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986年,我毕业于山西医学院(现为山西医科大学)中医大学班,毕业后选择扎根基层,回到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中医院,在这里工作了四年(1986~1990年)。当时的内科住院患者基本上都是急症、重症,慢性病患者一般不会选择住院治疗,所以我在担任住院医师的那段时间里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内科急症,例如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哮喘持续状态等一系列危急重症,这让我在此期间收获很大、进步很快。从那时起,在继续努力提升中医诊疗水平的同时,我又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两年西医知识,系统整理和熟悉了常见的西医疾病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患者,同时中医和西医相融合的思想也已在心中悄悄埋下种子。
通过不断学习,我开始注意到中医各家的共性、优势和局限,最后再上溯的时候发现每个中医大家的思想来源可能都在《黄帝内经》,但用药的思路大都出自《伤寒杂病论》。同时我也发现,前期所学的诸多医家经验竟然可以有机地融于一个理论体系之中。由此,我的中医之路便逐渐步入正轨。
1990年,我回到了山阴县中医医院。此时,我已经对急诊、普通内科及儿科有了比较成熟的诊治经验。1995年,我考上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一个全省基层医生的临床培训班,到那里进修西医,扎扎实实地学习了一年的西医内科,然后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修了半年。1997年,我在朔州开了一家诊所,开启了从1997~2010年共计13年的诊所生涯,而其间新的临床挑战不断促使我学习。从1997年开始,面对门诊上大量的儿童发热患者,我开始大量使用经方,使用温热药退烧,用四逆汤作为底方退烧。同时也救治了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例如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用中药加上西药,把烧退了,疹子出了,肺炎也治好了;再如,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后,应用大量山茱萸,即参脉饮加山茱萸再加上四逆汤用以救治等,积累了扶阳法救治疾病的经验。
2003年年初,为了进一步查找差距,我动身去北京广安门医院进修学习,业余时间拜访北京各大名医,想看看大城市的中医师在做什么,同时对比一下自己还有什么不足之处。2007年,由于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学习研究生心理学课程。2007~2009年的这段学习经历为我后来到太原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即提出了经方扶阳法治疗抑郁证的新思路。
2011年,我被调往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刚来到医院的我便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的经方语言现代化,让更多医生能够感受到经方的魅力,掌握经方的法度,收获经方的疗效。经过多年在读书、思考、临证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理论的求真与创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反复不断修正,从而产生了经方扶阳理论,引入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学说,提出“六经的结构观”思想,以西医学知识系统阐释六经的本质问题,并根据经方的本质特征,提出“经方扶阳法”。
经方扶阳法认为人体的基本机构单元是由循环系统、细胞、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构成的,这一基本结构单元是构成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基本单位。无论何系统之病种,归根到底皆可反映在这一基本结构单元的病理改变上。在病变性质上,这一基本机构单元的三个组成单位在不同的疾病中会呈现出亢奋与抑制的病理改变,即六经病。具体来说,循环系统、细胞、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功能的亢奋与抑制分别为太阳病与少阴病、阳明病与太阴病、少阳病与厥阴病。经方扶阳法将病理代谢产物视作模块单元,可出现在六经病症中,非独某经病之单存,这些病理代谢产物可存在于六经中的任何一经。举例来说,气滞、水气、湿气、痰饮、悬饮、郁热、瘀血、痰核、积食等病变皆可存于六经病证之中。根据这种经方分类法进行分类,既拓宽了辨证的视野,又增强了组方的灵活度,为治疗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
有了以上经方扶阳法对人体与疾病的认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便可以有机统一起来,把辨证与辨病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认识疾病。
另外一方面,当了解了经方背后的原理,也可以扩展经方的应用。在《金匮要略》中,如治疗“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的竹叶汤,其治疗的产后发热,由子宫宫腔内感染引起,感染后出现了表证,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子宫宫腔内的感染。虽然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产后感染性发热逐渐少见,但并不说明这个方子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我将该方应用于化脓性感染性疾病、长期慢性的感染,尤其是坏死性淋巴结炎,效果也非常好,原理就在于此方可以排脓、清热、解表,治疗化脓性感染的部位并不限于宫腔。在临证过程中,掌握了经方背后的原理,即可扩展经方的应用。又如有将《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的思想用于辨治情感障碍类疾病、将《疟病脉证并治》篇的思想应用于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上等,不断的临床、读书、思考使我对《金匮要略》的认识不断更新着,也被经方迅捷的疗效所震撼。
今日《经方扶阳三十年·金匮要略教程》即将付梓出版,使我有机会把三十余年应用《金匮要略》的感悟与同仁分享,期待广大读者和我一起走进“经方扶阳”的实战世界。
是为序。
赵 杰
2023年6月5日 于山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