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三大情绪管理理论,成为高稳定家长
不论大人还是儿童,都会有情绪体验,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情绪的困扰,而调节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拥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的。家庭是每个孩子最早进行情绪学习的地方,父母的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的方法、应对儿童极端情绪的方式,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了解和掌握以下情绪管理理论,对于孩子的养育有很大的助益。
第一,“菜角理论”——当遭遇情绪反应时,追根溯源,了解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是什么,事实是什么,而不是过于纠结对方的情绪反应,以及因这种情绪所引发的自己的情绪反应。
早年我刚到郑州工作的时候,租住在城中村,早餐一般都在街边的小吃摊解决。有一天早上,我刚出门就在街边碰到一位卖菜角的阿姨。菜角是一种北方人很喜欢的油炸食品,由小麦面粉做皮,裹着粉条、鸡蛋、韭菜等。阿姨的菜角当时的价钱是五毛钱两个,我问她:“五毛钱三个行不行呀?”我并不是觉得价钱太贵,而只是作为消费者的一种还价习惯,顺嘴一问而已。不料,卖菜角的阿姨说道:“你这人怎么这样还价呀,五毛钱两个已经不挣钱了,你还要三个!你怎么这么过分!你看着就一肚子坏水儿。”
我当时听了这话,情绪瞬间被点燃,特别想和她理论一番:我不过就是还个价,你不同意不卖就是了,不至于说话这么难听吧!可是如果我就这样跟她理论,那么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两个人当街吵起来。于是我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当下什么也没说,停顿了几秒钟之后主动和她聊起了天。聊着聊着,卖菜角的阿姨说:“这城中村的人太坏了,我一大早在这里卖菜角,他们仗着自己是本地人,要撵我走,我辛辛苦苦做个小生意,还要受人欺负,气死我了!”这时候,我意识到这位阿姨之前的所有言语、行为和状态,都与我的还价没有关系,她只是在“借题发挥”。
由此我总结出了“菜角理论”:一个人情绪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要跳过情绪的表象,去观察和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事实是什么、与情绪本身相关联的事件是什么,否则,就会被对方的情绪左右,甚至卷入对方的情绪之中。情绪的管理不是消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后,积极调整情绪带来的负面反应和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菜角理论”——当遭遇情绪反应时,追根溯源,了解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是什么,事实是什么,而不是过于纠结对方的情绪反应,以及因这种情绪所引发的自己的情绪反应。
当孩子说“不”时,家长常常会产生情绪,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愤怒,或者因为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顶撞而不悦,于是注意力都放在了降服孩子上,甚至直到孩子说“我错了”“我知道了”“我听你的”才罢休。通过菜角理论,我们要学会识别孩子言语背后的情绪,去分析引发情绪的事实。当孩子说“不”,证明教育时机未到,因此不能过度苦口婆心去说服孩子,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和孩子修复情感关系上,去增加和孩子情感账户里的存款。
第二,“地图理论”——你之所以被情绪影响,并不是因为引发情绪的事件对于你来说很重要,而是你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被放大了。
有一张照片,内容是小孩子的屁股上画着一张世界地图,如果你问一个人,看到了什么,是小孩子的屁股还是地图?
显而易见,这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张图片颇具创意和趣味,也可以作为测试一个人关注的是更大的还是更小的视角的一个心理测试。能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再大,放在世界这个大的维度上来看,也只是一件微小的事;我们遭遇的重创和打击放在人类亿万年的进化历程里,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件小事。这并不是否定作为个体的我们存在的价值,而是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放大自己看待问题的视野和格局。这就是“地图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发现,诱发情绪的事件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则是我们对这个诱发事件产生的看法。那些让我们产生压力和负性体验的事件就像一滴滴墨水,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一瓶清水,这滴墨水就会成为一团抹不去的阴影;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一片汪洋,那么这滴墨水的影响完全无足轻重。
当孩子成绩下滑时,如果家长可以把这看作孩子学习路上的必经阶段,相信只要找到其中的原因,调整学习状态,孩子就可以获得进步,那么家长就能平静、耐心地鼓励孩子;如果家长认为这是一个糟糕的信号,一次成绩下滑就代表孩子懈怠,表明孩子已经在学习上感到吃力,是孩子成绩变差的标志,那么家长就会感到焦虑,并且失去耐心,自乱章法,面对孩子时只有指责和抱怨。
举例:
当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下滑时。
错误的语言:“看吧,我说什么来着,我就发现你最近很不认真。现在哭哭啼啼的,早干什么去了?如果你再不努力,下次就能最后一名了!”
