,1983—1991年工业化后期。中国台湾地区在1983年前后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66,进入工业化后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90左右,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这一时期可以划分为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1983—1987年)与后半阶段(1988—1991年)。
(五)中国工业化阶段分析
由于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时期基本处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代跨度较大,购买力平价的方法难以运用。本节将中国人均GDP使用2015年不变价美元计算。2004—2020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见表1-11。
表1-11 2004—2020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由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公布的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数据时限为2004—2020年,因此本节仅计算2004—2020年中国工业化指数。
由表1-11可见,中国工业化阶段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2004—2008年工业化中期。此阶段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高于33,低于66,处于工业化中期。
第二,2009年之后工业化后期。此阶段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由2009年的68逐步持续上升至2017年的90;2020年工业化指数达到93,表明中国已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与黄群慧(2021)(49)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
结合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可以判断:2017年中国工业化指数达到90,工业化程度大致相当于1972—1973年的日本、1992年前后的韩国和1991年前后的中国台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