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脏
一、习题
(一)A型题
1.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有“华盖”之称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被称为“罢极之本”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被称为“刚脏”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被称为“娇脏”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被称为“将军之官”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7.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8.被称为“封藏之本”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9.元阴元阳之根本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0.五脏中被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1.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2.心主藏神,是指心可以主宰人体的
A.生命活动 B.思维活动 C.精神意识
D.形体动态 E.以上均是
13.心之外候是
A.口 B.目 C.舌
D.鼻 E.耳
14.藏象学说中的“膻中”是指
A.心 B.心包络 C.脑
D.胸腔 E.胰
15.心为阳脏,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素问》中云“心恶_________”
A.风 B.湿 C.寒
D.燥 E.热
16.被称为“相傅之官”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7.下列哪项不是肺气宣发运动的体现
A.呼出体内浊气
B.上输精微至头面诸窍,外送精微达皮毛肌腠
C.宣发卫气于体表
D.帮助排出汗液
E.汇聚全身血液于肺
18.下列哪项不是肺气肃降运动的体现
A.吸入自然界清气
B.布散宗气至脐下,以资元气
C.将代谢后的浊液下输膀胱
D.清除肺内、呼吸道内的异物
E.帮助排出汗液
19.下列哪脏被称为“水之上源”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0.被称为“气之主”的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1.肺之门户是
A.喉 B.鼻 C.舌
D.汗孔 E.皮毛
22.下列哪项不是“肺主治节”的体现
A.调节全身气机 B.调节呼吸运动 C.调节水液代谢
D.助心行血 E.调节全身血液
23.皮肤感邪,常内传于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4.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5.何脏为“生痰之源”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6.能够化湿,但又具有恶湿特点的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7.被称为“贮痰之器”的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8.五脏中,具有“升清”特点的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9.下列哪项为脾不统血最不常见的临床表现
A.尿血 B.便血 C.崩漏
D.咯血 E.皮下出血
30.脾主运化是指
A.化生精气 B.化生汗液 C.化生血液
D.化生尿液 E.运化水谷和水液
31.能够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不游移或下垂的是
A.心气 B.肝气 C.肺气
D.脾气 E.肾气
32.能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33.以下哪项不是肝主疏泄的主要体现
A.调畅情志 B.疏泄胆汁 C.调节排精
D.调节排卵 E.防止出血
34.情志抑郁、善太息,主要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A.心神失常 B.肝失疏泄 C.肺气不宣
D.脾失健运 E.肾精不足
35.肾中所藏之精是
A.先天之精 B.水谷之精 C.后天之精
D.生殖之精 E.先天、后天之精
36.能促进和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是
A.宗气 B.元气 C.肾阳
D.天癸 E.津液
37.《景岳全书》云:“肺为气之主,____为气之根。”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38.最能体现肾不纳气的是哪种情况
A.咳喘 B.尿频 C.崩漏
D.泄泻 E.抑郁
39.被称为“水火之宅”的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40.“命门之火”是指
A.心阳 B.肝阳 C.肾阴
D.脾阳 E.肾阳
(二)B型题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主行血者为
2.主朝百脉者为
3.主藏血者为
4.主通调水道者为
5.主宣发者为
A.舌 B.耳、二阴 C.鼻
D.口 E.目
6.心之开窍于
7.肝之开窍于
8.肺之开窍于
9.肾之开窍于
10.脾之开窍于
A.面 B.唇 C.发
D.爪 E.毛
11.心,其华在
12.肺,其华在
13.肝,其华在
14.肾,其华在
15.脾,其华在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16.心,在体合
17.肺,在体合
18.肝,在体合
19.肾,在体合
20.脾,在体合
(三)X型题
1.与体内的津液运行、输布密切相关的脏为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2.以下符合心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统血 B.主血脉 C.主藏神
D.朝百脉 E.主封藏
3.以下符合肺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宣发肃降 B.主气,司呼吸 C.主运化水液
D.主通调水道 E.主水
4.以下符合肾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藏精 B.主藏血 C.主纳气
D.主通调水道 E.主水
5.以下符合肝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宣肃 B.主疏泄 C.主藏血
D.主藏神 E.主藏精
6.以下符合脾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藏血 B.主统血 C.主运化
D.主升 E.主宣发
7.直接参与生血的最主要的脏为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8.疏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A.调畅气机 B.促进津血运行 C.调畅情志
D.促进消化 E.调节生殖功能
9.主升的作用体现在
A.升清 B.升宣气机 C.升举内脏
D.呼出气体 E.促进气血运行
10.肾中所藏之精的生理功能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B.主一身阴阳 C.主推动气血运行
D.主摄纳吸入气体 E.防止出血
(四)名词解释
1.心主血脉
2.娇脏
3.肺朝百脉
4.肺主行水
5.脾失健运
6.脾气主升
7.脾主统血
8.肝主疏泄
9.肾精
10.水火之宅
11.血汗同源
12.肺主治节
13.肝主血海
14.肾主纳气
(五)简答题
1.心主血脉理论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2.何谓心主藏神?有何生理意义?
