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提高时期

清代、民国时期子午流注针法发展基本停滞,这一时期涉及子午流注针法内容的医籍较少,而且大多是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在子午流注针法理论方面未有较大突破。《凌门传授铜人指穴》收集了《标幽赋》、“十二经纳地支昼夜流注歌”、“六十六穴流注歌”和“十二经纳天干歌”等时间针灸的相关歌赋。清代吴谦编纂的《御纂医宗金鉴》是一部大型医学丛书,为当时的教学用书,其中《刺灸心法要诀》有八卷内容,大多记载了经穴位置、临床主病及刺灸方法,仅有“地支十二经流注歌”“八脉交会八穴歌”两条有关时间针灸的记载,几乎没有涉及子午流注针法的内容。清代李学川编写的《针灸逢源·群书荟萃》中收录了前代各医家著作中有关子午流注针法的内容,编为“论子午流注法”“流注时日”“流注开阖”等篇。廖润鸿撰写的《针灸集成》,记载了《医学入门》中有关八法流注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伴随着诸多促进中医发展政策的实施,中医与针灸事业逐渐走向了复兴与繁荣,中医针灸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子午流注针法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数十年间发表了诸多相关论著,使子午流注针法在新时期得到快速发展,丰富了针灸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内容。

1956年吴棹仙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向毛主席敬献《子午流注环周图》,让子午流注针法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对子午流注针法的推广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吴棹仙编著的《子午流注说难》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1957年单玉堂的“一四二五三零规律”,解决了李梴未能解决的24个时辰闭穴的问题,可使10天120个时辰都有穴可开,对子午流注针法的发展运用作出了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后,子午流注针法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这一时期举办了诸多学术会议,对古代文献中相关内容系统整理总结,吸取现代先进医学知识,扩展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郑魁山的《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将“六十花甲子”与纳甲法、纳子法和灵龟八法相结合,研制出“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临床应用盘”,极大地简便了临床实践,促进了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的发展。此外,还有许多对子午流注针法发展作出贡献的医家,如承淡安、刘冠军、曹欣荣、刘炳权、梅健寒、胡剑北、张国瑞和李磊等。同时,现代研究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多种客观指标的变化来证明人体气血流注受不同时间阶段、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的影响,为子午流注针法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时期子午流注针法理论基础不断填充与扩展,形成了现代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