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演讲力:会演讲的孩子学习好、朋友多、更自信(青少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叶(故事)——你是讲故事,还是讲道理

当我们明确了演讲主题(干),清晰了表达的逻辑(枝)之后,接下来,还要收集、筛选演讲材料(叶),以此来证明演讲主题。没有材料支撑,只有宽泛的大道理和逻辑,很难让人信服。那我们拿什么来证明和支持主题呢?

用事实。

观点VS.事实,你分得清吗?

无论你说什么话,都可以把内容分成两类:观点和事实。

比如:

今天好冷(观点)VS.今天25℃(事实)

我爸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观点)VS.我爸爸是警察(事实)

期末语文没考好(观点)VS.期末语文考了90分(事实)

……

观点是我们对人、事、物的主观看法和评价,1000个人就有1000个观点。但是,事实是客观存在、真实发生的事情,1000个人也只有一个事实。

Sophie: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今天好冷(观点)VS.今天25℃(事实)

今天25℃是真的,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同样是25℃,你觉得热,你妈觉得冷,冷暖是个人的感受。难怪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我爸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观点)

VS.

我爸爸是警察(事实)

一个同学说“我爸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另一个同学说“你说得不对,我爸爸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观点因人而异。一个同学说“我爸爸是警察”,是真的,其他所有同学也会说“他爸爸是警察”,事实只有一个。

我们平时说话,偏爱说观点,不爱说事实,或者喜欢把观点当成事实。很多争吵也是基于观点,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好的,就像《冰雪奇缘》里面的爱莎和安娜姐妹俩,你喜欢爱莎,我喜欢安娜,谁也说服不了谁,争来争去没意义。

Sophie:事实不可否认,而观点则可以不认同。

分清事实和观点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用多个事实,以及个别观点,来证明演讲主题。

权威的背书(观点)

引用权威人物说过的话来强化观点。比如想做演讲《不和别人比,好好做自己》,你就可以引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其实,就连小孩子拌嘴,都知道用“我爸妈说过”或者“老师说过”等话语来给自己撑腰。

Sophie:所以,想让自己拥有话语权,你也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成为权威。

具体的数据(事实)

用数据说服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说服手段之一。

比如我们学员的演讲《整理: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引用了以下的数据。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00多名儿童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从小善于做家务的孩子与不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后,他们的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前者收入会高出20%,家庭更幸福美满,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更低。

演讲者以此证明,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将来才能整理好人生。

再比如,网上购物的大多数决策都离不开数字,我们会习惯性地看看有多少人“购买”、有多少人“收藏”、有多少人“评价”、“好评”有多少、“差评”有多少。商家也会用数字刺激我们尽快采取下一步行动,比如“有4782人已经购买”“99%好评率”。与模糊笼统的商品描述相比,数字更有说服力。

动人的故事(观点和事实)

如果你想讲道理,那就先去讲故事。故事,是人类最底层的认知模式,等故事讲完了,道理自然也就听进去了。

在选取演讲故事时,我们要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优先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的故事,再选择别人的故事;优先选择最近发生的故事,再选择过去发生的故事;优先选择真实的故事,再选择虚构的故事(寓言等)。总结起来,就是要按以下优先顺序来选择故事:

①自己的故事

②热点新闻故事

③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

④成语和寓言故事

自己的故事

每次我说“我就拿自己举个例子”的时候,底下的听众就一下子来了兴趣。有很多演讲者为演讲素材发愁,不知选用什么材料好。其实,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演讲素材。我们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见闻,都是我们自己真正体验过的,最真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听众的心。

Sophie:记故事要比记其他内容(数据、理论等)更容易,所以,讲故事可以让你更容易在公众表达时有流畅、出彩的表现。

热点新闻故事

这类故事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或现象,它们能够立即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还可以使你的演讲内容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比如我们的学员演讲《“内卷”还是“躺平”?》,以热点新闻故事“浙江台州商场五一劳动节举办躺平大赛”作为开场,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100多个人躺在瑜伽垫上,比赛谁能躺得最久。最后,第一名躺了近6个小时,赢得了5000元的奖励。这个热点新闻视频不仅立即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还巧妙地引出了演讲的主题思想——“内卷”和“躺平”之外还有另一种状态叫“松弛感”。

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

名人通常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故事能够提供有力的例证,支持演讲者的观点。

比如我曾经在演讲《我很勤奋却没有回报,怎么办》时,针对这个主题给出了3个答案(分3类):(1)你还不够勤奋;(2)勤奋的过程就是回报;(3)勤奋要姿势正确。以此作为整个演讲的逻辑框架。

在讲第一个答案“你还不够勤奋”时,我就选取了两个能够支持我的、与我看法一致的名人故事(一中一外,多个角度论证),下面是演讲稿的节选内容。

天道酬勤,酬的不是那种一般的勤奋,因为那太普通了。那么,什么样的勤奋才能算是“不普通”的呢?

先给大家看一张手的照片,这是一只没有指纹的手,这是中国第一位男子游泳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孙杨的手。他的双手在水里泡了二十多年,每天都要泡十几个小时,长时间的努力训练,让他双手的指纹都被磨没了,出国比赛办签证的时候,孙杨连指纹都录不上……

再说说康多莉扎·赖斯,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国务卿。当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付出了8倍的勤奋。”

赖斯十岁那年,全家到美国首都华盛顿旅游。然而,因为她是黑人,所以不能进入白宫参观。那一刻,小赖斯感到十分气愤,她转身告诉父亲:“总有一天,我会在里面工作!”她的父母非常赞赏她的志向,并告诉她:“如果你拿出2倍的劲头往前冲,或许能赶上白人的一半;如果你愿意付出4倍的勤奋,就能跟白人并驾齐驱;如果你愿意付出8倍的勤奋,就一定能赶在白人的前头。”

赖斯记住了父母的教诲,并付诸实践。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除了母语英语,她还精通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她考进了丹佛大学,并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26岁时,她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随后又出任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她的才华和勤奋不仅体现在学术上,她还曾获得美国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同时在网球、花样滑冰、芭蕾舞等领域也表现出色。

当你还在怀疑自己的勤奋没有回报的时候,先问一下自己是否有付出了8倍的勤奋?

成语和寓言故事

这类故事通常包含深刻的道理或哲理,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一般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举例了。

为什么有些人讲话只是干巴巴地说教,别人听不进去,而有些人讲话有血有肉,别人听了都会点头称赞、被说服?两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对他们所讲的话进行证明。很多人善于讲道理,却不善于证明他们的道理。这是演讲高手和非演讲高手之间的区别。

Sophie:没有一个道理能够击败另一个道理。

我将在本书第四章——“叶(故事)”通过具体、共鸣、幽默、创新、转折五个要素,教你讲一个五星级的好故事,让你成为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