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2年全球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分析
2022年,全球原油加工量整体上升,不同区域炼厂开工率涨跌共现,全球炼油毛利波动剧烈;成品油消费量上涨,成品油价格先涨后跌;全球地缘冲突风险、新冠疫情、世界经济承压、全球通胀高企、新能源替代等因素深刻影响全球石油流通业发展。
(一)原油加工量、开工率及毛利分析
2022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全球炼厂开工率和炼油毛利均整体上升,北美地区增幅最大;全球新增炼油能力大部分来自亚太和中东,全球炼油能力达到49亿吨/年;不同地区炼油毛利差距较大。
1.全球原油加工量整体小幅上升,但亚洲地区有所下降
OPE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原油加工量为7977万桶/天,2021年为7736万桶/天,呈现3.1%的小幅上涨。2022年全球原油加工量从第一季度的7970万桶/天,上升至第四季度的8036万桶/天。全球三大炼油中心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北美地区,2022年原油加工量从第一季度的1837万桶/天,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889万桶/天,上涨52万桶/天,涨幅为2.83%;其中,美国原油加工量从第一季度的1606万桶/天,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659万桶/天,上涨53万桶/天,涨幅为3.3%。欧洲地区,2022年原油加工量从第一季度的1107万桶/天,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153万桶/天,上涨46万桶/天,涨幅为4.16%。亚太地区,2022年原油加工量从第一季度的2657万桶/天,下降至第四季度的2648万桶/天,下降9万桶/天,降幅为0.3%;其中,中国原油加工量从第一季度的1396万桶/天,下降至第四季度的1304万桶/天,下降92万桶/天,降幅为6.59%,如表1-1所示。
表1-1 2022年世界各地区原油加工量 单位:万桶/天
数据来源:2022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年度报告。
2.北美欧洲炼厂开工率不断上升,亚洲地区不断下降
2022年美国炼厂开工率上涨十分明显,从2021年的85.89%涨至91.17%,涨幅超过5个百分点;2022年美国炼厂开工率从1月的87.8%上升至12月的92.20%。2022年欧洲炼厂开工率为81.38%,比2021年的76.32%上涨约5个百分点。2022年以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为主的欧洲炼厂开工率先涨后跌,从1月的79.7%增至5月的81.49%,随后下降至11月的81.15%。亚洲炼厂主要以中国、日本和新加坡三大炼油中心组成。全球四大石油消费国中3个位于亚洲且该区域原油处理能力已超全球1/3。2022年亚洲炼厂开工率小幅下降,为88.78%,与2021的90.27%相比下降1.49个百分点。2022年全球炼厂开工率从1月的92.4%下降至12月的88.74%。2021年全球炼厂开工率平均为84.16%,2022年全球炼厂开工率平均为87.35%,上升了3.19个百分点。
3.全球炼油毛利大幅上涨,波动剧烈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全球炼油厂毛利显著上升,2021年美国、欧洲和亚洲炼厂毛利分别为5.37美元/桶、2.67美元/桶和2.71美元/桶;2022年美国、欧洲和亚洲炼厂毛利分别为35.61美元/桶、17.64美元/桶和13.88美元/桶。美国炼厂毛利依然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欧洲地区,最后是亚洲地区。2022年以WTI计价的美国炼油毛利在6月达到峰值49.92美元/桶。欧洲交通限制的放松为相关的燃料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受非洲燃料需求强劲和美国产品市场紧缩的推动,强劲的出口进一步推动欧洲炼油毛利的上涨。以布伦特原油计价的欧洲炼厂炼油毛利从1月的4.04美元/桶上升至6月的30.56美元/桶,随后下降至12月的12.87美元/桶。2022年印度燃料市场销售恢复,中国燃料出口配额短缺导致中国向亚洲其他地区的产品供应有限。2022年亚洲地区炼油毛利变动趋势与欧洲炼厂相似,波动较大,从1月的1.53美元/桶上升至6月的30.08美元/桶,随后下降至12月的9.56美元/桶。
(二)全球成品油消费量及价格分析
2022年全球成品油消费量稳定中上涨,价格整体波动中上涨。
1.北美地区成品油消费量上涨,成品油价格显著上升
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地区经济复苏,受市场好转影响,2022年成品油消费量呈现上涨趋势,全年成品油消费量2500万桶/天,同比增加3.64%。从季度看,北美地区成品油消费量从第一季度的2478万桶/天上升至第四季度的2521万桶/天。北美地区成品油消费仍旧以汽油、柴油和煤油为主。价格方面,2022年北美地区各类成品油价格都大幅上涨,汽油从2021年的73.42美元/桶上升为135.16美元/桶;柴油从2021年的77.07美元/桶上升为127.71美元/桶;煤油从2021年的77.43美元/桶上升为142.24美元/桶,如表1-2所示。
表1-2 北美地区成品油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2022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年度报告。
2.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持续上涨,价格上涨势头强劲
2022年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呈现不断递升的态势。以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为主的欧洲国家成品油消费量从第一季度的1315万桶/天,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397万桶/天;2021年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为1297万桶/天,2022年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为1362万桶/天,增加了65万桶/天,上升了5.01%。2022年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仍旧以汽油、柴油和煤油为主。价格方面,与2021年相比,2022年欧洲地区各类成品油价格都大幅上涨,汽油从73.42美元/桶上升为139.94美元/桶;柴油从79.01美元/桶上升为142.26美元/桶;煤油从77.58美元/桶上升为143.32美元/桶,如表1-3所示。
