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重化源健脾生津
咽喉干燥乃异物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干燥之缘由,除外邪化燥及阴虚火旺外,临床每见脾失健运、津气无以上承者。其表现为咽红不甚,蒂丁松弛下垂,异物感每随气候变化或多讲话而加剧,并伴有面黄形瘦、脘闷、食少、便溏等脾虚见症。其治疗每赖参苓白术散或健脾丸而取效。
案例 吴某,男,24岁。1980年8月13日初诊。
咽干而痒,吞噬不利三载。刻下暑湿司令,咽部不适尤甚,饮食不思,纳则脘腹胀满,困疲乏力,舌嫩苔黄腻,脉平。证属脾虚湿盛,先拟芳化醒脾化湿为法。
处方:藿香5g,厚朴4g,郁金5g,茯苓10g,新会陈皮5g,白术10g,苡仁12g,白蔻仁4g,焦楂曲各10g,佩兰叶5g,3帖。
药后腻苔渐化,饮食得增,吞噬稍利,脘胀亦消。唯咽干痒未减,原方中除藿香加太子参15g,山药12g,扁豆子10g,续服十余帖,咽干渐润,异物感悉除。
按:在干老的医案中,经常引用李东垣的一句话:“饮食不常,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并提出补脾不若健脾,健脾不若醒脾。因而在本案例中首重芳化,醒脾化浊;次佐扶土,益气生津。阴霾除,清阳升,则津气得以上承,虽不治咽而咽病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