正确的示范:“妈妈看到你今天不开心,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吗?你重视考试成绩,这点很好,说明你也看重学习这件事。但是呢,一次的考试成绩只是反映出这一个阶段的学习状态。我们先吃饭,然后妈妈陪你分析下这次所有错题的原因。接下来,你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也相信下一次你会表现得更好的!”
在家庭中,家长的情绪失控往往与孩子的学习有关。事实上,面对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如果家长能够运用“地图理论”,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那么不仅能够更高效、积极地解决问题,亲子关系也不会因家长的情绪失控而受影响。
第三,“筷子理论”——情绪中对立的人,需要第三方力量的调节,才能合二为一,化解分歧,齐心合作。
筷子是我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种工具,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它。筷子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出各种材质、形状和尺寸,但唯一不变的是,筷子永远是一双一双的。
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家庭成员,发生冲突和分歧时,就如同一双筷子一分为二。要缓和这两个人的矛盾,如同使两根筷子协作,就需要第三方的力量。
我的朋友曾经讲述了他和孩子之间的故事。有一天,这位爸爸带着儿子去奶奶家吃晚饭。刚到奶奶家,孩子鞋也没有换,就直接进屋躺在了沙发上,还把脚放在了沙发上,没脱下来的鞋弄脏了沙发。爸爸很生气,觉得孩子太没有礼貌,就算是在奶奶家,也太放纵了,于是开口骂了孩子,要求他去换鞋。结果孩子不仅不换鞋,反而故意又踩了几下沙发。爸爸气得火冒三丈,惩罚孩子不准吃晚饭。孩子也不认错,吵着要回家。爸爸于是威胁孩子:“你敢走?你走试试!”谁知话音刚落,孩子就摔门而出,直接走了。原本愤怒的爸爸见状慌了,马上着急地追了出去。
情绪失控的父子二人对立着,这种姿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爸爸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处理问题时也不够理智;孩子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如果在冲突之初,有第三方的力量进行协调,冲突就会缓解和降级,而不是逐步升级、演变成孩子离家出走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果你也曾经是故事中的“爸爸”,陷入情绪之中,且怒气值越来越盛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情绪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拉入第三个人来进行缓冲,给妈妈打电话,或者求助于旁边的爷爷奶奶;如果你是观察到这一场冲突的“爷爷奶奶”,一定要及时参与进来:“乖乖你只是太累了,不小心的,并不是故意不礼貌,对不对?爸爸的语气不好,也需要改正。”如此,冲突很快就化解了,孩子和爸爸都不会被情绪牵着走了。
情绪管理并不是消灭情绪,情绪也不可能被消灭。情绪调节是通过理解对方和放松自己,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沟通和家庭养育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第三方的加入往往是一个很有效的策略。
不论是使用菜角理论,探查情绪的源头与真相,还是使用地图理论,重新审视问题的意义,抑或是使用筷子理论,及时介入冲突之中做出缓和,这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努力控制情绪,尽量避免反被情绪控制。
教大家一句自我情绪稳定语,你可以在每天早晨念一遍,提醒自己体察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的情绪稳定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基础,我要做我家的定海神针,我要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焦虑的本质都是唤醒,我要彻底地觉醒,认清真相,做定海神针。
从今天起,无论遇到任何事情,我都要做家庭的定海神针,即便解决不了问题,也绝不再让问题升级、矛盾扩大,让家庭安静下来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