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病论:从《伤寒论》角度讲解温病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虚实概念

现在中医的虚实理论认为“正气不足即虚,有邪气即实”,这想法是基于《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一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然而,这是一种原文解读的误解。解读此句,要考虑“精气夺则虚”的“夺”字,精气被何夺?是邪气夺走正气?还是生活致病成因损伤正气?但就算是生活致病成因损伤正气,也会因此进一步受邪。总而言之,正气虚的概念必然与邪气有关。

经典的中医理论,虚实概念并非将正气与邪气分离。以“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为例,如何区分风气是正是邪?如后文所言,“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其实风气本不分正邪,只是人变得虚弱时,风气就变成害人之气。可以说正邪是在同一条线的无限个点,同样是风,正气不足至某程度时,风气则称邪气,故说正气不足必然包含邪气在内。

虚实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解释。虚实的基本含义是指正气之虚实,即正气的充足与否,正气充足为实,正气不足为虚。一般中医习惯认为实就是指邪气,其实正气也会有虚实之分,何谓正气实?大家也知道《伤寒论》有“胃家实”,是指胃肠之正气充实;另如第278条亦言:“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里的“脾实”,只可能以正气作解,指脾气恢复充实,而不是说脾有实邪。“实”的本义原指“果实”,水果成熟时触之硬实,实即充实、充足之意,正气实的意思亦如此。相反,正气不充实即虚。现今的中医基础理论把虚实与正邪挂钩,但虚实和正邪当为两类概念。

虚实的第二层概念:虚实是正邪交争的两类状态。因正气可虚可实,当人受邪之后,就有两种正邪交争状况,正气实的正邪交争状态自然较激烈,故《伤寒论》言“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实的本义非指胃受邪,而是强调胃气充实的情况受邪,正邪交争激烈;反之,若胃家虚,则正气不能抗邪。此言受邪后因正气虚实而出现的两类状态,这两类状态就是《金匮要略》病因三条的前两条,一种是受邪后不入内,另一种是受邪后入内,这要看正气的虚实。

虚实的主要区别在于正气能否抗邪。虚即是不能抗邪,实即能抗邪,因为正邪交争激烈,实的状态容易呈现邪气的特征;但虚则难以抗邪,偏向呈现正气虚弱的特征。这一原因也导致了后来“实指邪气,虚指正气”的说法,可是按照原意的理论,虚实均有正邪二气在内,只因虚实能否抗邪的差异而形成了误解。

此外,《黄帝内经》的邪气可分两大类,亦与正气有密切关系。第一类,《内经》常见“虚邪”一词,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名句“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乍一看好像是邪气也分虚实,其实“虚邪”是指因为正气虚而导致邪气内入。例如在《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就是提醒如果没有遇到正气虚,邪气不会单独伤害人,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验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第二类,《内经》有“正邪”一词与“虚邪”相对。如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这是指虚邪伤人之后会有明显症状,即肉身受伤;而正邪伤人则症状比较轻,只能用气色去观察,还未成病,一般医者未必察觉,属于上工的诊察层次。“正邪”的含义,是指在“正气不虚”的前提下受邪,因此邪气未必伤人而成病,到了身体虚弱之时才会生病。由此可见,《内经》的邪气含义,并非强调邪气有多强大以致伤害人体,而是提醒正气虚的轻重才是导致邪气伤人强弱的原因。

总结而言,虚实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为只从正气的角度分辨虚实,二为在正气虚实的基础上加上邪气关系。前者是虚实的核心概念,后者是其理论延伸,两者皆重要。前者可说是生理上无病的状态,后者则属于病理发展。

学生:《灵枢·百病始生》中提到的“两虚相得”,是否指人的正气与自然界的气都是虚的?天地之气也有虚实吗?

老师:这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加上“虚邪”,两者相合,也是正邪交争的意思。当然其实天地之气也可以分虚实,人体之气也可以分虚实,只是这一段的“两虚”是指虚邪,虚邪不是指邪气比较虚,而是指这个邪气会乘虚而入,故邪气相对比较强。

张仲景的虚实概念的特点。首先,这虚实概念属“非实即虚”,正气充足的人是实,反之,正气不足为虚,“实”即气之“正常”状态而虚即“非正常”状态;虚实乃是“定性”而不是“定量”,要描述虚实有许多术语,如强弱、盛衰、多少等相近概念,虚的状态又可以用不足、微、亡、尽、竭、绝来表述其程度,在仲景书中有仔细的区别,单言虚并不知道虚的程度。张仲景对虚实的相关概念术语,详见表1:

表1 各种虚实相关概念

img

续表

img

补充说明,以上“非实即虚”的看法,是我对仲景书的研究总结,如果从临床疾病的角度来看,“实”也应当有不同程度之分,只是仲景书中没有记载而已。我猜测在仲景之时以疫病为主,人民又多贫穷艰苦,较少见气血太过充实的人,如现代常见的“三高”和“文明病”,在古代属气血过于盛实的问题,这类病情在《黄帝内经》亦有记载,例如中热、消瘅、消渴等病,所以正气实的概念亦可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正气实的概念,除了张仲景当时理解为正气充足之外,在现代也可包括正气过于盛实的状态,过盛也并非好事,容易导致壅塞不通之病证,还是以适中为佳。

分辨虚实的目的是决定治法攻补。当然各种病情也应该考虑正气的强弱、正邪关系,可是张仲景的虚实辨证是辨别两端,并非所有病都需要进行虚实的诊断。虽然现今中医理论提及所有病均可分八纲,但在《伤寒卒病论》中并非所有病均要分虚实,虚实是两个极端,明显的虚证要先补益,明显的实证须攻邪,但是在两端之间,例如正气稍虚也有邪气,中间的情况常见攻补兼施,综合处理。仲景在典型的病证中才会指明属虚属实,以决定及早攻邪或扶正气。正如辨表里的概念,常说病在表,脉当浮;病在里,脉当沉。但也有人的脉不浮不沉在中间,则不需分在表在里;也有些病寒热较轻,主要是湿或水饮,此时亦未必一定要“辨寒热”。因此,在经典中记载虚实,是典型要攻或要补的情况,其他状况不一定要辨虚实,综合考虑则可。这里说不用所有病都“辨虚实”,并非说看病时不用考虑正气的虚实状态。相反,任何时候看病都要考虑正气与邪气的虚实关系,但是张仲景当时辨别虚实的概念,主要是为了辨明虚实较为极端的病情,明确地说出病情属实、属虚,才能确定治法,虚实程度较轻的情况则无须明说。

仲景理论与《黄帝内经》虚实概念比较。《黄帝内经》的虚实含义更为广泛,除了正气可分虚实,还有多种其他的虚实理论,张仲景的虚实理论则是专指人体正气与邪气的动态关系,这部分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可以理解为仲景取《内经》中的一套核心理论贯穿全书,使全书读起来更清晰,并建立起一套标准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