3.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之间有何关系?
4.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5.肺如何通过宣发肃降作用调节水液的输布代谢?
6.如何理解脾主升清?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7.肝主疏泄有哪些生理意义?
8.如何理解“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9.如何理解“肝体阴而用阳”?
10.如何理解“肝为罢极之本”?
11.何谓肾主水?包含哪些生理意义?
12.简述五脏与体、华、窍、液、志、时的关系。
(六)论述题
1.肺主宣发肃降的含义包括哪些?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2.脾主运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二、答案
(一)A型题
1.A 2.D 3.B 4.B 5.D 6.B 7.A 8.E 9.E 10.C 11.A 12.E 13.C 14.B 15.E 16.D 17.E 18.E 19.D 20.C 21.A 22.E 23.C 24.D 25.D 26.D 27.C 28.D 29.D 30.E 31.D 32.B 33.E 34.B 35.E 36.D 37.E 38.A 39.E 40.E
(二)B型题
1.A 2.D 3.B 4.D 5.D 6.A 7.E 8.C 9.B 10.D 11.A 12.E 13.D 14.C 15.B 16.B 17.D 18.A 19.E 20.C
(三)X型题
1.CDE 2.BC 3.ABD 4.ACE 5.BC 6.BCD 7.AC 8.ABCDE 9.AC 10.AB
(四)名词解释
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循环运行的功能。心、脉和血三者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2.娇脏:肺叶清虚而娇嫩,通过鼻直接与外界相通,肺易受外邪侵害,又不耐寒热,故又称“娇脏”。
3.肺朝百脉:肺朝百脉,指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生理功能。全身的血液,通过血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运行于全身。
4.肺主行水:肺气宣发肃降能够推动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所以肺主通调水道,又称“肺主行水”。
5.脾失健运:脾主运化的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一方面导致机体消化功能不良,出现食少、腹胀、便溏之症;另一方面导致吸收不良,精微物质化生转输不足,精、气、血、津液生化乏源,可见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和气短声低等症。
6.脾气主升:脾气主升的生理作用包括升清和升举两个方面。“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是指脾气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从中焦上输于心肺及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升举”是指脾气升托内脏,使之维持相对恒定位置而不游移或下垂。
7.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约束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8.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进而促进津血运行、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及调节生殖功能的作用。
9.肾精:肾中所贮藏的精谓之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后,由水谷和脏腑化生的精微物质,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贮藏于肾中。
10.水火之宅:肾主一身阴阳,肾阴对人体脏腑组织起着滋润、濡养、宁静的作用,又称为命门之水,肾阳对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起着推动、温煦、激发的作用,又称命门之火,因此肾被喻为“水火之宅”。
11.血汗同源:由于汗为津液所化,血液与津液同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又可相互转化,故称血汗同源。
12.肺主治节:指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人体的气、血、津液有治理和调节作用,是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13.肝主血海:指肝具有贮藏一定血液于肝内及冲脉之中,以供给机体各部生理活动之所需的功能。
14.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保持呼吸深度的作用。人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肾的纳气作用,才能保持呼吸的深度,以完成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五)简答题
1.心主血脉理论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答:首先是心主行血,血行脉中,依赖心气的推动而运行于周身,从而发挥其濡养作用;其次是心主生血,中医学认为,心与血液的生成有关,即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阳的温煦变化而赤,成为血液。
2.何谓心藏神?有何生理意义?
答: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或心主神志,是指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心所藏的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泛指人的整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常表现为人的意识、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和形体动态等活动。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活动,但必须在心神的主宰下,各种生理功能协调统一,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
3.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之间有何关系?
答:简而言之,生理功能上心主血脉为心藏神提供物质基础,心藏神则主宰人体脏腑形体的功能和血的正常运行。病理变化上,若心血不足或血行失常,会出现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或烦躁、神昏狂乱等心神失常之症;心神的异常,也可以影响心主血的功能,如紧张、愤怒、焦虑等心神变化,常可伴有面色和脉象的改变,以及心悸胸闷等症。
4.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气的生成。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是人体之气生成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宗气的生成。宗气是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而宗气的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二是调节全身气机。气机的升、降、出、入。肺吸入清气,体现气由外入内、由上而下的运动;呼出浊气,体现气由内出外、由下而上的运动。肺的呼吸运动通过持续不断、节律均匀地一呼一吸,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整体气机活动始终处于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从而对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5.肺如何通过宣发肃降作用调节水液的输布代谢?
