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药应用于妇科疾病防治的历史
女子因其特有的经、带、胎、产、哺乳等特殊生理活动,不少疾病病种为女性所特有。中医药学从诞生时起就观察到女性这些特殊的生理、病理现象,在病因病机、诊治规律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形成了深厚而独特的理论,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中医学认为,女性一生所经历的各个生理过程均“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因而在内治法中突出一个“调”字,“谨察阴阳所在,以平为期”。中医中药发挥调经、种子、安胎、产后调养和杂病等特色优势,在妇产科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追求“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中医药对防治妇科病、保障母子健康、繁衍绵延子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妇科医生,当时的名医扁鹊,因精于治疗妇科疾病被称为带下医。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提出了妇科的相关理论,奠定了中医妇科的理论基础。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故有子……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黄帝内经》
这段话阐述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这一月经产生的机理,以七为期,形象地描述了女子在二七至七七(即14~49岁)的育龄阶段里,从月经产生,气血旺盛,能怀孕产子,到逐渐绝经而失去生育能力,都是在肾气盛衰调节下出现的生理变化过程。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著有妇人病3篇,详细地说明了妇人病的病因、病状和治法。其中“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描述了十分明显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的抑郁精神状态。张仲景指出其病是阴血不足所致的“脏躁”,并给出了治疗的汤剂。《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明确地提出了养胎安胎的思想。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共1720候,妇科病就占了超过240候。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里把妇科病做了更系统的归纳,为后世妇科学奠定了基础。宋代开始设立医学十三科,提倡儒人通医,妇人胎产科已成为其中一个专科,此时出了不少女科论著,其中最有名的是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成为妇科有完整论著的开端,广泛地收集了大量治疗妇科疾病的药方。此后元明清数朝,中医妇科理论发展更趋于系统和完备,功擅妇科的历代名家著述的诸如女科辑要、心论、指南、要旨、要略、全书等妇科专著争相校刊,中医妇科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