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临证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和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尽管脾胃病病情复杂,但其自身功能的“失和”及与肝胆关系的“失和”,为其病机核心。临证中当持守以和为本的法则,和其不和,谐其不谐,调其不调,平其不平,注重纠正脾胃及其与肝胆之失和状态。例如,可用调胆和胃法治疗胆胃失和证,以温脾清胃法治疗脾寒胃热证,以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证。其中,温脾清胃法和疏肝健脾法分别属于和法中的调和寒热法和疏调气机法,其另有专篇论述,故在此重点讨论调胆和胃法。

胆胃同居中焦,“中焦如沤”,两者协同,腐熟水谷,共同参与消化吸收。《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则达。”胆为甲木,胃为戊土,胆腑对胃腑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然从五行生克制化而言,胆木又克胃土,即胆腑对胃腑功能有制约调节作用。胆之功能正常,则胃腑功能强弱适宜,平和有度。《四圣心源》云:“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胆主升发,胃主和降,胆中清气可引胃气上升,而不使胃和降太过,胃中浊气可引胆气下降,而不使胆升发太过,两者相辅相成,升降有序而处于“平和”状态。胆胃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若胆气不升,胆汁失于疏利,则影响胃之受纳腐熟和脾之运化功能,从而出现纳差、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故《脾胃论》有“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之论。若胆气不降,则可影响胃之和降功能,从而出现口苦、呕吐、泛酸、嗳气、食少、善饥、便干等症状,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少阳之盛,热客于胃……呕酸善饥”之论。反之,若胃腑有热,亦可逆传胆腑,致使热客胆腑,胆汁疏泄不畅,影响消化吸收,出现口苦、胁肋不舒或疼痛、善太息,甚或目黄、身黄、尿黄等症状,故《素问·气厥论》有“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的记载。凡此,无论胆病及胃、胃病及胆,抑或胆胃同时受邪发病,均可导致胆胃失和之胆胃同病。

少阳病多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故和解少阳、清泄胆热为常治之法;阳明病以“胃家实”为辨证提纲,主以清、下二法。然病在胆胃,就六经辨证而言,证属少阳阳明合病或并病,故单从胆腑论治或单从胃腑论治,皆有失偏颇。且病涉胆胃二腑,重在关系失调,法当调和为治,而非大寒大热、大补大泻之所宜。况少阳之病,亦非仅涉胆腑,临证之际,当共窥少阳阳明之变,同察胆胃二腑之异,兼顾两者顺逆,调谐双方失和,使之升降归常,木土制化,恢复各自生理功能和两者和谐关系,方属正治。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祖方,方中既有柴胡、黄芩透泄胆热,又有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尚有人参、大枣、炙甘草健旺中土,其虽为少阳病主方,但已寓有谐和木土、胆胃同调之意。且本方所用七药,均乃平和之品,无峻猛之味,攻补得当,进退有度,颇为契合“和法”用药特点。临床可以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病,常常应手取效。对于少阳郁热兼有阳明里实之证,则依据具体病情,施以大柴胡汤或柴胡加芒硝汤化裁。若证属胆热胃寒,则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之。在用“和法”治疗脾胃病的实践中,还可将小柴胡汤与时方联合运用,不但扩大了经方的临床运用,亦使调胆和胃之法更加丰富。例如,对于胆胃气滞、湿阻胃肠之证,用小柴胡汤与平胃散联用化裁;对于胆胃湿热内蕴证,用小柴胡汤与温胆汤或茵陈蒿汤联用化裁;对于少阳胆郁、胃气结滞证,可用小柴胡汤与越鞠丸联用化裁;对于胆气郁滞、胃阴不足之证,以小柴胡汤与益胃汤联用化裁等。在具体用药中,强调中正和平,不偏不倚,重视整体,胆胃同调,以中和之法纠失和之病,使胆胃功能各复其常,木土制化臻于和平。

在以“和法”治疗脾胃病过程中,还应贯彻“柔而不刚”“活而不滞”“温而不寒”的治疗理念。所谓“柔而不刚”,是指用药要柔和轻灵、不刚不坚,不事峻攻峻补、大寒大热,立足于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失和”,力戒矫枉过正而引起新的“失和”,以求无为之中臻于有为,柔调之中而致和平。所谓“活而不滞”,即保持气血的和顺而不郁滞,《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矣。”脾胃病多为慢性病,病情迁延反复,经久不愈,则多有气血郁滞,易使脾胃生机处于“不活”“不动”状态,而“不活”“不动”又有碍于脾胃气机升降,从而加重脾胃的“失和”病态。有鉴于此,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当归、丹参、木香、陈皮等,以畅达气血。所谓“温而不寒”,“温”即温煦、温运之意,是指“和法”处方之整体药性宜保持适当的“稍温”状态,以激发脾胃生机,温运气血,避免过用寒凉而使脾胃呆滞,气血不行。阳主动,阴主静,阳主兴奋,阴主抑制,“温而不寒”使脾胃生机灵动,气血和畅,亦有利于“和法”作用之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