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上册(中医必读经典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之四 脉神章上

《内经》脉义

部位 部位解见后章

《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脉度

《五十营》篇曰:天周二十八宿,人经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周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论》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为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候,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候,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候,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案:寸口脉亦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三部中各有浮中沉也。察三部可知病之高下,如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至心胸之分也;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胠胁之分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也。三部中各有三候,三而三之,是为九候。如浮主皮肤,候表及腑;中主肌肉,以候胃气;沉主筋骨,候里及脏。此皆诊家之枢要,当与本篇互相求察也。

七诊

《三部九候论》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详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今见诸家言脉,悉以六部浮沉,凿分虚实,顾不知病本何在,既无独见,焉得确真?故《宝命全形论》曰: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是诚察病之秘旨,必知此义,方可言诊。外有《独论》在后中卷,当参阅之。

六经脉体

《平人气象论》曰: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疏乍数,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

案:此二篇之论,盖前言阴阳之盛衰,后分六气之专主,辞若稍异,义实相符。详具《类经·脉色类》第十四篇,所当兼阅。

四时脉体

《玉机真脏论》岐伯曰:春脉如弦。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夏脉如钩。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何如而反?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秋脉如浮。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何如而反?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冬脉如营。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何如而反?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四时之序,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者也。帝曰:脾之善恶可得见乎?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案:本篇中外二字,乃指邪正为言也。盖邪气来于外,元气见于中,邪气之来皆有余,故太过,则病在外;元气之伤惟不足,故不及,则病在中也。又凡脾家有病,必有形见,故恶者可见;若其无病,则阴行灌濡,五脏攸赖,而莫知其然,故善者不可得见,是即所谓胃气也。

《玉机真脏论》曰: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宣明五气篇》曰: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胃气 又胃气解见后章

《玉机真脏论》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

《终始》篇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详代脉之义,本以更代为言,如《宣明五气篇》曰:脾脉代者,谓胃气随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谓五脏受气之盛衰,此至数之代也。本篇曰:但代无胃曰死者,谓代无真脏不死也。由此观之,则凡见忽大忽小、乍迟乍数,倏而更变不常者,均谓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脉代者死。自后以此相传,遂失代之真义。

《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凡肝脉但弦,肾脉但石,名为真脏者,以其无胃气也。若肝当弦而不弦,肾当石而不石,总由谷气不至,亦以其无胃气也。此举肝肾而言,则五脏皆然。

六变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气血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少血少气,微有寒。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案:本篇正文曰: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多血二字,乃传写之误也。观本篇下文曰:刺涩者,无令其血出,其为少血可知。仲景曰:涩者,营气不足,是亦少血之谓。

内外上下

《脉要精微论》曰: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脚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脉色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根死则叶枯矣。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己矣。

人迎气口十一

《五色》篇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详人迎本足阳明之经脉,在结喉两旁;气口乃手太阴之经脉,在两手寸口。人迎为腑脉,所以候表;气口为脏脉,所以候里。故曰:气口独为五脏主。此《内经》之旨也,所以后世但诊气口,不诊人迎。盖以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而肺朝百脉,故寸口为脉之大会,可决死生,而凡在表在里之病,但于寸口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误以左手为人迎,右手为气口,且云左以候表,右以候里,岂左无里而右无表乎?讹传至今,其误甚矣。详又见后十六卷《劳倦内伤门》,及《类经·藏象类》第十一篇。

脉从病反十二

《至真要大论》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脉至而从者,如阳证见阳脉,阴证见阴脉,是皆谓之从也。若阳证虽见阳脉,但按之不鼓,而指下无力,则脉虽浮大,便非真阳之候,不可误认为阳证,凡诸脉之似阳非阳者皆然也。或阴证虽见阴脉,但按之鼓甚而盛者,亦不得认为阴证。

搏坚软散十三

《脉要精微论》曰: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脚胻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心疝,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少腹当有形也。帝曰:诊得胃脉何如?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寸口诸脉十四

《平人气象论》曰: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㑊。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诸脉证十五

《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癫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受气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阴阳别论》曰:阴阳虚,肠辟[1]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病治易难十六

《平人气象论》曰: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玉机真脏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案:此二篇之义,如前篇言病在中脉虚者为难治,后篇言病在中脉实坚者为难治;前言病在外脉涩坚者为难治,后言病在外脉不实坚者为难治,前后若乎相反,何也?盖实邪在中者,脉不宜虚;虚邪在中者,脉不宜实也。阳邪在表者,宜滑而软,不宜涩而坚;外邪方盛者,宜实而大,不宜虚而小也。此中各有精义,或者以其为误,是不达耳。

真脏脉十七

《阴阳别论》曰: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玉机真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坚,如循刀刃责责[2]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黄帝问曰:见真脏者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案:此胃气即人之阳气,阳气衰则胃气弱,阳气败则胃气绝矣,此即生死之大本也。所谓凡阳有五者,即五脏之阳也。凡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濡,故五脏之中,必各兼五气,此所谓五五二十五阳也。是可见无往而非阳气,亦无往而非胃气,无胃气即真脏独见也,故曰死。

关格十八

《六节藏象论》曰: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格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本篇脉证具载关格门,当详察之。

孕脉十九

《平人气象论》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任子也。

《阴阳别论》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腹中论》帝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本篇诸义,具详《妇人门·胎孕》条中。

乳子脉二十

《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脚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如何?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条详义,具载《小儿门》。


[1]辟:《素问》新校正:“按全元起本辟作澼。”为是。

[2]责责:《病源》卷十五《肝病候》作“赜赜”。责责,急劲貌。作“责责”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