表1-3 欧洲地区成品油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2022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年度报告。
3.亚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相对稳定,价格波动频繁
2022年,亚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相对稳定,全年仅有少量增长,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成品油消费量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456万桶/天增至第四季度的1542万桶/天;2021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为1449万桶/天,2022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为1581万桶/天,增加了32万桶/天,上升了2.21%。印度2022年成品油消费量出现小幅上升,从第一季度的518万桶/天上升至第四季度的537万桶/天;2021年印度成品油消费量为489万桶/天,2022年印度成品油消费量为516万桶/天,增加了27万桶/天,上升了5.52%。2022年亚太地区各类成品油价格大幅上升。煤油、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分别从2021年的76.6美元/桶、77.67美元/桶和74.34美元/桶上升至128.09美元/桶、138.21美元/桶和129.65美元/桶,增幅均超过65%。价格方面,受全球成品油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影响,2022年,中国成品油调价共计24轮,具体为上调13次、下调10次,搁浅1次,汽油总计上调了550元/吨,柴油总计上调了530元/吨。2022年度汽、柴油零售价格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
(三)全球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2年,以乌克兰危机为主的全球地缘冲突风险、新冠疫情、世界经济持续承压、全球通胀压力、新能源替代等因素都在深刻影响着全球石油流通业的发展。
1.地缘冲突、OPEC+减产及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全球石油流通行业的发展
自2021年底以来,OPEC+的产量恢复速度就一直低于计划目标。2022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作为世界重要产油国之一,原油出口受到欧美制裁,而乌克兰是欧洲重要的能源通道,全球石油运输线改变,加剧了全球原油供需失衡。2022年3月11日,WTI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和INE原油(上海原油)期货一度冲上制高点。WTI原油期货当日冲高至130.5美元/桶,相较于2021年12月3日收盘价涨幅高达97.07%;布伦特原油期货当日冲高至139.13美元/桶,涨幅高达98.36%;INE原油期货当日冲高至823.6元/桶,涨幅高达84.37%。2022年7月更多的是原油市场需求弱于预期导致油价走弱,包括11月以来原油市场再次在需求疲弱的冲击下迎来大幅下跌行情,这也让国际油价基本回到了年初起点。虽然乌克兰危机对油价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但在冲突结束之前,还会继续严重影响石油流通行业稳定发展。
2.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下行,挤压石油流通行业的发展空间
布伦特DTD原油价格数据显示,2022年,国际油价经历爆发式上升与持续、小幅回落态势,总体呈高位震荡态势。受新冠疫情持续反复以及国际局势恶化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地缘冲突加剧、欧美等国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使市场对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消费者信心受损,全球成品油需求量严重受限。预计未来短期,全球经济下行概率依旧较大,成品油消费也将持续放缓。尽管夏季旅游季出行高峰、疫后经济的恢复以及政府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或对成品油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以及政策效应的延迟性,预计未来短期石油流通行业回暖状况依旧不乐观。
3.新能源替代效应增强,加大石油流通行业的发展压力
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近年来,中国等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会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新能源对石油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消费活动的分布和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新能源政策和石油行业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这些效应均会对石油行业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新能源利益和国民福利。以石油行业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生态环境平衡更易受到破坏。但是当今盛行的新能源也日益证明其背后隐藏着不少的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新能源政策来看,当今新能源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新能源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新能源活动将危害石油流通行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