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伦理学
(一)伦理学的概念
伦理学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它对道德的起源、本质、特点、结构、功能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其中的规律性。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又称道德哲学。
(二)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伦理学的产生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道德哲学。自古以来,中外历代思想家均从各自的时代要求和阶级利益出发,围绕着各种社会道德现象进行研究。在人类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宝库中,中国以其丰富的伦理思想著称于世。但由于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和学科分类的特殊性,其道德论述和伦理思想往往与政治、哲学、礼仪交织在一起。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前551—前479年)就是著名的政治伦理学家。他的《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的伦理学著作。他主张以“仁”为中心的道德理论和人生哲学,他本人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伦理学家。
在古希腊,远在荷马时代的一些文献中就有了某些伦理思想的萌芽,后来的一些哲学家如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莫克里特和柏拉图等,都从不同侧面注意对伦理道德进行理论的思考和研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学院讲授了一门关于道德品性的学问,创造了一个新名词“ethika”,即以伦理学来表示这门学问,对古希腊的道德思想和伦理思想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概括和总结。根据他的讲述整理而成的《尼可马克伦理学》等专著,第一次成为具有独立体系并且论证严格的伦理学著作,对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以后,伦理学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欧各国日益发展起来。清代末年,我国学者将其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2.伦理学的发展 在西方,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伦理学这门学科以后,伦理学逐步发展起来,并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重点是个人品行方面,尤其注重行为准则的研究。欧洲中世纪的伦理思想主要是以宗教神学的形式,围绕个人对上帝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宗教与伦理合一是中世纪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14世纪以后,产生了与封建伦理思想相对立的资本主义伦理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使人类社会伦理思想的发展和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应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总体考察社会道德现象,揭示道德的本质、功能和各方面发展规律和作用的理论学科。
(三)伦理学的类型及其研究对象
自伦理学创立以来,针对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多数伦理学家认为,伦理学是以道德和规则为研究对象的。从伦理学的内容看,伦理学可分为规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和元伦理学三大类。
1.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又称规定伦理学,是采用价值-规范的方法,主要研究伦理规范的来源、内容和根源,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制定规范和价值体系,从而规定人们应当如何行动。规范伦理学构成伦理学的主体,是传统伦理学的主流,如功利主义、义务伦理等均属规范伦理学范畴。一般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学均包含三个重要部分,即道德理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规范伦理学分为普通规范伦理学和应用规范伦理学。应用规范伦理学就是规范伦理学的理论、原则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如医学伦理学、商业伦理学、法学伦理学等。
2.描述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是根据经验描述的方法,从社会的实际状况来再现道德、说明道德的本质。它可以是历史的描述,如各种道德史、风俗史;也可以是现实的描述,如某些社会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还可以是外在的描述,如道德社会学;也可以是内在的描述,如道德心理学等。描述伦理学的目的是如实地呈现现实的或历史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综合的道德状况。
3.元伦理学 元伦理学又称分析伦理学,主要从语言和逻辑的角度,以分析的方法研究伦理学。它在道德劝诫上是相对独立的,它的目的主要是求真,但不是求历史或现实生活的现象之真,而是求人们使用的道德逻辑语言之真。元伦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于概念的语言揭示,对道德判断功能的分析,对道德逻辑规则的设立,对伦理学高度的科学性、逻辑性的追求和确证等,使它在伦理学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与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相互补充,丰富和深化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1.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也称“伦理原则”,是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是调整人们关系的各种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和阶级性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在各种道德规范体系中,它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相对稳定性,成为贯穿于各种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和精髓。
2.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也称“伦理规范”,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和阶级对人们行为或关系的基本要求或概括,它是判断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正义与非正义、荣与辱、诚实与虚伪、权利与义务等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
3.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是指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团)在一定目的和道德意识的支配下,对某种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选择。道德选择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它又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道德选择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客观条件,即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多少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二是主观条件,即表现为人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它使人们在多种可能性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信念和目的进行选择。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也称“伦理行为”,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道德行为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一般而言,道德的行为是指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常被称为“善行”。反之,违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则为不道德的行为,常被称为“恶行”。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根据行为者的动机、目的及行为的效果,综合各方面对行为的善恶做出评价。
5.道德内化 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
6.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也称“伦理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与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判断和评论,表明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倾向性态度。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7.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也称“伦理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及由此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是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转变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的过程,是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道德实践。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