答: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头面诸窍和体表肌腠,以发挥滋润濡养作用;宣发卫气,调节汗孔开阖,控制汗液排泄;呼出浊气而排出少量水分。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经三焦随气下行输布至其他脏腑,发挥滋润濡养作用;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通过肾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6.如何理解脾主升清?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答: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是指脾气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从中焦上输于心肺及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脾主吸收、升散水谷精微,称为脾主升清;胃将初步消化的食糜向下传送,称为胃主降浊。脾升胃降正常,协调平衡,则营养物质的吸收、升散与食物中糟粕的下行、排出,就能各行其道,从而保障了脾胃纳运活动井然有序。若脾气虚弱,上升无力,一则清气不升,气血生化无源,头目清窍失于滋养,可见头目眩晕、神疲乏力等症;清阳不升,而下行大肠,可见腹胀泄泻,甚则久泻不止等症。
7.肝主疏泄有哪些生理意义?
答:(1)调畅气机: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
(2)促进津血运行:肝主疏泄,可使全身之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3)调畅情志:人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的精气和功能活动为基础,而五脏的功能活动又有赖于气机的调畅和血液的正常运行,故人的情志活动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4)促进消化: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及糟粕排泄主要依赖于脾胃的功能,肝主疏泄又是保证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
(5)调节生殖功能:女子的月经、排卵和男子的排精与肝主疏泄的功能密切相关。
8.如何理解“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答:指肝具有根据人体各部位需求调节血量的作用。人体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时,血液需求量相应减少,盈余的血液归藏于肝,即“人静则血归于肝脏”;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血液的需求量相应增加,肝便将所贮存的血液输布至所需部位,以提供营养,即“人动则血运于诸经”。所以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皆与肝有密切关系。
9.如何理解“肝体阴而用阳”?
答:肝体阴而用阳主要是概括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之间的关系。“体阴”主要指肝藏血,本体为阴;“用阳”主要指肝主疏泄,肝气主升、主动的特点,其用为阳。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又能涵养制约肝气,使之疏而不亢,而有助于肝的疏泄;疏泄气机,促进血行,则有助于肝调节血量。
10.如何理解“肝为罢极之本”?
答:肝为罢极之本主要与肝主筋相关,肝血充盈,筋得血养,肢体强健有力,灵活柔韧,运动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血养,可表现为筋脉拘急,屈伸不利,麻木不仁,或手足震颤,或易于疲劳,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称肝为“罢极之本”。
11.何谓肾主水?包含哪些生理意义?
答: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平衡的作用。主要包含三方面的生理意义:一是肾能推动和调节肺、脾、三焦、肝等脏腑的功能,有利于各脏腑进行水液代谢;二是能将脏腑组织中发挥作用后的水液,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升清降浊,将水液之清者上升,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水液之浊者下输膀胱化为尿液;三是司膀胱的开阖,控制小便的排泄。
12.简述五脏与体、华、窍、液、志、时的关系。
答: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时为夏。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在时为秋。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时为春。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时为长夏、四时。
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在时为冬。
(六)论述题
1.肺主宣发肃降的含义包括哪些?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答:宣发和肃降是肺气运动的基本特征,是肺进行一切生理功能的基础,肺失宣降是肺功能异常的基本病机,宣降肺气则是治疗肺病的主要方法。宣发即宣发布散,是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肃降即清肃下降,是肺气向内向下的运动。肺气宣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若肺失宣发,则可出现呼吸不畅、胸闷喘咳、鼻塞、喷嚏、恶寒和无汗等症状。肺气肃降,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并将宗气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若肺失肃降,常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和咳痰等症。肺的宣发肃降包括了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但总趋势是以清肃下行为顺。
2.脾主运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答: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是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精微物质的作用。脾能将饮食物化为精微。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必须依赖脾的运化才能输送至全身。脾吸收精微物质后,一方面上输于心肺,化生气血,通过心肺布散全身;另一方面是通过脾的直接散精,将精微物质布散至脏腑形体官窍而发挥其营养作用。脾气健运则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精、气、血、津液生化有源,表现为精力充沛、肢体强壮有力、面色红润等生机旺盛状态。脾失健运则导致机体消化功能不良,出现食少、腹胀、便溏;同时精微物质化生转输不足,精、气、血、津液生化乏源,可见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和气短声低等症。
(2)运化水液:是脾将水液化为津液,并将津液吸收、转输和布散到全身的作用。脾一方面吸收水谷精微中的水液,气化为津液,输布全身,以滋养濡润脏腑形体官窍;另一方面将从胃肠吸收的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和肾的气化作用,分别气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脾气健运,既能使体内各脏腑组织得到津液的充分滋润,又能防止多余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维持了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失健运,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水液的吸收、输布障碍,导致水液停滞,可见水湿、痰饮、水肿和泄泻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